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維陶藝 — 土「蝕」流(4)

以水侵蝕喚醒土的生命
張桂維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作品《崩解》

張桂維 《崩解》,2005 74×33×9cm 熟料土壓模成形、浸泡水蝕 1235˚c 中度還原燒成

形式與技法說明:

岩石發生物理風化作用,主要受到溫度、壓力及生物等三個因素而造成崩解。這是從地質學的角度來看問題,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時間」,筆者用三件不同水蝕時間的狀態,來觀察土的崩解過程及其產生的肌理效果。

創作理念說明:

一般陶藝創作皆是要求作品的完整性,對於土的自然裂痕或是瓦解崩塌的作品,即視為失敗的、殘缺不全的,毫不考慮地將之砸毀。但是水蝕過程的崩解,卻有豐富的肌理表情,這是很多陶藝創作者在處理回收土時,經常會看到的,筆者旨在將這樣常見的瞬間變化,忠實地將之燒結而保留下來。而作品上的書法文字,主要還是要表達文化的內涵,另一層的想法是:對於時間概念的傳遞,三個不同水蝕的時間,水蝕出來的效果由輕淺到崩塌,相互對照下可以明顯的看到時間對於作品留下了不同階段的痕跡。

作品《滾石不生苔》

張桂維《滾石不生苔》,2006 125×93×16cm 熟料陶土、26號瓷土、瓷土拉坏成形、浸泡水蝕 1230˚c 還原燒成

《滾石不生苔》(前視)

形式與技法說明:

此作品的構思來自於河川裡一顆顆石頭的形式呈現,不同的是,這些狀似石頭的球體上隱約浮現一些文字,另外每顆球體都壓有一條凹痕,主要是如果這一群組只是一堆圓球,當排列起來還是一個個單一的點,但是每顆球體壓上了凹痕,排列在一起時,則會產生波浪般的律動感,並且有視覺引導的作用。

創作理念說明:

有一句俗語:「滾石不生苔」的解釋,有兩種版本,一、如果石頭不滾動,就會漸漸的在表面上蔓延開一片青苔,骯髒濕黏的黑綠色,會覆蓋住石頭的面貌,於是再也沒有向前衝的勇氣了。也就是說,安於現狀,就永遠不會有亮麗的未來。因此,石頭就該不斷的滾。二、如果石頭一再地滾動,就不可能在表面蔓延開一片青苔,就只能在人生路上汲汲營營的奔走,無法吸收珍貴的經驗與閱歷,盡是走馬看花,終其一生就只是光禿禿的一個石頭。也就是說,朝三暮四、沒有定性的人,是成不了大氣候的。因此,石頭最好不要亂滾。

此作品最終要表達的就是人生在世,「活到老,學到老」,要像滾石一樣 不停的活動,和不停歇的求取知識,像海棉一樣到處吸取智慧的來源。如一個 人要進步,就要不停的充實自我,不要因自己的成就或者高學歷而自滿,就原地踏步,不肯跨越自我,我們要學習「滾石不生苔」這種精神,隨時要活動,要學習,才不會停頓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永遠不長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