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健康1+1】

中國兒童大白肺是支原體還是新冠?病毒專家這樣說

講述 / 董宇紅 病毒專家 孫凱麗整理

年末歲尾,瘟疫再次大規模降臨中國大陸,全國各地很多兒童醫院人滿為患,「白肺」和死亡病例皆有報導。(shutterstock)
人氣: 95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年末歲尾,瘟疫再次大規模降臨中國大陸,全國各地很多兒童醫院人滿為患,「白肺」和死亡病例皆有報導,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大連、瀋陽等地尤為嚴重,可謂一床難求。

很多大陸媒體報導說這次感染的是支原體肺炎(台灣亦稱黴漿菌肺炎),另有說法是不明肺炎,還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合併感染,也就是支原體肺炎合併新冠病毒等等。

因為中國大陸疫情不透明,不做核酸檢測,沒有醫學報告、也不做統計,無法取得病毒的真實數據,病毒專家董宇紅博士在《健康1+1》節目中根據目前網路資訊的分析認為,免疫力的普遍低下,尤其是兒童的免疫力低下,遇到新冠病毒的變種,再加上混合感染,是導致這一波疫情來勢洶洶的3個關鍵原因。

如何辨識新冠還是支原體肺炎?

究竟這一波患者感染的是新冠還是支原體肺炎?董宇紅解釋說,新冠病毒和支原體完全不一樣的病原體,它們引起的肺炎症狀區別很大,對身體傷害的部位不同,臨床病程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

1. 兩種病原體主要感染的部位不同,病變發展的方式不同

人的肺部就像是逐漸變細的層級結構,從氣管、支氣管到肺泡。 肺泡之間有一些液體和纖維組織,構成了肺間質,它們起到了支撐和維持肺泡結構的作用。

根據《浙江大學學報》中國醫生2020對中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研究統計,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病變多位於肺泡和肺間質而不涉及支氣管88.5%分布於肺葉背側外帶,46%伴有鋪路石徵,磨玻璃影。

這是因為新冠病毒進入細胞的主要門戶是ACE2受體,在肺泡上皮細胞中高表達。所以新冠病毒肺炎的特徵是肺泡和肺間質受損,後者容易擴散開成為重症,其重症表現就是大白肺。大白肺就是肺發炎,病變超過3/4時,照X光看上去基本上是白的,就是俗稱的「大白肺」。

《浙江大學學報》刊載冠狀病毒病患者的胸部CT。(健康1+1/大紀元)

而肺炎支原體,又稱肺炎黴漿菌,這種細菌主要通過一種毒性黏附蛋白,破壞呼吸道上皮纖毛,造成支氣管發炎表現,病變多沿支氣管走向分布。所以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支原體肺炎,大多是以支氣管病變為中心,沿支氣管走向分布,一般不會引起「大白肺」。

《浙江大學學報》刊載支原體肺炎患者的胸部CT。(健康1+1/大紀元)

 2. 兩種病原體引起的肺炎的臨床病程不同

新冠病毒肺炎病程較長,平均1014天達到峰值,中型的、症狀較輕的3週才可能恢復。而支原體肺炎患者8天左右會有明顯改善。

這是因為新冠病毒毒性很大,可能引起呼吸、血液、神經等多個系統病變,而支原體體積大,易被支氣管纖毛清除,毒力相對較弱,病變部位比較表淺,所以恢復得也快。

3. 治療方法不同

治療支原體肺炎,通常選擇大環內酯類抗菌劑,如果有耐藥性,可以嘗試氟喹諾酮類和四環素。而治療新冠病毒肺炎的一些新藥,主要對早期感染有效,對晚期感染則沒有效果。

不可能是單純支原體肺炎

董宇紅博士表示,支原體雖然是一種細菌感染,但是因為其傳染性低、對人群的影響和傷害很小,所以不屬於目前已經列出的中國41種法定傳染病。

她認為,中國大陸現在快速爆發這樣大面積的兒童感染,門診出現上千人掛號,病情嚴重,白肺、高燒,並出現新冠特有的靜默性缺氧症狀,都在提示這波疫情不像支原體感染或其它輕微病毒那麼簡單,恐怕只有新冠病毒這種級別的感染,才可以解釋。

遺憾的是,因為疫情不透明,也不做核酸檢測,所以很難拿到病毒真實數據。沒有醫學報告也就無法統計數據,只能根據網絡資訊做一些分析。這就是為什麼疫情的數據一定要透明,才可以真正幫助到中國大陸。

網上有報導說,有的患者到了醫院檢查血氧都降到了90%,而這恰恰是新冠病毒感染特有的一個靜默性缺氧的表現。

2023年初中國疫情放開之後,許多人感染,小孩也很難倖免。新冠病毒與流感或甲肝病毒不同,後者得病快、好得也快。而一旦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後,容易留下長期後遺症,原因之一是因為病毒很難徹底從體內清除

