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歷代佛雕藝術欣賞

蘇惜巧 /文 /攝影
font print 人氣: 69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7日訊】2006年末令人讚嘆的新唐人聖誕晚會精采萬分,其中舞蹈節目《造像》,表現的是一個敬仰神佛的石匠畢生在敦煌佛洞中雕刻神像,苦思中入睡,似夢非夢間神像活了過來,佛打手印,仙女起舞,天庭散花,給予他啟示。他醒後靈感泉湧而至,揮錘繼續創作。

台灣歷史博物館今年12月的51週年館慶,剛好舉辦了「歷代佛雕藝術之美特展」,讀者可以透過圖片欣賞欣賞這些不同朝代的佛雕特色與風格,更可以細細品味其中是否有神、佛給予工匠們的啟示,而讓這些藝術品被塑造出來。

此次的展覽品是由台灣數個博物館和收藏家所提供珍貴的佛雕典藏,嘗試呈現佛教自印度東傳中國以後,造像演變及在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各代的發展風格,讓普羅大眾了解漢傳佛教造像的流變,欣賞古典佛雕藝術之美。

佛教源起於印度,佛陀釋迦牟尼原是印度北方國度的王子,放棄王位出走,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佛教在印度、中國、韓國、日本等地都有不同的發展,風格多樣、形式豐富的佛教造像,是亞洲藝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犍陀羅,霜王朝,三世紀,彌勒菩薩立像,片巖—佛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外來的宗教,中國早期的佛教造像深受印度的影響,其中尤以古印度的犍陀羅(今巴基斯坦西、北部與東阿富汗)最為重要。這尊犍陀羅的彌勒菩薩像雕刻於三世紀,一手上揚,一手下垂持瓶,身著天衣,上身裸露,手頸佩帶著腕釧與瓔珞,是當時印度犍陀羅地區很流行的彌勒菩薩像形式。

犍陀羅,貴霜王朝,三~四世紀.菩薩座像,片巖,高37公分–菩薩像是以釋迦牟尼出家以前身為太子的形象作為創作的範本,所以印度的菩薩像穿著多為天衣,頸臂佩帶著瓔珞與釧飾。p5455

據說,印度早期是不允許塑造佛像的,在印度早期佛教雕刻中(約紀元前四世紀至紀元一世紀),佛傳故事裡並沒有佛陀的形象,當描繪到佛陀時,就以各種象徵性的物件來代表,如法輪、菩提樹、佛塔、腳印等等。一般認為佛像的出現,不是屬於印度本土的傳統,認為與外來文化的傳入有關,如與希臘文化交流的影響。因為印度早期的佛像藝術中心是犍羅陀及秣菟羅地區,佛像風格上被認為與希臘的阿波羅神像有關。

由於古印度和尚只著薄薄的袈裟,因此印度本土的傳統中,雕像都是以貼身薄衣的造型出現。犍羅陀地區所塑佛像都有厚重的通肩大衣,衣褶是最顯著的特徵,裹住整個身體,通常有蓄鬚及複雜華麗的頭飾。這些佛陀造像濃厚的希臘風格,被認為是來自希臘交流的影響。

佛教造像圖解(掃描自《歷代佛雕藝術之美》


佛教造像圖解(掃描自《歷代佛雕藝術之美》

佛教在漢朝時傳入中原可約略分成幾個時期:介紹時期──漢朝至東晉;融合時期──南北朝;創造時期──隋唐;儒化時期──宋至清,演變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發展出多樣的藝術形式。

隋代(581-618)佛頭像,石灰岩,高57公分–隋代一統南北朝分裂的局面,不僅在歷史上開闢新頁,也帶領中國佛教造像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以北齊造像的優雅細緻、北周造像的質樸敦厚風格為基礎,隋代造像融合二者並加入當代的審美觀,產生了另一種造像風格。


隋代(581-618),觀音菩薩頭像,石灰岩,高45公分–佛像造像發展至隋代,雕刻技法已能精確的掌握造像細緻的肌肉變化及神韻表現。這件圓雕菩薩頭像為隋代風格典型之作,其面部各處的肌肉起伏變化元轉,處理細膩,充滿生命感。頭戴高冠,冠上飾有立化佛、寶珠、卷草夜飾與花型墜飾,冠側有寶繒。

