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7日訊】浪漫、濃情蜜意的黃曆七夕情人節甫一過去,陽曆八月八日緊接來到。這是一個什麼節日?想必大家應該都會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爸爸節!」顧名思義,這是屬於「爸爸」的節日,接受子女們的慶祝也是理所當然的。如何慶祝呢?
送領帶、送禮物,上館子等等都是現代社會普遍的方式,這也是物質高度發達的社會,人們在各種節日最慣用的方式。只是,一年一度的行禮如儀,意義何在?簡簡單單的一張卡片,甚至口頭上但發自內心深處誠摯的「爸爸,我愛您!」不是也有深意嗎?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的聲聲呼喚,這是古早年代物質生活困頓時期,為全家三餐努力打拼的父親與風雨搏鬥,倚門盼望,殷殷關切父親安危的兒女發出的心聲,多麼的感人!
在那個時代,身負家計重責大任的父親,做牛做馬「甘為孺子牛」,圖的是什麼?含辛茹苦、省吃儉用,再怎麼苦也得讓後代享有受教育的機會,或許是為了光宗耀祖、或許為的是「養兒防老」。不論如何,培養的是下一代子女,成就的也是子女。在那個時候,雖然物質匱乏、三餐時常不繼,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家和樂融融的畫面,多麼讓人懷念、多麼令人憧憬。
回到號稱科技發達的現代,雖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還琅琅上口,但諸多現代化工具已取代人力,父親的角色、地位大為低落。不但養兒防老已是奢望,而且父母還可能被視為累贅,逆倫事件的屢見不鮮已可見一斑;甚至於連父親節這麼一個一年才一次的節日,也被子女拋到九霄雲外,遑論形式上的問候和慶祝了!
「老人年金」是近日台灣沸沸揚揚的一個議題,雖說可能是政治人物的買票伎倆,但由虛弱無力的質疑和反對聲來看,卻也多少反映出老人對之是有某種程度的需求。老年父母的奉養問題如今已逐漸由「社會福利」接手,不只凸顯出子女的責任有所變異,也顯露家庭功能、家庭倫理已經式微。在這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在形式上的慶祝之餘,是否也該想一想家庭倫理沈淪的嚴肅課題呢?──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