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滄桑數千載 采風豐富多變 (下)

歷史過程充滿戲劇性 為西方文明縮影

蔡大雅

人氣 10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周刊》第18期【城市的瞬間】欄目

基督教為國教 未截止覆滅之運

西元317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發布〈米蘭勒令〉,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宗教,允許人民自由信奉。雖然後來即位的皇帝曾再度禁止基督教,但終是擋不住歷史的安排。西元380年皇帝狄奧多西宣布基督教為國教,並且規定所有人都得改信基督教。對正教的迫害終於結束,但之前犯下的罪惡並未因此而被上天赦免,這是以龐大帝國的毀滅為代價。

狄奧多西皇帝在西元395年去世前,將羅馬帝國分成兩半,分別給他的兩個兒子治理,東羅馬帝國仍舊定都君士坦丁堡,而西羅馬帝國則定都拉文納(Ravenna)。但其實自西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將首都遷至君士坦丁堡後,羅馬就開始失去它的榮光。

雖然在這期間,羅馬城裏先後建造了幾座著名的大教堂,例如存放著耶穌受難時走過的「聖階」的拉特蘭諾聖喬萬尼教堂(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馬傑奧爾聖母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聖保羅大教堂(San Paolo fuori le Mura)等;也逐漸成為基督徒朝聖的目標,但好景不長,羅馬的建設停頓,衰弱的軍隊已抵擋不住來自北方的西哥德人的一路進攻。他們3次包圍羅馬,被圍困的城裏瘟疫饑荒大作。

西元410年,西哥德人攻破羅馬,大肆洗劫3天,羅馬遭毀滅性的打擊。

但災難尚未結束,羅馬又在西元455年被汪達爾人、西元472年被勃艮第人攻破。西元6世紀歐洲發生一場大瘟疫,經過這3次洗劫後,羅馬從鼎盛時期的百萬人口銳減到10萬人,壯麗的神廟宮殿成為廢墟。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方歷史進入下一個階段。

中世紀羅馬 見證教皇權力興衰


位於意大利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是羅馬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與梵蒂岡羅馬教皇的教廷,也是目前全世界第一大教堂。(新紀元)


位於意大利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新紀元)


從聖彼得大教堂俯瞰梵蒂岡市區,教堂前即是聖彼得廣場。(法新社)

入侵的民族在占領羅馬帝國的土地後,成立了一些國家,彼此間爭戰不斷。但在信仰上都逐漸開始皈依基督教,並吸收文化程度較高的羅馬文明。羅馬城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由教皇統治,其理由是,君士坦丁大帝曾發布勒令,將這片土地贈與教廷,但這份文件在中世紀被鑑定為偽作。

不過在西元751年,當時統治西歐的法蘭克王國將羅馬及附近土地贈送給教皇,確定了教皇俗世權力的合法性,於是在塵世也有了一座教廷國。剛開始時,教皇並非駐地在梵蒂岡,而是在拉特蘭諾聖喬萬尼教堂及宮殿裏。在西元4世紀建成時,它是當時最大的教堂,直到西元1309年教皇移居法國的亞威農前,這裏是歷代教皇的官方處所。

羅馬又經過幾次異族的洗劫,人口持續下降,到西元9世紀時,甚至只剩下2萬人。教皇實際統治的區域逐漸縮小,但在歐洲國家裏,卻仍具有極大的威望和影響力,因為那裏多已成為虔誠的基督教國家。

西元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二,東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教會的最高權力屬於皇帝所有;天主教則以羅馬教廷為中心,權力集中在教皇手裏。

分裂後不久,占領中東的回教徒禁止基督徒到耶路撒冷朝聖,所以教皇號召天主教國家,以武力收復被回教民族占領的耶路撒冷。


描繪十字軍東征的馬賽克壁畫,騎士們在盔甲上畫著十字以象徵自己代表教會出征。(新紀元)