唐代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屬於百業輝煌的朝代,其雕塑在中國雕塑史上也是地位突出,不只是因為唐代的雕刻家能巧妙的結合中西兩個傳統,更重要的是,唐代雕塑家充分的掌握了不同人物的氣質與神韻,以形寫神。佛多姿勢端正,不茍言笑,神情肅穆,令人望之儼然。菩薩慈眉善目,嘴角含笑,婀娜多姿,和藹親切。天王披甲戴鎧,一手叉腰,蹙眉瞋目,足踏邪鬼,雄健威武。唐代的藝師以世俗的生活形象作為塑型依據,利用了造像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將宗教中不同身份的人物性格與特質,如佛的莊嚴、菩薩的慈悲、天王的勇猛等,刻畫的栩栩如生。這種豐富多樣的寫實功夫,不但使佛教造像有更高的藝術性,也提高了作品的宗教性。

唐代,李阿師造阿彌陀佛坐像,石灰岩高,36公分–唐代國祚近三百年,為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在佛教造像藝術上有許多曠世巨作,像是龍門石窟、敦煌石窟、四川石窟等地有許多大型的造像作品,單尊造像方面的遺品數量也是很多。這件唐代的佛坐像就是單尊造像的精品之一,尺寸雖小,但風格卻是相當典型。這尊造像頭形寬圓,肉髻豐實,臉圓頰豐,體型壯實豐腴,肢體與肌肉的展現極為寫實自然,不似隋代造像那般生硬。(掃描自《歷代佛雕藝術之美》

宋、遼、金的佛教造像,無論在材質或題材的選擇上,都與唐代有所出入。在材質上,此時金銅與石雕的數量銳減,彩塑和木雕流行;此外,隨著鐵鑄技術的發展,鐵鑄造像漸增。為了向廣大的庶民階層宣教,佛教教義漸與世俗的現實生活結合,許多人將佛經故事改為民間說唱的評話,與佛教有關的民間傳說和靈驗故事日益增多,佛教行事也融入了庶民生活。

宋代(960-1279),觀音菩薩座像,木,高82公分–自宋代開始,佛的造像出現了大量木雕作品,木雕儼然成為造像的主要材質,造像風格也逐漸的表現人性化、生活化的一面,這尊木雕觀音菩薩造像整體呈現出放鬆閒適的姿態。上身穿披帛,胸飾項圈,下身著裙裳,表面細刻圖案,施朱彩。

宋代(960-1279),菩薩座像,木,高115公分–此尊菩薩結跏趺坐,右手上舉,食指彎曲,左手低放腹前。衣著保守而密實,身披雲肩,條帛斜掛左肩,這尊菩薩造像女性特質濃郁,為宋代造像典型風格之作。

元代,菩薩立像,泥塑,高53公分–元代佛教造像與傳統不同的地方在於雕功更加細膩,表現出強烈的工藝性與裝飾性。這尊造像尺吋雖小,但在造型與用色方面卻相當複雜多變,也成功表達出布料的厚度與柔軟的質感,對層疊流暢的衣紋也處理的很純熟。

明代(1368-1644)佛坐像,鐵,高,136公分—在宋代鐵鑄成為佛的造像的一種方式,到了明代更為盛行,現在傳世的鐵佛就有不少是明代的作品。根據這尊鐵佛造像背後部所鑴刻的題記,得知是在明代孝宗弘治十二年,由山西汾州的僧人與民眾發心建造。在鐵佛的頸部、胸腹之間、手臂及腿部,皆可見到鍛造接合的痕跡,為鐵製造像的鮮明特色。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印度造像往往是中國匠師師法的對象,不過即使在佛教初傳的漢魏五胡十六國,中國的匠師已經開始摸索自我發展的道路,嘗試融合中國藝術的線條之美於印度雕刻的立體造形之中。雖然唐代許多使者、高僧、行旅西行,在印度參禮佛蹟的過程中,帶回了不少印度聖像的粉本,造成了當時道俗競相模寫的風潮,對唐代佛教藝術產生深遠的影響。

