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箏派大調軟弦

【中國傳統箏曲介紹】崖山哀

楊佩璇
font print 人氣: 4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3日訊】客家箏曲又稱漢樂箏曲,主要有「大調」和「串調」二大類,是從客家音樂中發展出來的,以大埔為中心,因受到漢劇及當地民間音樂的影響,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貌。
「大調」箏曲的曲式結構很嚴格,每首樂曲都是六十八板,也就是「八板體」的傳統樂曲。「串調」箏曲的曲式則比較複雜,每首樂曲長短不一,長的約有七十餘板,短的則有十餘板,曲源主要來自於廣東漢劇的戲曲音樂和民間曲牌。

客家箏,使用的是工尺譜,在客家箏曲中,無論「大調」或「串調」,皆有「硬弦」與「軟弦」之分。所謂「硬弦」,是指樂曲的音階由六(Sol)、五(La)、上(Do)、尺(Re)、工(Mi)五個音組成,樂曲中很少出現凡(Fa)和乙(Si),即使出現也只是裝飾性的經過音;「硬弦」樂曲的曲調風格大都比較明朗、歡快。
「軟弦」的音階結構則是把「硬弦」音階中的五(La)和工(Mi)兩個音升高,使五(La)升高至接近十二平均律的降Si(bSi),但比bSi稍高(↓Si),使工(Mi)升高至接近十二平均律的升Fa(#Fa),但比#Fa稍低(↑Fa)。這樣,就在「硬弦」的基礎上派生出一個六(Sol)、乙(↓Si)、上(Do)、尺(Re)、凡(↑Fa)五個音的「軟弦」音階。「軟弦」樂曲中雖然有時也會出現五(La)和工(Mi)兩個音,那也只是裝飾性的經過音;「軟弦」樂曲的曲調風格大多較為深沉、含蓄,擅長表現哀怨、纏綿的情緒。

此曲亦名「靠山」,據傳是以陸秀夫背負帝昺於崖山沉海殉國的故事為背景。描述元軍攻破臨安後,分兵追趕宋軍。南宋大臣陸秀夫、張世傑、文天祥等擁立8歲的衛王趙昺做皇帝,改年號祥興,遷居到廣東新會縣南近海中的小島厓山(南宋的地名,「厓」:同崖)。元張弘范進攻厓山,厓山海戰,宋軍民被圍,腹背受敵,出海口都被元軍封死,宋軍殘部在戰敗後窮途末路,張世傑派人駕輕舟去救幼主,時近黃昏,風雨大作,陸秀夫怕奸細賣主邀功,也懷疑無路突圍,遂拒絕。公元1279年3月19日,因不願被俘,陸秀夫為年僅9歲的南宋小皇帝趙昺指路:「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德佑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說罷,先催妻跳海,再以素白的綢帶將趙昺緊束在背,蹈海殉國。大將張世傑保護著楊太妃企圖逃脫,結果,被一場突來的颶風淹沒大海。據《宋史》:「厓山海戰七日後,十餘萬具屍體浮出海面,悲壯至極!」
此曲表達了南宋滅亡後,人民深切悼念故國之情,曲調悲壯淒切,極具感染力,屬於客家箏曲之「大調軟弦」樂曲。

此曲運用不同的彈奏位置,用以達到豐富音色的對比,如:靠近岳山處,音色高雅明亮;靠近岳山和雁柱的中間處,音色則柔美動聽。
客家箏多用中指,先〝勾〞後〝托〞的奏法強調重拍,也突出了漢樂箏曲中按、滑音的特色。
漢樂箏曲的一般演奏規律是左手緊跟右手的大指移動,也就是說左手〝按滑音〞大都是因大指而發聲。演奏時,〝滑音〞的音程和按音的起伏較大,使箏聲餘音繚繞、悠揚深長,更顯古樸典雅。多樣化的〝滑音〞,如:〝附點上滑〞、〝延長上滑〞、〝迴轉滑音〞、〝延續吟弦〞等,是客家箏曲在傳統古箏各家流派中獨占一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於傳統漢樂使用的是鋼絲箏,所以餘音長,高、低音區的音色對比鮮明,韻味深遠。