歐洲各國前後組織了8次東征,騎士們在盔甲上畫著十字以象徵自己代表教會出征,只是討伐的對象並不只針對回教徒,甚至也攻擊同樣信奉耶和華的東羅馬帝國和遠在北非的埃及。8次十字軍東征歷經200年(1096~1291年),最後以失敗告終,卻種下了基督教與回教世界互相敵視的歷史宿怨。

隨著時間的推進,教皇與國王間的勢力互為消長,西元8世紀時,教皇為國王加冕,為其王位添加神聖的合法性;到西元13世紀末,十字軍東征結束後,轉變成國王為教皇加冕。教會在俗世的權力逐漸縮小,但貪腐驕奢的風氣卻越來越嚴重。十字軍東征結束不久,教皇就因與羅馬貴族在俗世權力上起衝突而將教廷遷至法國南部的亞威農。

教皇不在的60餘年間,羅馬到底改變多少?不得而知,只知道,當後任教皇回到羅馬時,發現原來的教廷所在拉特蘭諾聖喬萬尼教堂已被付之一炬,才將新的教廷所在地定在梵蒂岡。

文藝復興洗禮 羅馬改頭換面

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土耳其帝國滅亡前,大批文人藝術家從君士坦丁堡逃到意大利半島,帶來了保存在東羅馬帝國的古羅馬文化,促進了歐洲的文藝復興。

當時羅馬已淪為次級城市。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其實已經停止建設了,雖然古典時期的廢墟還矗立在市中心,基督教合法化時建造的教堂也還矗立在郊區,其他地方還散布著破舊的民宅,但公共建設年久失修、市容殘破不堪、4萬相對貧窮的人口,根本無法與威尼斯、佛羅倫斯、米蘭等在文藝復興時富裕的意大利城市相比,更別說昔日作為世界中心的輝煌了。

教皇選擇羅馬為教廷所在地後,決定將它改造成一座符合歌頌上帝榮耀的城市。

一個偉大的都市更新計劃除了興建梵蒂岡作為教廷所在以外,還包括修復古典時期建造、但至今尚可使用的公共設施,如引水道、橋梁、城牆等;整修廢棄的神殿紀念堂,改為教堂、行政中心或堡壘,例如,將萬神殿改為聖母教堂,將哈德良皇帝建的紀念堂改為堡壘(就是有名的天使堡,它其實是帝王陵寢);將最初作為衛城的卡畢托山丘劃為市政府所在地,以及將原本彎曲狹窄的街道打直拓寬,使之連接各個朝聖點,方便朝聖者來往各教堂參拜。

這個浩大的改造工程持續了1個世紀,決定與設計的年代剛好迎上文藝復興的成熟期,多位大師先後接續部份工作,的確將羅馬改頭換面,一掃中世紀破敗陰暗的景象,雖然羅馬在各個城市中仍屬小型,但它作為精神中心的這塊招牌已經成功的凸顯出來。

興建梵蒂岡 羅馬成為宗教聖城


馬傑奧爾聖母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經過自基督教早期至巴洛克晚期無數次改建,融有各時代的建築風格,以華麗的鑲嵌工藝聞名。(Getty Images)

羅馬在這個時期最偉大的建築莫過於梵蒂岡的興建了。梵蒂岡原來是山丘的名字,西元初年,在那附近建造了一座長形賽車場,後來成為早期基督徒殉道的地方,所以也形成了墓葬區。

耶穌的門徒彼得就是於西元64年在此被倒釘在十字架上,死後也被埋在此處。君士坦丁大帝將基督教合法化後,將原先蓋在聖彼得墓上的小龕拆除,改建一座大教堂,命名為君士坦丁大教堂。它成為朝聖者首選的朝聖地。

這座教堂在千年之間,歷經多次的天災人禍的破壞與整修,到文藝復興時期已搖搖欲墜。教皇決定將這座可能隨時倒塌的教堂拆除,委託當代著名的建築師布拉曼特(Donato Bramante),設計一座新的宛如通向天國之門的教堂(據說聖彼得掌管天國鑰匙)。

