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雅典」 納什維爾對古典文化的奉獻

文/鮑勃·柯奇曼(Bob Kirchman) 嘉蓮 譯
納什維爾百年紀念公園(Centennial Park)的核心建築,是1:1複製版的雅典帕台農神廟。(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88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菲利普‧林斯利(Philip Lindsley)牧師於1824年來到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Nashville),解救了陷入困境的坎伯蘭學院(Cumberland College,現為納什維爾大學)。他帶來了一個偉大的願景:「在『老西南』(Old Southwest,譯註1)打造一個學習和文明的中心。」他設想能有那麼一群學者來豐富這座城市的文化,就像拉斐爾著名壁畫《雅典學派》(The School of Athens)中描繪的那樣。

林斯利請來當時最優秀的學者擔任客座教授,並擴大了學校的學術範圍。這所大學強調古典文學、語言、數學和科學,為城市的文化發展奠定了基調。正是這種發展,促使林斯利將納什維爾稱為「南方雅典」(Athens of the South);實際上,他將納什維爾看作美國西部或西南部的「雅典」──田納西州於1796年加入聯邦,當時它更多被視為西部邊疆。

構築夢想

喬治‧杜里(George Dury),《菲利普‧林斯利肖像》(Portrait of Philip Lindsley),約1850年作,布面油畫,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在19世紀的動盪中,納什維爾逐漸成長壯大。瑪麗‧埃倫‧彼得爾(Mary Ellen Pethel)在她的著作《新南方的雅典》(Athens in the New South)中介紹,即使在南北戰爭的黑暗時期,納什維爾仍在不斷發展;作為聯邦軍占領的第一座南方城市,它免於遭受許多南方城市所經歷的破壞。戰後,該市的工業及其中心地理位置促進了它的繁榮發展。根據彼得爾的說法,這座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人口、結構和文化構成」。

1864至1912年間,依著林斯利的願景,在納什維爾至少開辦了八所學校,包括利普斯科姆學院(David Lipscomb College)、費斯克大學(Fisk University)、梅哈里醫學院(Meharry Medical College,現改為大學/University)、皮博迪學院(Peabody College)、羅傑威廉姆斯大學(Roger Williams University)、田納西農工師範學校(Tennessee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Normal School,今田納西州立大學/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和沃德-貝爾蒙特學校(Ward-Belmont School,今貝爾蒙特大學/Belmont University)。

田納西州百年紀念暨世博會

這幅版畫展現了田納西百年世博會(Tennessee Centennial Exposition)場地和建築的鳥瞰圖,美國國會圖書館。(公有領域)

為慶祝田納西建州一百周年,納什維爾於1897年舉辦了一次世界博覽會。這是19世紀末數一數二的新古典主義博覽會,期間展示了美輪美奐的藝術大廳,並展出了雅典帕台農神廟(Parthenon,註2)的原大複製品。希臘帕台農神廟最初建於伯里克利統治時期(公元前5世紀),是雅典守護神雅典娜的神廟。後來,它變成了一座基督教堂;在奧斯曼帝國入主希臘(註3)後,又變成了清真寺。

早先,由威廉‧斯特里克蘭德(William Strickland)設計的田納西州議會大廈,已將希臘復興式(Greek Revival,註4)建築引入納什維爾。受雅典古建築的啟發,這座大廈採用了全部三種希臘柱式──愛奧尼柱式、多立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並以精湛的技藝和精確度建造而成。1897年博覽會的主任尤金‧卡斯納‧劉易斯(Eugene Castner Lewis)少校首先提議,帕台農神廟的複製版很適合作為博覽會的標誌。

建築師威廉‧克勞福德‧史密斯(William Crawford Smith)為帕台農神廟繪製了極其精確的1:1複製版圖紙。在圓滿舉辦的博覽會上,這座建築大受歡迎,乃至過後沒有人想把它拆掉。這就帶來一個獨特的問題,因為它是用石膏、木材和磚塊建成,原本只是臨時展示用的。經過了二十年,在天長日久、風雨侵蝕下,建築嚴重老化、無法補救。而它早已成為城市地標,代表了該市的文化基石。

1897年田納西百年博覽會上納什維爾帕台農神廟原址的照片,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那該怎麼辦?是否該建造一座永久性的帕台農神廟?大理石的造價過於高昂──特別是對於帕台農神廟的原大複製版而言。

重建帕台農神廟

納什維爾帕台農神廟的東面山牆。(Shutterstock)

人們決定在原地基上用混凝土加以重建。1920年,原建築被夷為平地,新的帕台農神廟開始建造。外觀於1925年完工,內部裝修則於1931年完成。它成為一座古典藝術殿堂。1990年,由本地雕塑家艾倫‧勒奎爾(Alan LeQuire)創作的「雅典娜‧帕台農」(The Athena Parthenos,註5)雕塑落成,重製了矗立在原希臘神廟中的女神像(註6)。

1990年落成的「雅典娜‧帕台農」(Athena Parthenos)神像高13米,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室內雕塑。左為創作者阿蘭‧勒奎爾(Alan LeQuire)。(公有領域)

如今,重建版帕台農神廟已成為納什維爾百年公園的中心建築──這座永久性的公園是在1897年世博會遺址上修建的。該建築成為許多節日和戲劇演出的背景。有數百名演員參加的春季盛會,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鐵路公司為鼓勵遊客共襄盛會,亦給予票價優惠。戰車比賽、大型歌舞表演和其它視覺展示,吸引著周邊各州遊客前來親身體驗「南方雅典」。

