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20):從「志學」到「從心所欲」

作者:薛馳
《論語說》(公有領域 / 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194
【字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四》)

【注釋】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有同「又」;於,漢石經作「乎」。鄭玄注引《尚書傳》曰:「年十五始入小學,年十八入大學。」

三十而立:立,多解讀為「懂禮儀」,因孔子有言「不知禮無以立」;但似可更寬泛地理解為能夠學有所成、立身行己。

不惑:孔子有說「知者不惑」。子張問辨惑,孔子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樊遲問辨惑,孔子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論語‧顏淵》)

知天命: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顏淵》)又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

耳順:鄭玄注為「聞其言而知其微旨也」。孔子曾言「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有注解為「縱」,然楊伯峻認為「縱」字古人多用於貶義(如《左傳》昭公十年「我實縱慾」),此處似可理解為「順從」。

【討論】

本章大概是世界上最短的自傳。孔子在世七十三年,超凡入聖,萬世師表。後人學孔子,結合孔子的一生來讀孔子的書,自會獲益無窮。

孔子一再說自己是個平常人。「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孔子自謂「我非生而知之者」。孔子之成為聖人,好學而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而《論語》開篇就是個「學」字。那麼,孔子一生如何由學而成聖的呢?

孔子祖上是宋國的貴族,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為避宋國戰亂逃到魯國的陬邑(今山東曲阜)定居。孔子三歲時,叔梁紇病逝,母親帶孔子庶兄孟皮與孔子至曲阜闕里,過著清貧的生活。儘管如此,孔子十五而志於學,這多麼不容易、多麼難得呀。十七歲又喪母。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

孔子怎麼「志於學」?「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郯子來到魯國朝見,孔子也向郯子詢問郯國古代官制。鄉人都讚孔子「博學」。

經過十五年學習,孔子的確「三十而立」,打破「學在官府」的傳統,自己辦學,自成一家。魯國大夫孟僖子臨死時囑咐他的兩個兒子投到孔子門下,說:孔丘的祖先是有美德的。現在孔丘年紀不大,就熟悉禮節,恐怕又要出聖人了吧。孔子三十歲這年,齊景公與晏嬰出訪魯國,還向孔子請教了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對孔子而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之後十年,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四十至五十這十年裡,魯政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幾乎遍及各諸侯國。對此際遇,孔子坦然,所謂「五十而知天命」。

五十至六十這十年,孔子終於有機會走上魯國政治舞台中央。五十一歲任中都宰,「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公元前五百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不僅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還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占的鄆、灌、龜陰之田。孔子大展身手之際,可惜魯國政治日暗,孔子五十五歲時被迫離魯,周遊列國,苦難不斷,多次遇險,還被人嘲笑,稱他頹喪的樣子如同喪家之犬。對此,孔子的修為如何呢?「六十而耳順」。

六十至七十這十年裡,周遊列國十四年的孔子最終回到魯國。孔子有心政事,但被敬而不用。六十九歲時,兒子孔鯉去世;七十歲時,孔子最愛的弟子顏回先他而死,孔子雖悲痛,但已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七十三歲,孔子辭世。

本章文辭簡約,但涵義豐富、深邃,但無需過分字斟句酌,從孔子生平切入,仔細琢磨,一切貫穿豁然,悟多少得多少。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註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樊登講論語:學而》(樊登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什麼「夫子溫、良、恭、儉、讓」就能得之?這裡援引一段張居正教小皇帝的話,有這五者德容之盛,感動於人,所以各國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國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來訪問於夫子,故夫子因而聞之耳。」也就是說,孔子之聞政,是因為其德行的感召力。
  • 孝悌是孔門教人的起點。《孝經》講,「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簡單的說,最基本的孝,是贍養父母,「朝夕色養」,做子女的要愛護自己、修養品格,否則「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進一步,有條件、有機會的,子女做一番事業,為國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 張居正解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天下之事,必須謹之於初,而後可善其後。如與人以言語相約,本是要踐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於義理之宜,將來行不將去,則必至爽約失信矣!故起初與人相約之時,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與義相近,則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見之於行,而自不至於失信矣。所以說言可復也。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為政篇,首章以「為政以德」定基,次章則講「思無邪」。正義曰:此章言為政之道在於去邪歸正,故舉《詩》要當一句以言之。孔門立學,無論學什麼,都在人心上下功夫,歸於己心之德。為政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載物,坦坦蕩蕩。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本章對比了政刑之治與德禮之治。大意是說:以政令來誘導,以刑罰來管束,百姓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整飭,百姓有廉恥之心,而且歸服,走上正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