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看、聞、摸、問 買到新鮮魚

朱慧芳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要買到鮮魚,建議消費者先要打破買解凍魚的習慣。市場上或是賣場裡的「鮮魚」,其實絕大部分是在捕撈時先冷凍起來,下了船後再處理的。所以購買冷凍的魚,往往比買冷凍再解凍過的魚要來得新鮮。

魚類的新鮮最重要,選魚和買豬肉一樣,除了要選擇信用好的廠商或攤販購買之外,同樣也是要做到眼睛看、鼻子聞、用手摸、勤快問。買回的魚類海鮮,要冷藏保存,早早下鍋入口為安。這裡提供幾個簡單方法來判斷魚的新鮮度。

訣竅1 眼睛看

表皮和魚鱗:表皮和魚鱗要完整,整齊貼身沒有脫落,並且魚體上的黏膜保存愈完整愈新鮮。
魚眼睛: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買魚要看魚眼睛,眼珠透明、光亮、飽滿是新鮮魚。但是聰明的商人知道用甲醛泡魚,也能使魚的眼睛保持清澈,讓消費者很難判別。所以挑魚要全面判斷,不能只看眼珠子。

如果眼睛出現綠色,可能是養殖池裡加了過多的孔雀綠。孔雀綠是染料,也是殺菌劑,是用來治療寄生蟲和細菌感染。吃下孔雀綠的水產,會造成肝臟的負擔,有致癌的風險,已經被許多國家禁用。

魚鰓:魚鰓色澤鮮紅或偏紫紅色是正常的。海魚的魚鰓會產生黏液,也是正常現象,與新鮮度沒有絕對的關連。

訣竅2 鼻子聞

有土味的魚,是在魚塭養大的,此外,淡水魚的土味也會比較重。可是如果還伴隨著藥水味,那可能是抗生素的味道。如果有臭味,倒不一定是壞掉,也有可能是水草、海藻的腥臭味。

訣竅3 手指壓

用手指按一下魚身,肉質堅挺富有彈性的魚體比較新鮮。用手指輕壓魚的肛門,如果還有魚便便跑出來,是比較新鮮的魚。如果魚便便是黃色的,表示魚吃的是飼料。如果是黑色的話,可能是吃比較不健康的雜料。

訣竅4 勤快問

賣魚的通常都知道魚從哪裡來、怎麼來的,誠實的銷售者應該對自己賣的產品有信心,不怕消費者提問。消費者多問一些問題,一方面累積知識,一方面還可以跟老闆、店員建立交情。

訣竅5 安全保鮮趁早吃

新鮮的魚除去魚鰓及內臟、刮去魚鱗後,用清水沖洗乾淨,裝入保鮮袋後,再放入冰箱中冷藏。如果買的是冷凍魚,通常都已經處理好了,不必再經過這些手續,只要放入冰箱,兩天之內下鍋,才能保障鮮度和品質。如果買的是溫體魚,極有可能是已經被解凍過的,最好不要再冷凍保存,趁早吃掉是最好的。(轉載自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只買好東西》)◇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