這一切都在向納什維爾致以崇高的敬意——這座城市在經濟繁榮的同時不斷拓展視野、致力於教育和文化事業。同時,這也是在向那些造福後代的領袖致敬,證明了一個人所能激發的力量。菲利普‧林斯利的精神遺產名垂青史。

1:1重建版帕台農神廟,是納什維爾百年紀念公園的核心建築。(Shutterstock)

原文Athens of the South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譯註:

【註1】老西南,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西南邊境地區的俗稱,包括後來加入聯邦的肯塔基、田納西、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拉巴馬州,以及佛羅里達州(不含佛羅里達半島)和佐治亞州西北。
【註2】帕台農神廟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衛城,是古希臘奉祀雅典娜女神的神廟。它是現存最重要的古典希臘時代建築物。
【註3】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於1453年征服拜占庭帝國。希臘1821年爆發反土耳其的獨立戰爭,至1929年宣布獨立。
【註4】希臘復興式建築於18、19世紀之交流行於北歐和美國,以模仿古希臘建築風格為特點,可視為新古典主義建築發展的最後階段。
【註5】雅典娜‧帕台農(Athena Parthenos,希臘文原意為處女雅典娜),是古希臘雅典帕台農神廟主殿內由菲迪亞斯雕刻的雅典娜女神巨像;雅典娜是希臘神話的智慧與戰鬥、織工技藝的女神。該神像以柏木為核心,表面以青銅箔片、金箔與象牙製成,後經火災、戰亂等湮沒無存。
【註6】艾倫‧勒奎爾以描述原雕的史料為藍圖,花了八年再現雅典娜神像。其1:1重製品落成時為純白色,至2002年進行了鍍金作業。據文獻,原雕上的金片重約1~1.3噸,重製品近24K金泊總重僅8.5磅。

作者簡介:鮑勃‧科奇曼(Bob Kirchman)是一位建築插畫師,與太太帕姆(Pam)住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奧古斯塔縣(Augusta County)。他在「奧古斯塔基督教教育家在家教育合作組織」(Augusta Christian Educators Homeschool Co-op)教授「畫室藝術」(studio art)。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名列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有許多壯觀的古文明遺址。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這些古老的建築也是今人無法複製的傑作。用一整塊龐大的岩石開鑿出來的凱拉薩神廟(Kailasa Temple)堪稱這樣鬼斧神工的奇蹟。
  • 秘魯西潘王陵寢博物館館長說,大火今天摧毀了秘魯北部的一處考古遺址,一幅有2000年歷史的壁畫和大部分遺址都付之一炬。
  • 在印度卡納塔克邦(Karnataka)的一個村莊亨比(Hampi)有座神廟,它以音樂石柱(musical pillar)聞名於世。當人們拍打這些石柱時,它們會發出不同音階的聲音,就像樂器一樣。
  • 墨西哥著名的金字塔是遊客嚮往的熱門景點,也標誌著阿茲特克人所留下的繁榮古文明。去年的強震,讓金字塔嚴重損壞。最近修復工程傳來好消息,原來金字塔下方還隱藏著一座從未被發現的古廟,為阿茲特克帶來新的線索。
  • 《聖經》中的《約書亞記》記載了古代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40年後進入迦南地的歷史。最近,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考古研究所和美國南方基督復臨大學(Southern Adventist University)聯合完成的研究,新發現一處迦南神廟遺址,了解了更多當時的文化。
  •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考古界的傳奇人物。 她雖然文化不高,也並非科班出生,卻對埃及的考古工作貢獻卓著,受到很多考古學家的推崇。英國廣播公司BBC更是把她傳奇的一生拍成了紀錄片。她就是多蘿西·伊迪 (Dorothy Eady), 埃及名字塞提媽媽(Omm Sety)。
  • 施洗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裡,說道:「看哪,神的羔羊,背負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 1:29)。基督教藝術經常用羔羊來描繪基督。
  • 馬德里王宮(Royal Palace of Madrid)位於西班牙首都中心,可說是西班牙王室傳統的代表。這座宮殿來自18世紀中葉改建古老的摩爾人堡壘(Moorish fortress),呈現法國巴洛克與新古典主義風格,佔地超過100萬平方英尺,擁有近3,500個房間。王宮是西班牙王室的官邸,至今仍用於國家慶典。馬德里王宮以躋身歐洲最大宮殿之一而聞名。
  • 當我告訴別人我還在用書信與朋友聯絡時,大多數人都覺得那是一種雅興,好像我們只是喜歡那些漂亮的羊皮紙和羽毛筆。平心而論,我確實喜歡使用漂亮的信紙和蠟封,但這並不是我最重視的因素。我認為,手寫信這種傳播媒介是數位訊息無法比擬的。
  • 《青銅騎士》,由葉卡捷琳娜大帝訂製,用來宣示她暨俄羅斯末代沙王及第一位帝王彼得大帝(1672—1725年)之後成功地統治了俄羅斯。彼得出生後一個世紀,這位新登基的女王不僅展現對前任帝王高度的敬意,更藉此鞏固自己身為俄羅斯偉大統治者的地位,在雕像上題詞「葉卡捷琳娜二世向彼得一世致敬,1782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