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史《 相聲撂地開場劇》﹙中﹚

各異其趣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續前﹚
*有時開場用 “大實話”、“大瞎話”︰
這樣的開場讓您聽著就挺樂,像“大瞎話”,一句實話也沒有,是這麼說︰
「臘月三十月光明,樹梢兒不動刮大風,
只刮得碌碡﹙石頭做的圓筒形農具,用以碾壓穀類。﹚滿街跑,碌碡讓雞蛋撞了個大窟窿。
雞蛋壞了用釘子釘,碌碡破了拿裁縫。
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新鮮事兒,臭蟲坐月子,養了一個大狗熊。」

哎,您聽,一句實話也沒有吧!還有一種「顛倒詩」,也屬於“大瞎話”︰
「南北大街東西走,十字街前人咬狗。
撿起狗來砸磚頭,倒叫磚頭咬了手。
有個老頭才十九,嘴裡喝藕就著酒。
從小沒見過這宗事兒,三輪車拉著火車走。」

哎,您聽這像話嗎?!另外,還有這麼個書詞兒,您一聽就可笑︰
「天地玄白宇宙渾,有一年,八月十五打了春。
那一年的事情好奇怪,提將起來嚇壞人,
種茄子楞結獨頭蒜,老窩瓜變成狗頭金。
楊八姐遊春,騎著一輛自行車,
眼望著南唐,哈哈大笑,可又淚紛紛。
她一隻眼哭,一隻眼笑,
哭了聲︰小白臉的丈夫——程咬金。
只皆因,大破天門陣你死得苦,那本是劉伯溫害你命歸陰。
心中惱怒黃三太,絕不該手榴彈炸死了潘巧雲。
亂七八糟大雜燴,到下回,三堂會審——竇爾墩!」

您看,我還沒說相聲哪,光說這麼一個開場白,就把大家逗樂了。

*有時用跟下面的相聲有關係的書詞兒聯引主題︰
有的書詞哪,跟下面的相聲有關係,讓您聽著自然。比方說《黃半仙》是說有這麼一個算掛的,前邊用這麼個書詞兒︰
「六月三伏好熱天,東京有個張家灣。
老倆口子當院正吃飯,來了個蒼蠅討人嫌。
這個蒼蠅叨走一個飯米粒兒,老頭子一生氣就追到四川。
老婆兒家中等了仨月,書沒捎來信沒傳。
請了個算卦先生來占算,
先生說︰按卦中斷——老頭子這趟是,傷財惹氣白賠路費錢!」

說完這段書詞兒,再有兩句,就能入《黃半仙》啦。例如接下去說,剛才我說的這個算卦的,您聽靈不靈?靈!怎麼?沒法不靈啊!蒼蠅叨走了一個飯米粒兒,就追趟四川,那不找倒楣嘛!純粹是傷財惹氣,白賠路費錢!……故此,算卦、相面根本就不靈。哎,也別說,今天我說的這個算卦的,他會靈了!
那位說︰他怎麼靈的呢?
您聽著啊,在清代有這麼個人,這人姓什麼,叫什麼……打這兒就說下去了,進入《黃半仙》,您聽著順耳,我聽著順嘴兒,這也是一種開場的辦法。

*其他書詞兒的前置運用︰
還有的書詞兒,跟這個段子雖然有聯繫,但沒什麼笑料,得引入正題後,才見“包袱”。這樣的書詞兒也可以用,比如這段︰
「酒是穿腸毒藥,菸是傷身火炮,賭是損人利己苗,要戒除這些嗜好。」

再有的書詞兒跟要說的這個段子沒什麼聯繫,就為找個“包袱”,擱哪個段子上,都能用。有這麼段書詞兒,您看擱哪段前邊都合適︰
「遠看忽忽悠悠,近瞧漂漂搖搖,
也不是葫蘆,也不是瓢,在水裡一沖一冒。
這個說像足球,那個說像尿泡。
倆人打賭到江邊瞧,原來是兩個和尚洗澡!」