2021年麻省理工學院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表明,病毒RNA可以「逆轉錄」並插入宿主細胞基因組中,潛伏下來,再加上人的免疫力低下,慢慢就成了它變種的溫床。

新冠病毒RNA能改變DNA。(健康1+1/大紀元)

● 中國大陸提到的一些其它病毒不會引發嚴重肺炎:腺病毒一般引起上呼吸道的輕微感染;柯薩奇病毒主要引起咽部發炎,不會引起什麼嚴重肺部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通常引起輕微感冒;流感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本身也很少直接引起肺炎。

● 染疫醫生:無有效藥物,恐非支原體

中共官方聲稱本次肺炎大爆發是「支原體肺炎」進入高發期。但是,北京一家醫院一名染疫兒科大夫對此表示懷疑。她說:「這波感染沒有有效的藥物,我把能治療支原體肺炎的藥都吃了一遍,也沒有效果。所以我懷疑這不是支原體肺炎。」

綜上所述,董宇紅分析認為,這一波大面積的肺炎,不可能是單純的支原體肺炎,很可能是新冠病毒疫情。當然也有可能是以新冠病毒感染為主,多種細菌或者病毒的混合感染,因為人的免疫力全面下降之後,就可能發生多種病毒細菌的感染。

為什麼這一波疫情中國兒童多發?

很多媒體已經報導,家裡孩子發燒,學校孩子也都發燒,就連明星楊穎也被報導深夜抱6歲兒子看急診。為什麼這一波疫情主要在兒童中多發?董宇紅分析有以下原因:

1. 中國兒童新冠疫苗接種率高,免疫力受傷害

在中國大陸,到202110月底,已有8400311歲的兒童接種了一針疫苗,占到該年齡段約一半。而同時期美國511歲的兒童中接種率只有10%

近3年來的海量研究數據表明,新冠疫苗能傷害人體免疫細胞功能,導致一部分人群免疫失調。其後果是不僅降低他們對病菌的抵抗力,甚至還容易誘發腫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1)接種新冠疫苗後發生白血病,直接導致免疫力低下

2022年,我們收到了來自中國大陸的845個接種新冠疫苗後發生白血病的報告,通過醫學分析發現患者中男性占50%,女性占35%,中位數年齡為29歲。接種疫苗之前,這些人身體基本健康,沒有家族相關病史,沒有從事過放射性工作。

疫苗白血病不良事件地域分布。(健康1+1/大紀元)

但大部分人在打第二針疫苗之後的3個月,出現了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病例分布在全中國29個省市。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49%,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32%,再生障礙性貧血8%

白血病的發病屬於慢性不良反應,牽扯到基因突變,其進展不是按天數來衡量。基因突變有個過程,累積效應,所以是按月來計算的。

疫苗白血病不良事件類型。(健康1+1/大紀元)

2)接種新冠疫苗後確診1型糖尿病,導致免疫力下降

202264日,超過1000個孩子的父母發出公開求救信,600多個孩子疑似接種疫苗後集體確診1型糖尿病,患 1型糖尿病的孩子要終身注射胰島素。1型糖尿病主要是自身免疫攻擊胰腺產生的細胞,導致胰島素產生不足。

我們收集並分析了211個病例,平均年齡12歲,男孩多,沒有家族史,絕大部分(72%)在第二針疫苗之後2個月發病;大多伴有典型的三多、消瘦、甚至糖尿病酸中毒。

2. 中國兒童經常接觸各種各樣的其它疫苗

中國兒童從出生之後到五、六歲以內,都是接種各種各樣疫苗的高峰時間段。

2007年山西發生多起兒童注射疫苗後致傷致死。201317名嬰兒在接種了中國產的乙肝疫苗後死亡。

類似的事件,在美國也有發生。2022美國一名62天的嬰兒在接受預定兒童疫苗34小時後死亡,發現血液中鋁超標。其家屬正在調查並且起訴相關責任方,但是中國大陸的家長有沒有辦法調查這些事情的真相呢?