不過唐代作品的五官特徵、以形寫神的觀念和流利圓轉的衣紋表現,都與印度造形意念有別。到了宋代,不僅因為印度傳入的佛教內容與中國的傳統悖離,誇張的造像樣式,也與宋代的審美觀不相契合,所以印度晚期的佛教造像在中國沒有興起漣漪。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李玉鈱的撰文指出,回顧中國佛教造像史的發展,在一千餘年中印佛教藝術對話的過程中,中國並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經過審慎的選擇、思考以及重新詮釋的過程,反映中國人的思想感情、風俗習慣與民族精神。

明代(1368-1644)彌勒佛坐像,鐵,高80公分–中國早期的彌勒造像,與一般的菩薩並無分別,但到了晚期因受到地方傳說的影響而改變。五代後梁時期,浙江奉化縣有位契此和尚,袒胸露乳,挺著大肚,笑口常開,時常荷著一隻布袋乞食,人稱「布袋和尚」,當時傳說他是彌勒轉世,化為僧形,遊走人間。「布袋和尚」為彌勒轉世的傳說受到廣泛的流傳,往後的彌勒造像也多以布袋和尚的形象來製作,至明代已成為相當普遍的題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時報記者陳維仁/竹市報導〕投入佛像雕刻30幾年的風城知名雕刻藝術家葉佳讓,近10年來屢屢獲獎,不僅受到台灣、日本寺廟、收藏家喜愛與珍藏,也獲新竹郵局邀展,並以其不同時期、形態的作品,發行紀念版郵票及電子儲值卡。
  • 紙粘土是近幾十年來在日本研發出來的一種由紙漿做成的工藝材料。一提到紙粘土,很多人會聯想到學生的美勞作品,因為在台灣,紙粘土是學校工藝及美術課程中常被使用的材料。但是,有別於一般簡單可愛的紙粘土作品,游曜鴻的人形雕塑卻非常精美細緻,令人嘆為觀止。就像他的學生所說,游曜鴻的作品「很傳奇、很漂亮」,具有多元風格。他既可以捏塑出莊嚴、典雅且深具傳統風格的神佛雕像,也可以做出風情萬種、婀娜多姿的現代女性塑像。
  • 【大紀元10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四日電)金銅佛像收藏家彭楷棟繼兩年前捐贈大批文物給故宮後,今天再度將他珍藏的「西魏佛雕四面像」捐贈給故宮。目前正在故宮圖書文獻大樓展出。
  • 古人云: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驕傲,是古老不衰的東方明珠,婀娜的飛天,靜美的佛雕,輝映出中華民族歷史的璀璨斑斕。敦煌壁畫為人類展現出了一幅幅天象奇觀。後人受敦煌壁畫的絢麗輝煌所震撼,創作了無數敦煌歌舞。
  • 史博館慶祝開館51周年,多項大展陸續登場,其中「歷代佛雕藝術之美」一展,因為一尊故宮新購藏的佛像及許多私人藏家未曾曝光的蒐藏品,使整個展覽可看性相當高。
  • 【大紀元12月2日訊】(據中廣新聞劉映蘭報導)歷史博物館慶祝五十一週年,特別蒐集國內各博物館和收藏家的歷代佛像來舉行特展。
  • 揚‧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祕隱居型藝術家(1682─1749年),也是公認18世紀最傑出的荷蘭靜物花卉畫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豐富、具奢華感、色彩飽滿、紋理細緻,以及高度細緻的寫實而倍受尊崇。這些成就的關鍵在於揚‧范‧海瑟姆謹慎且不怕麻煩地在畫布上一層又一層地塗上薄釉彩的技巧。儘管許多人試圖模仿,但同時代的畫家都沒有辦法做到。
  • 小漢斯‧霍爾班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奧格斯堡市(Augsburg),屬於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方的畫家與版畫家。他被公認為十六世紀時期最偉大的人物肖像畫家之一,除了肖像畫之外,他的作品還包含宗教畫、警世內容的版畫等等。特別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畫用於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畫,在傳播新教思潮的時代裡,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