我看這段書詞兒擱哪個段子前邊都能用,這個書詞兒就為找“包袱”。為什麼單口相聲前邊都愛說段書詞兒呢?因為單口相聲一個人說,不容易逗樂。不像兩個人,兩個人對口相聲說起來就顯得靈活,台詞也隨便;兩個人上台可以閒聊,說閒話兒,話搭話,話引話,說來說去啊,就把您逗樂了。

﹙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關於「相聲」一詞的由來,必須從“像生”—“象聲”—“相聲”的發展線索來看,在相聲的具體成長階段,就是從“象聲”往“相聲”過度而最後定名為「相聲」的過程。
  • 作為行業,相聲肇始於1870年前後,早期的相聲藝人把相聲作為經營性的行業,正式建立三派﹙朱紹文、阿彥濤、沈春和﹚,自立門戶,授徒傳藝,並制定行規、行話以形成慣例,並嚴禁未入門的人以假亂真,具有明顯的壟斷性。故自清咸豐、同治年間的這一代相聲藝人開始,行業上正式有了相聲這一行當,以及師徒、行會的觀念,從而也有了相聲宗譜。
  • 朱紹文即為當時一派之祖,他生於1829年,卒於1903年,漢軍旗人,幼年學唱京劇丑角,後來改為架子花臉,擅長編寫武戲、演戲、教戲,學識淵博但不熱衷科舉。1862年咸豐皇帝去世,同治元年要求老百姓戴孝,勒令百日內不准演戲、動樂,戲園子被迫關閉。家無隔宿之糧的朱紹文為了要養家糊口,只得流落「天橋」一帶,靠說笑話、唱小曲,討幾文銅板,維持生活。
  • 據說,「戲曲」的祖師爺是唐明皇;「說書」的祖師爺是周莊王;「數來寶」的祖師爺是范丹;「相聲」的祖師爺是東方朔。
  • 相聲建立行業以後,也逐漸有了正式的拜師儀式。相聲藝人的世代傳承,主要不是依據家族因素,而是另立師承線路;在過去壆相聲必須正式拜師,沒有師承門戶不算藝人,不准參加演出。而相聲界拜師必須要有「引師」——推薦師父的介紹人;「保師」——師徒雙方的保證人;還有「代師」——必須是藝人。徒弟又分為兩種,其中「拜門」生——是指“帶藝投師”,只是為了入門後取得藝人資格,能夠公開演出,其實本身已經具有演出本領,這樣的一般一年業滿。以及「授業」生——拜在門下正式開蒙學藝,要三年另一節的時間才能出師。
  • 過去的時代,師父授業是經常打罵的,無非是“打你今朝有過,望你日後成人”。十分注重基本功的訓練,無非是“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地受罪”;“為了人前露臉,就得山後練鞭”。
  • 清末民初時代北京雜耍的演出場所並不多,除在茶館、雜耍園子演唱外,主要還是在街頭和廟會“撂地”作藝。用藝人自己的話說︰「兩肩膀扛著一個腦袋,有塊地就能演。」金受申《北京的老書館》一文中記述清末以前北京只有八家書館,多是貴族出入的場所。其餘都在便道搭棚子或“撂地”擺場子。
  • 舊時代的天橋聚集了不少的相聲藝人,他們“撂地”作藝,大致有以下四種類型︰第一種——詼諧的學唱京劇和小曲。第二種——當眾或鑽進帳子裡表演「象聲」﹙口技﹚。第三種——講中長篇的笑話,摹擬各種做小買賣的吆喝聲。第四種——怪誕的滑稽表演。
  • 各種類型的“撂地”技藝各佔一絕,互相卻很少交流。作為謀生手段,但始終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
  • 相聲“撂地”作藝,招徠觀眾的開場極為重要。在這方面,相聲藝人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創造了多種多樣,搖曳多姿的開頭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