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漫談:京劇早期的老生(四)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余三勝
  
湖北羅田縣人。原為湖北漢戲末角演員,清道光初期進京搭徽班演唱,後與程長庚、張二奎齊名,稱「老三鼎甲」。余三勝之成名實早於程、張。他的嗓音醇厚,聲調優美。他在漢調皮黃和徽戲二黃腔調的基礎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藝術特點,創造出抑揚婉轉、流暢動聽的京劇唱腔。當時余三勝以擅唱「花腔」著稱。所謂花腔,就是旋律豐富的唱腔。余三勝在京劇唱腔的創製上,豐富了京劇演唱的聲音色彩,加強了京劇唱腔的旋律。據記載,京劇中的二黃反調,如《李陵碑》、《烏盆記》、《朱痕記》等劇中的反二黃唱腔,均創自余三勝。在舞台語言的字音、聲調上,也將漢戲的語言特色與北京的語言特點相結合,創造出一種既能使北京觀眾聽懂,又不失京劇風格特點的字音、聲調。
  
余三勝擅長的劇目,以唱、做並重者為多。如《定軍山》、《秦瓊賣馬》、《戰樊城》、《魚腸劍》、《擊鼓罵曹》、《四郎探母》、《雙盡忠》、《捉放曹》、《李陵碑》、《瓊林宴》、《朱痕記》、《烏盆記》、《摘纓會》等。譚鑫培即是更多地在繼承余三勝的演唱藝術的基礎上,進行了開拓性的創造。
  
余三勝之子余紫雲,工旦;孫余叔巖,工老生。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綜合性

    唱:是戲曲演出中劇中人物進行內心情感抒發或敘事的主要方式,根據不同的劇種,採用不同的音樂形式。就唱詞而言,一般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為曲牌體,如昆曲、高腔等;一為板腔體,如京劇、評劇、各類梆子戲等。

  • 舞台佈置的寫意──一桌二椅
      
    中國戲曲傳統舞台用一句話概括,即為簡約,也可以稱之為寫意。它沒有繁複的舞台佈景,沒有眩目的舞台裝置(當然,上海二三十年代興起的機關佈景是另一種戲曲舞台的樣式,不過那是對西方戲劇舞台吸收的結果),它上面只有簡單的桌椅,甚至空曠的舞台。戲曲舞台上的桌椅按照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含義,有時桌椅即為桌椅,如表現廳堂、書房、官府大堂、金殿等環境。有時桌椅則不是桌椅,桌子可以做床,可以做山;椅子可以做窯門,可以做井。桌椅具體指甚麼,起決定作用的是演員表演。在某種程度上,它可以無所不指。
  • 人物化妝的寫意──戲曲臉譜
      
    中國戲曲人物的化妝也是寫意的,用一句話概括,即為「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其目的在於「蓋亦寓褒貶於其間耳」(清末王國維語),而最集中的表現是戲曲的臉譜。臉譜的象徵意義總體來說是「紅忠白奸」,所以奸臣如曹操者多勾白臉,忠勇似關羽者多塗紅色。此外,性情暴躁者多勾蘭臉,剛正無私者多用黑臉,喜興者勾笑臉,愁苦者勾哭臉。臉臉鮮明,人人生動,觀眾睹臉則知其人,這是戲曲簡便的一面,也是它形象的一面。
  • 人物服飾的寫意──長袖善舞
      
    中國戲曲服裝基本上以明清服裝為主要樣式,同時參照表現故事的朝代給以一定的變化。它的寫意性,表現在它對季節、時代、地域等服裝特點的忽略,它只考慮戲曲服裝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齡等與人物塑造相關的方面。
  • 舞台行動的寫意──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中國戲曲的舞台形動是自由、靈活的,它在這個方面與中國的評書異曲同工,即「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 京劇是流行中國、影響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劇種。它的前身為徽調,通稱皮簧戲,曾一度稱為「平劇」,後該稱京劇,有近兩百年的歷史。清乾隆年間徽調進入北京,吸收了昆腔、秦腔的部份劇目、音樂曲調、表演方法和一些民間曲調,演變發展而成。表演上歌舞並重,融化了武術技巧,多用虛擬性動作、節奏感強,創造了許多程式性的表演動作。演唱時講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樂性,在唱、念、做、打方面自成京劇藝術體系,對各地劇種影響很大。
  • 越劇是江南流行較廣,深受群眾歡迎的地方戲曲之一。越劇發源於浙江省紹興地區嵊縣一帶,即古越國所在地,故名越劇,迄今已有七、八十年的歷史。
  • 京劇中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年齡、職業以及社會地位等等,在化妝、服裝個方面加以藝術的誇張,這樣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淨、丑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在京劇裡的專門名詞叫做「行當」。不同行當的演唱方法,表演技術,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把舞台上各種不同的角色劃分成不同的行當,是戲曲藝術的一特殊表現方法。
  • 京劇各個行當中的藝術流派的形成,和這種劃分行當的方法,有著密切的聯繫。就在這種以表演的側重點來劃分行當的基礎上,產生了很多擅長某種行當的表演特點的傑出演員。他們又由於各自的天賦條件,師承來源,接受、理解和表現力,文化修養,技巧水平,社會經歷和藝術實踐的積累,以及對生活的感受和反應的程度等各方面的差異,形成了具有獨特表演特色和自己藝術風格的藝術流派。如同是唱工老生,就有譚(鑫培)派、孫(菊仙)派、汪(桂芬)派、汪(笑儂)派、余(叔巖)派、劉(鴻聲)派、高(慶奎)派、言(菊朋)派、楊(寶森)派、馬(連良)派、麒(麟童,周信芳)派等等。做工老生中最有影響的是麒派和馬派。實際上,譚派和余派並不僅僅是以唱工見長,譚鑫培和余叔巖都是唱、做具佳,文、武兼擅的藝術家。
  • 京劇早期老生演員中的傑出代表人物是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同時還有王九齡、薛印軒、盧勝奎、楊月樓等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