軼聞趣事反映虞世南楷書《孔子廟堂碑》的珍奇

作者:踏雪飛鴻
唐代楷書名作《孔子廟堂碑》,傳下虞世南的楷法極則以及唐代的書法美學。(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6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唐代的各種書體在藝術風格上追求法度嚴謹、博大精深的境界,其中發展於魏晉南北朝的楷書,在唐代臻於圓熟,光彩大放。唐代有許多楷書名家,他們的作品樹立了豐碑巨制,成為後世楷書的典範之作。

在熱愛王羲之書法藝術的唐太宗之影響下,初唐誕生四大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他們的楷書風格都是以王羲之筆勢、筆法和氣韻為基礎,且兼融漢魏碑文之法,追求「沖和之美」的藝術美學和「盡善盡美」的境界,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

楷法極則《孔子廟堂碑》

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是他在六十九歲時完成的成熟之作,成了唐代楷書傳世的「千秋至寶」之一。《孔子廟堂碑》展現了唐代正書楷法的時代新貌,被讚譽為「楷法極則」。此作納氣韻於法度,融形質於神采,展現書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

清嘉慶乾隆間的書法家、金石家,翁方綱的《孔子廟堂碑考》指出此碑特色:「以圓筆為主,保存了魏晉人筆意,整體自然灑脫,字體大小錯落有致,變化莫測,瀟灑靈動。被視為楷法極則。」

唐代楷書千秋至寶──出世之才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本碑文拓本含有唐拓和宋拓兩種來源;清代金石學家翁方剛以旁書註記。(公有領域)

為什麼要立《孔子廟堂碑》呢?

《孔子廟堂碑考》的內容寫些什麼呢?從立碑緣起註記中,可以看到是記錄了唐太宗尊崇孔子為先聖,並大興儒學的這一段歷史。

據《新唐書》記載,在唐太宗之前,國學中釋奠祭祀周公,以先師孔子配祀。貞觀二年,臣下上奏,國學的祭典當祀夫子,唐太宗納諫,尊稱孔子為先聖,從而大興儒學,並奉儒學的道德思想為治世圭臬。

唐太宗大興儒學的具體作法為何?據《舊唐書》記載,唐太宗「大徵天下儒士,以為學官」,國學中學生能通一大經以上的都能被任為小吏,使得「儒學之盛,古昔未之有也」。當時精通儒家經典的人才濟濟,升堂講學的達八千餘人。想想古今中外,在全世界有多少這樣的「大學」?當時唐代的大學成了人才薈萃的國際大學,許多外邦慕名而來,如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等諸國酋長,都遣子弟入了大唐的國學。

於是,唐太宗命令虞世南撰文並以楷書寫下《孔子廟堂碑》碑文。虞世南將墨本進呈太宗。貞觀二年十月,碑石勒成,立在長安新孔廟中。碑石高280厘米,寬110厘米;碑文刻寫楷書35行,每行64字。

慕名求碑者眾多 拓無虛日 碑未久而壞

《孔子廟堂碑》碑成之日即風靡天下,求拓本之人摩肩擦踵,每天都有許多人集結碑下,結果不久就把《孔子廟堂碑》拓壞了。清人孫承澤《庚子銷夏記》記載:「當時車馬填集碑下,氈拓無虛日,故未久而壞」,由此可見《孔子廟堂碑》受到世人珍愛的程度。

千金難得一拓

如今傳世的《孔子廟堂碑》是唐代之後的拓本。在宋代時,《孔子廟堂碑》唐拓本已經非常難得,一拓甚於千兩黃金。據《庚子銷夏記》記載,宋代名書家黃庭堅(山谷)是少數曾見過唐拓的人之一,他說過:「孔廟虞書貞觀刻,千兩黃金哪購得?」宋人榮咨道曾以三百萬錢購唐拓本,為此碑添了一筆希世史話。

唐太宗從虞世南學書法

虞世南的書法老師是同郡的沙門智永,智永是王羲之書藝的傳人。虞世南勤學深究,「妙得其體」,在當時就出了名,《舊唐書》記載世南拜智永為師「妙得其體」,從此出名,「聲名籍甚」。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中的虞世南畫像。(公有領域)

宋人朱長文《續書斷》說虞世南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世南從(智永)學焉,盡得其法,而有以過之,其隸、行(書)皆入妙品。」

唐太宗愛極王羲之的書法,乃從虞世南學習,《書史會要》有一則故事,可供後人一窺虞世南書法功夫之一斑。

太宗學習虞世南的字,不過寫「戈」字之腳老是學不像。有一次太宗寫到「戩」字,突發奇想僅寫了左半,再令世南補上「戈」,然後拿給魏徵看。魏徵一看便說:「今窺聖上的書作,就是戩字的戈法逼真。」太宗聽後,慨歎魏徵的真見,此後學書更加努力不懈。

從以上傳世千百年的源起和趣聞中,讓我們認識到《孔子廟堂碑》的珍奇成就與虞世南的書法功夫。@*

─點閱【璀璨中華文化】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歷朝歷代備受推崇的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303年—361年)的字飄逸而端莊,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飄然有仙風道骨,因此被後人譽為古今之冠,有「書聖」之稱。梁武帝蕭衍評價其書法「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酷愛其書法的唐太宗亦讚道:「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唯王逸少乎!」
  • 《蘭亭集序神龍本》
    王羲之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大家,擅長隸書、楷書、行書等多種字體。他博採眾長,卻又自成一家,剛柔並濟,有著「書聖」的稱謂,並影響著後世的書法大家。南朝梁武帝蕭衍讚歎道:「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酷愛其書寫的《蘭亭集序》的唐太宗亦給了相當高的評價:「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 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是楷書名碑之一,有唐代楷法極則的讚譽。本碑得右軍體,風格特色如何表現?其唐拓本在宋代為何已貴於千兩黃金呢?你知道哪種拓本最好嗎?
  • 提到書法,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王羲之被稱為中國的書聖,但是您知道嗎,王羲之的老師竟然是一位女子,這位女子是誰呢,今天我們來聊聊她的故事。
  • 為政篇,首章以「為政以德」定基,次章則講「思無邪」。正義曰:此章言為政之道在於去邪歸正,故舉《詩》要當一句以言之。孔門立學,無論學什麼,都在人心上下功夫,歸於己心之德。為政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載物,坦坦蕩蕩。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