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物標記物的基礎知識

文 / 韓慧林

在很多癌症的治療中,生物標記物檢測已成為一個重要工具。(Shutterstock)
人氣: 41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在當今精準醫學迅速發展的時代,患者常常聽到一個名詞——「生物標記物」(biomarker),特別在很多癌症的治療中,生物標記物檢測已成為一個重要工具,幫助醫生選擇最佳治療方案。

什麼是生物標記物

世界衛生組織對生物標記物的定義是「人體內會影響或預測疾病發生率或結果的任何可測量物質、結構或程序」。

常見的生物標記物有核酸、蛋白質、糖類、脂肪或小分子代謝物等,這些標記物存在於人體組織、血液或其它體液中,代表患者個人疾病的明顯特徵。

以癌症為例,在腫瘤生長和發展階段,人體細胞、組織等的正常功能會發生改變,這些改變會導致基因突變、重組、缺失等異常,這些與腫瘤生長有關的特殊基因、蛋白等物質的改變,就成為當今癌症治療中很重要的「生物標記物」。

生物標記物的名稱通常簡化為幾個字母的形式。例如,乳腺癌中HER2基因突變,肺癌中的EGFR基因突變,都是相應癌症的生物標記物,代表著相應癌症的一種亞型。

生物標記物提供藥物作用靶點

「生物標記物」在精準醫療中的一個重要作用,是提供藥物作用的有效靶點。科學家們通過研發作用於有效靶點的藥物,提供符合患者「個人化」需求的治療方法,並將藥物毒性和副作用降至最低。

以肺癌為例介紹,EGFR基因突變是肺癌最重要的生物標記物之一,該突變存在於約45%的亞裔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體內。

2000年初期曾有一個關於生物標記物與其靶向藥物的重要臨床研究,研究者根據有無EGFR基因突變,將肺癌病人分為兩組,並給病人使用抑制EGFR基因突變的靶向藥物。結果發現,有EGFR基因突變的病人對相應的靶向藥物反應比較好,他們的生存期顯著延長。相反,沒有EGFR基因突變的病人,則對傳統化療反應更好。

這個研究結果不難理解:如果病人沒有特定的生物標記物——EGFR基因突變,也就是沒有靶向藥物作用的「靶點」,相應的靶向藥物自然無效。相反,如果病人體內有特定的生物標記物,相應靶向藥物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現在,對肺癌來講,兩種生物標記物的檢測至關重要。

第一種生物標記物為基因突變,除了EGFR基因突變外,肺癌的主要生物標記物還有ALK, KRAS等,這幾種突變基因是相應患者身體內癌細胞生長的主要推動力,也是目前多種臨床用藥的作用靶點。

第二種生物標記物是PD-L1蛋白,這是在某些病人的癌細胞表面發現的蛋白質,這種蛋白對人的免疫細胞發出欺騙信號,使癌細胞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目前也有相應的臨床用藥作用於PD-L1蛋白,使免疫系統重新識別癌細胞。

這兩種生物標記物的檢測都通過首先獲取一塊肺癌組織-即活組織檢查來實現。

近十幾年來,關於生物標記物和其靶向治療的研究很多,尤其在癌症治療領域,精準醫療逐漸付諸實踐。美國癌症協會把生物標記物比作「解鎖」精準醫療的鑰匙。

其它種類的生物標記物

除了作為藥物靶點的生物標記物,還有很多其它類型的生物標記物。這些生物標記物可用於預測疾病風險、篩查和診斷疾病、疾病的治療監控、預測治療效果、估測疾病預後等。

例如,Oncotype DX 是一種乳腺癌生物標記物測試,需要測定 21 種不同基因的活性,預測病人是否適合化療,這21種基因就屬於預測性生物標記物。

又如,BRCA1 和 BRCA2 基因突變屬於乳腺癌的易感性生物標誌物,可用於確定一個人患乳腺癌的風險。每100 名攜帶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變的女性中,約有50名在70 歲之前患上癌症。

除了癌症之外,其它疾病如多發性硬化、阿爾茲海默病、帕金森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等也有很多生物標記物研究正在進行,這些生物標記物或許在未來可以應用於臨床。

生物標記物使用中的不足

雖然生物標記物的使用有巨大潛力,但其應用中也存在很多不足。

日常生活中,多數人都可能接觸到的、最讓人困惑的生物標記物可能就是體檢報告中的「腫瘤標記物」(或稱「腫瘤標誌物」)。

體檢「腫瘤標記物」檢查操作簡單,只需抽血檢查即可,檢查項目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125、糖類抗原CA199和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等,這些項目數值的升高讓很多人緊張不已。

但實際上,這些標記物升高可能與腫瘤之外的因素有關。

例如,吸煙、飲酒、睡眠不足、經期等可能引起腫瘤標誌物的輕度升高。有妊娠、肝炎、肝硬化、胎兒神經管畸形等情況時,AFP會顯著升高。前列腺發炎和感染時,PSA也會升高。

也就是,體檢報告的「腫瘤標記物」一項未必是腫瘤疾病專屬,如果發現異常,最好向專業人員請教,安排複查或其它檢查。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生物標記檢測方面的內容,請查看這裡,https://www.epochtimes.com/b5/ncid1518384.htm

責任編輯:李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