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平:溫總理既問農民苦

畢平

標籤:

【大紀元3月19日訊】兩會期間讀新聞花絮,見報導溫總理下鄉視察,途中借“方便”下車與農民搭訕做調查,農民不識其盧山真面目,直言不諱,大吐苦水,使溫總理搜羅了第一手情況。到埠後,當地幹部匯報工作,報告中不反映實際情況,被溫總理即場質問,勒令他們對有關嚴重問題從速處理,因而傳為佳話。

一段小故事,表現出溫家寶務實親民的好作風。但在港人提出政改普選的問題上,似乎中央就較為偏聽,並且是根據框框再去搜集情況,匯報情況的人都預先被灌輸過定下的調子,而且人選方面均來自利益集團,大家移船就磡,說出的話千篇一律。說要批判某一位人士,就從上至下,層層加碼,越到基層就批得越歡、批得更狠,結果越批就越脫離群眾。這些做法與溫總理的務實作風不相符。記得文革時期搞外調,外調人員必須開具一封外調的單位介紹信,蓋上紅色的大公章。介紹信上一定寫上,調查叛徒某人、調查反革命分子某人,冠上被查者的罪名。前來提供情況的同志,見了介紹信上的罪名,就會順著罪名提供調查者所希望得到的情況,制造出不少的冤假案。這和今天港區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民建聯、風派、既得利益者在京港兩地所表現的言行簡直無異。

中央對香港要長治久安,就必須充份地、全面地掌握香港民情和了解各階層人士的思想深處,就必須依靠群眾而不脫離群眾。資本家無疑是對香港經濟十分重要,但他們掠奪社會財富、利字當頭、見利忘義的階級烙印又絕不能忽視。他們喜好特權抗拒民主,圖的是要主宰社會利益的分配,如無民意來進行平衡,容易造成社會的不穩定,董建華政府巳有前車可鑑,所以資本家始終只能作為利用對象而非依靠對象。

主管港澳事務的幹部,若然事事以敵情的觀念去看待,把問題一概說成美英或台灣的顛复破壞,借此掩蓋自己的失職,並天天以階級斗爭為綱,對持異見的人士日鬥夜批,最終只會適得其反,令中央陷入被動。如果敵情論和階級鬥爭為綱能夠搞好經濟及解決問題,文革就不會成為中共歷史上的重大錯誤,使祖國至少倒退二十年。

為真正地落實好一國兩制,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有管治好香港的能力,溫總理確有必要借“方便”在香港“下車”,切實地了解香港的具體情況和廣納大多數中產、專業人士、基層勞工的意見。中央更無必要為反對而上下一致地盲目反對,既然批判別人逢中必反,自己亦不必見“民主”就批,做到正確處理好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就會有“如今漫步從頭越”、“三軍過後盡開顏”的動人場面到來。

溫總理,成敗往往取決於一念之間,鬧得差不多了,看您的政治智慧吧。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畢平:一國兩制完全是家事國事?
畢平:溫總理對政改民主要說真話做真事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