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俗風情–雲頂寨

梁仲安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7日訊】雲頂山位于四川省隆昌縣与瀘縣交界,最高處一座山寨–雲頂寨,居高臨下,前觀隆昌后瞻瀘縣,兩邊是一馬平川,万頃糧田。唯獨這南北走向的雲頂山,猶如一堵牆,擋住了平川的去路。山寨的各處隘口更是險要,确有“一夫把 關,万夫莫開”之勢。


 

“風煙雲頂場”
 


 

“如意池 落虹橋”
 


 

“山寨大門”
据縣志記載,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湖北麻城人郭孟四舉家來川,挑行李至雲頂山埡口,因衣籮滾于山下,遂斷然定居于此。從此郭氏便在此插田耕种,修筑房屋,經几代相傳,人口繁衍,終也資財富裕。至明万歷年間,由于政治腐敗,地方不清,于是壘石為牆,筑寨自保。至今郭氏已傳二十九世,歷經三朝,達六百多年,成為雲頂世族。郭氏的家業發展,除地租外,還經營工商業,瀘洲天成生曲酒厂,裕德煤礦亦為郭氏家業。同時郭氏歷代有人做官,不泛清正人氏,富足之余,也設平局,欠收年開倉放賑,辦育嬰堂,孤儿院,孤老院,這都是郭家的“義舉”,受“樂善好施”的御賜匾額。


 

“山寨人家”
雲頂寨至民國三十六年,歷經三次擴建,占地二百四十五畝,宅院達五十六個,建筑面積約四万二千平方米,人口達二千五百人。由于人口增多,日常生活已感不便,于是郭氏出資在山寨外山埡口處修房造市,建起了雲頂場,當時取名就叫“梭籮埡”。西面來的隆昌人,東面來的瀘縣人,主顧又是山上的大地主,很快,場上茶館,酒館,商號,銀號,一應俱全,每逢農歷三,六,十赶場天,從早到晚熱鬧非凡。早上天不亮,農民打著火把來賣菜,賣完回去好干活,這是早場,山上人叫“強盜場”,山下人叫“鬼場”。中午一個場,主要是山寨內的財主老爺,公子哥儿們逛逛街市,交流信息等活動。下午一個場,主要是煤礦工人下班后的一种休閑,坐坐茶館,聊聊天南地北。五零年以后,為了不耽誤農活,只保留了“鬼場”,逢場日改為三,六,九,沿襲至今。場上雲頂寺初一,十五更是香煙繚繞,香客不斷,宗教文化可見一斑。


 

雲頂“鬼場”
 


 

“雲頂寺香火”
如今,郭氏后裔約有五千余人,除當地雲頂鄉外,大部分已去他鄉,其中也有定居在台灣,美國的。山寨內殘存的宅院還有十余棟,都已倒籠破敗。其中,“書院”做為敬老院,“金墨灣”原為隆昌五中,前兩年該校已遷往山下,該院便人去樓空。其它宅院住著約二十余戶人家,大部分仍為郭氏的后裔及奶媽,佣人等。雖然都已是古稀之人了,但仍能自食其力,除栽种果木,干干手工活外,家家都梳麻織布。這里是產麻區,雖仍是古老的手工編織,但這里“夏布”的品質卻是正宗的,依然遠銷國外。


 

機織“夏布”
其實,山寨內宅院的名稱,除“寨門口”是依地處山寨大門口而得名,“大夫弟”是郭家做了官的人而建的外,其余像“蘆田鋪”,“新亮山房”,“丁家”,“鄭屋基”,“新騎龍凹”,“新桂花灣”,“竹林屋基”等,均依照山下的村鎮名稱而得名,山下有的,山上就有。而且,郭氏在山寨內建寺廟兩座,即“中峰寺”和“文殊院”。還專設“寨務局”總管山寨事務,難怪當地老百姓稱“雲頂寨”為“郭家國”,山寨如國家縮影。


 

“新亮山房”
雲頂場上有個羅江發大爺,今年八十有八,是當地的老師,原來是煤礦工人,早已退休在家,不喝酒,只抽煙,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雲頂寨的故事,不妨找他談。@


 

“老事故風彩”
作者小注﹕中國著名攝影家梁仲安先生現旅居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市,是休斯頓市華人攝影協會會員。除繼續從事攝影工作外,還將自己珍藏多年的攝影作品及資料片貢獻于社會。這是其中一篇。(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