1506年大殿奠基,布拉曼特不久後即逝世,拉斐爾(Raffael)、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貝理尼(Bernini)等8位大師先後接任。工程斷斷續續進行了將近170年,等到全部完成,歐洲已經進入巴洛克時期了,所以大殿及廣場上的裝飾也帶有巴洛克風格。由於梵蒂岡建築群的費用過於龐大,教廷無法獨自負擔,便向全歐洲社會販賣贖罪券並徵收朝聖獻金來籌款,如此種下了馬丁路德發起宗教改革的前因。

自從耶路撒冷被回教徒占領後,羅馬就成為基督徒朝聖的首選之地。朝聖的目的是藉著艱苦的旅途,懺悔自己的罪過並祈求精神上的重生,傳統上以參拜羅馬7大殿為一完整的朝聖行程。

為方便朝聖者而開闢的道路網系統也蘊含著精神上的意義,它以聖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為中心,開闢了5條如星形的放射道路連接其他教堂,用來象徵聖母(天主教以海星象徵聖母);並使之與另外兩條路垂直相接,形成十字形,用來象徵羅馬作為宗教聖城的地位。

朝聖者休憩廣場眾多 風格各異

除了便利的道路系統外,還要設計給朝聖者中途休息的地方——帶泉井的廣場。這項工程顯然是最後進行的,因為完成後的廣場大多具足巴洛克甚至更稍後時期的風格。羅馬的廣場眾多且各具獨特風格,除了形狀各異以外,在廣場中央大都豎立一座紀念性建築,並設置水源供行人馬匹飲用。

坎皮多利奧廣場(Piazza del Campidoglio)上的建築與地面幾何圖案裝飾的傑出設計,是出自於米開朗基羅之手,這裏至今仍是市政府辦公的所在地。


納沃那廣場(Piazza Navona)是著名的巴洛克式廣場,是古時的競技場改建的。(Getty Images)

納沃那廣場(Piazza Navona)是著名的巴洛克式廣場,是古時的競技場改建的。廣場中央立著西元前從埃及運來的方尖碑,底座是貝理尼的噴泉雕塑「四河」,另一側的噴泉雕塑也是他的作品。這是個封閉式廣場(就是廣場四周都被房屋圍繞),據說以前舉辦慶典時,曾將四周房子底層用木板圍上,將水注入廣場,讓市民在水上划船進行水戰,觀眾就從四周的樓房裏觀看取樂。


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以許願池聞名當世,是最後一件巴洛克傑作。噴泉背後是雄偉的宮殿,設計師薩維巧妙地借景,使噴泉與宮殿融為一體。(Getty Images)

有著大臺階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建於18世紀上半葉,因為旁邊的西班牙大使館而得名。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以許願池聞名當世,是最後一件巴洛克傑作,它的裝飾花了30年,在18世紀下半葉才完成。這兩個景點因為電影《羅馬假期》而名聞遐邇。

波波羅廣場(人民廣場,Piazza del Popolo)的興建已經落在19世紀的早期,廣場呈橢圓形,中央立著方尖碑,兩側建有兩座雙子教堂,在沒有鐵路的年代,它是人們進入羅馬的大門。

永恒之都歲月刻痕 令人反思

1871年意大利統一,羅馬成為首都。之後又歷經戰爭與獨裁,有過輝煌與失落。

今日的羅馬宛如一座大型博物館,裏面珍藏著本次西方文明的點點滴滴。羅馬號稱「永恒之都」,但旅人身置其中,感受到的卻是一個看得到時間流逝的城市,多少風流人物來了又走,多少心血付出,為打造一座世界首都、精神王國而努力、而執著的這一切,瞬間的輝煌,轉眼又是空。人自己得到的又是什麼?面對歲月的痕跡,人會不自覺的問自己,何為永恒?為何而生又為何而活?羅馬是人類的文化遺產,保存文化遺產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使人得以從歷史中反思嗎?(全文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激盪文藝復興 佛羅倫斯功成身退
羅馬滄桑數千載 采風豐富多變 ( 上 )
日本三大名泉之一「下呂溫泉」 大自然的恩賜
秋遊!到日本高千穗峽谷泛舟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