由於客家箏曲大都是由慢漸快,特別在慢板樂段,更要求演奏者對左手〝按滑音〞技法的處理,必須準確、細緻且高雅多變。@*


http://www.youmaker.co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首優秀的傳統箏曲『高山流水』,是首描繪寫意的作品,音韻鏗鏘古樸,借景抒情,據傳是以俞伯牙與鍾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為背景,與古琴曲『高山流水』在曲調上毫無共同之處,只是同名異曲而已。
  • 本曲是板頭曲中流傳較廣的樂曲之一,取材於漢朝蘇武出始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終堅定不屈、忠貞不移的著名故事。樂曲內容刻畫蘇武在塞外的艱苦生活,牧羊北國十九年,歷盡千辛萬苦,始終堅定不屈;樂曲除了表現其高尚不屈的節操,並寄寓深沉強烈的愛國情懷。
  • 這首樂曲的內容取材於與戲曲同名的古典小說《二度梅》,描寫唐德宗時,忠臣梅伯高一家為奸相盧杞所害,僅梅伯高之子良玉隻身逃出,改名喜童,在已被罷官的前史部尚書陳日昇家當園丁。臘月初二,梅奎忌日,梅花盛開,日昇偕妻、子(春生)、女(杏元)擺案祭梅時,風雨打落梅花,杏元、良玉哭跪求神,敗梅重開。
  • 佛斯特的歌曲貼近當時市井小民的生活點滴,加上其從小就接觸過許多黑奴,深入了解黑奴的處境,所以,從他的作品中可以一窺當時新大陸移民潮的歡樂與哀愁,那也是爲什麼他的歌曲始終屹立不搖
  • 客家音樂又稱「漢樂」、「漢調」或「中州古調」,是我國古老的民間樂種之一。傳統漢樂包括「中軍班音樂」、「廟堂音樂」、「舞台音樂」以及「八音音樂」等鑼鼓吹、弦索和中軍班這樣合奏與吹打的形式,也有只用箏、琵琶和椰胡三件樂器來演奏像「絲弦音樂」這類的清樂,客家箏亦由此而來。
  • 十三、十四世紀時,胡琴類樂器在各地流行,從明代《麟唐秋宴圖》卷中所使用的胡琴來看,已經是捲頸龍首、馬尾琴弓並使用千斤,與今天的二胡形制已很相近了。明清以來,隨著各種地方戲曲的發展,胡琴除了被廣泛用於戲曲、曲藝音樂及江南民間小戲的伴奏之外,亦用於小型合奏及江南絲竹等器樂合奏。
  • 由於古琴長期受到文人氣息的薰染,古琴音樂已建立起自己一套完整的美學、樂律、記譜法、演奏技法以及指法等體系,故歷來有琴道或琴學之稱,因此,古琴音樂比起其他中國樂器較深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觀念與審美情趣;在意境與韻味的呈現、古樸典雅與清渺悠遠的精神境界方面,更有其獨到之處。
  • 箏發展到漢代已出現了轉調,候瑾在《箏賦》中記有:「於是急弦促柱,變調改曲。」是採移動箏柱來轉調的。十三弦箏,在隋代就已流行,隋文帝開皇雅 樂中首見載有十三弦箏的使用
  • 《史記》中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崑谿,斬而作笛,吹之作鳳鳴。」由此可見,遠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經選用竹做為製笛的材料。因此,笛與簫被視為「八音」中的竹類樂器。在古代不論橫吹還是竪吹的竹管,在名稱上是混淆的,多以「笛」通稱,就如同一些彈撥樂器在魏晉時期被通稱為琵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