疫苗中的氫氧化鋁,美其名曰增強免疫力佐劑,實際是毒素。鋁是非常厲害的細胞殺手,它能破壞人體的能量供應,破壞細胞DNA損傷大腦和神經,免疫細胞是首先受害者。疫苗中鋁與抗原結合體積大,無法被排出體外。疫苗中的這種鋁造成的安全風險比膳食中的鋁高得多。

3. 睡眠不足、休息不夠損耗免疫力

中國兒童特有的生存壓力——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課業負擔超出正常範圍,導致睡眠不足、休息不夠,都在損耗孩子們的免疫力。

根據1991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期刊發表的對394名健康受試者的研究,發現心理壓力越大,病毒感染機率越大。

1998年《健康心理學》美國匹茲堡兒童醫院和匹茲堡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心理高壓的時間越久,越容易感染病毒。

精神對免疫系統的影響是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尤其是疫情期間,孩子被封控在家,長期壓力、抑鬱,導致淋巴細胞功能下降,T細胞對病毒免疫應答減弱,NK細胞活性下降,人體抗病毒免疫力整體下降,導致孩子容易感染病毒、細菌。

高心理壓力容易感染五種病毒。(健康1+1/大紀元)

4. 長時間使用3D產品傷害免疫力

沉迷於玩手機、打電腦遊戲,會傷害孩子們的大腦、情緒控制能力,傷害免疫力。

5. 空氣污染、食品不安全及季節性因素

冬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峰,中國的空氣污染、霧霾等環境問題,再加上中國大陸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進一步損害了人們的免疫力。

怎樣幫助孩子恢復免疫力?

病毒、細菌具有耐藥性,不怕抗生素,也不怕疫苗,因為它可以變種、發生免疫逃脫。它怕的是人的免疫力。孩子免疫力受到抑制,會誘發體內多種病毒、細菌的混合感染。免疫力才是抵抗病毒的法寶,感染了病毒,說明我們人體的免疫力出現了問題,需要趕快修補。

此時,我們需要改變自己,提升人體自愈能力,才能修復自己身體受損的免疫力。怎麼才能修復呢?

做為家長,要想方設法給孩子找回一切能恢復健康身體的希望。只要對孩子身心健康有益的事情,不妨都可以嘗試一下。

1. 健康生活

1)讓孩子多吃健康食品,補充維生素D、鈣片,能增強人的免疫力。

2)經常用熱水泡腳。足部有很多聯繫到身體五臟六腑的血管、經絡,泡熱水腳能夠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促進經絡能量運行。經常按摩足三里穴位,對增強免疫功能有好處。

3)讓孩子好好睡覺,睡覺能睡出免疫力來。

4)多曬太陽。

2. 嘗試打坐

2016年加州大學研究發現,打坐的人抗病毒免疫力明顯增加。打坐時什麼都不想,釋放壓力、緊張、不安等負面情緒,讓人平靜,減少壓力激素,不一定要很久,15分鐘可能就有效果。打坐還能增強大腦功能、提高孩子智商、情商,防衰老,老少皆宜。

3. 培養利他心態

病毒是一種很自私、很陰性的生物。2013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表明,具有利他心態的人,抗病毒免疫力比較強大。

幸福觀對免疫力的影響。(健康1+1/大紀元)

4. 看利他的故事和行為

看別人利他的行為,也能提升免疫力。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戴維麥克萊蘭德(David McClelland)曾做過研究,給一些學生播放講述修女行善事的電影,令人驚訝的是,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學生們免疫力增高了,並且在一小時後仍保持較高水平。

5. 誠實

研究發現,誠實的人免疫力比較好,不容易感染病毒。

父母要為孩子的健康著想,倡導誠實、善良、利他的價值觀,幫孩子恢復身體健康、恢復免疫力。

【專家簡介】董宇紅博士

歐洲病毒學及傳染病專家、生物技術公司首席科學家。在國際生物醫學期刊或國際醫學會議共發表論文約2820052017年任瑞士諾華公司中國和瑞士總部高級醫學專家顧問、藥物警戒負責人,主持和開展10餘項抗病毒臨床和基礎研究。曾獲中國衛生部重點項目「乙肝病毒研究」二等獎,參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的「乙肝病毒疫苗」研究。

本文參考資料: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800730/pdf/1008-9292-2020-49-4-468.pdf

· Reverse-transcribed SARS-CoV-2 RNA can integrate into the genome of cultured human cells and can be expressed in patient-derived tissues | PNAS)

· expert reaction to ProMED report on undiagnosed pneumonia in children in China | Science Media Centre

· Varicella zoster virus reactivation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inflammatory rheumatic diseases: A cross-sectional Chinese study of 318 cases

 ·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archive/opinions/1987/05/03/psycho-immunity/8455cd33-5e65-4ac9-949a-9b5210ff0aef/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130190943/

· https://www.chinacdc.cn/jkzt/crb/

· 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199108293250903?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  0www.ncbi.nlm.nih.gov

· Types of stressors that increase susceptibility to the common cold in healthy adults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9619470/ 

· Stress-induced immune dysfunction: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ri1571#citeas 

· Repeated Stress Induces a Pro-inflammatory State, Increases Amygdala Neuronal and Microglial Activation, and Causes Anxiety in Adult Male Rats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010555/pdf/nihms-1546584.pdf

觀看完整視頻: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李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