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行家】2008秋水彩群英會(一)

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2008秋季創作研討會記實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 , ,

2008秋季會員創作研討會記實
與會人員:鄧國強、陳品華、程振文、吳冠德、黃進龍、李招治、林毓修、劉淑美

陳品華作品說明:
這一張畫畫的是太陽出來了,是有時間性的,太陽出來了普照著這大地,露珠可能正在消散,我要表現的就是朝陽的,就像那青少年充滿著生氣,充滿著希望,我所要表達的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一天美好的開始。也給自己一點祝福吧。我喜歡這樣的感覺,這張畫我比較喜歡的是這一片草地,在這照到光跟人的地方,這樣的味道我還滿喜歡的。


陳品華


鄧國強:這是張好畫,構圖色彩,都很好,把早晨氣氛都表現出來了,整個黃綠色調,表現的很好,空間畫的很好。

洪東標:這張畫我覺得氣氛掌握的太好了,那種清晨的氣氛,尤其是這個地方我覺得光線投射的真好,這地方也是,這兩張畫都抓到那個時間點,大概一幅畫的是清晨,一幅是上午,都抓到了時間點,畫畫不只是畫一個形狀跟色彩而已,還要能掌握到那個空間,掌握到那個時間。我有一個小小的看法,就是這棵樹,這棵樹是焦點。這棵樹跟這片草地是最精采的地方,這個光,這個投影一拉出來,這個空間就呈現出往裡面退去了,如果這棵樹能稍微再暗一點,就是把這邊空間拉開一點將更精采。

吳冠德:我覺得陳品華老師最令人敬佩的就是在很早的時候,她的不透明畫法,那時候水彩很少人會把不透明跟透明去混用,其實這種方式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後面像那個山的層次。另一幅應該是不透明的濕中濕技法?,我覺得這個技法滿可以表現出前面有霧的情況下的光,因為不透明的色彩,那個白色色澤會在水裡面產生一種沉澱,而且有一種紙上潤色的效果,我覺得那是一種你必須要有很高度的控制水分的能力,才有辦法做得到,不然那個亮的地方跟暗的地方,它的形狀非常難以控制,尤其在半乾的情況下你要畫不透明,比透明時還困難,我是這樣認為,因為它乾了之後會變化很劇烈,乾跟濕的時候其實差異很大,因為我也常使用不透明,所以我可以體會出來那種難度。
<--ads-->
林毓修:我都在看它的顏色,它的色彩的意象,那個顏色組合起來的時間跟空間的意象我覺得非常好。它讓我想到在當時整個空氣是很乾淨的,雖然她是用灰色加了不透明,但我覺得整個乾淨度表現得很好,有很乾淨很乾淨的空氣,就是冰、很涼,而且是很舒服的空氣。所以整張畫色彩組成一種很棒的空氣感覺,是在那個地點、那個時間,在那個地方才會有的色彩。她那個空間是可以讓人慢慢走進去的,我覺得這就是她很厲害的地方,她對大地的不管是綠色系也好,灰色系也好,她對土地一直有一種很深很深的認同,所以她使用的色彩一直有她獨特的地方,當然也能表現那種當地的感覺。她這種不透明的濕中濕的遠山畫法,剛好可以把山的厚重度畫出來,那山就是有那麼厚重。

程振文:品華以前很有名的就是她的不透明的堆疊,那不透明的堆疊邏輯跟透明的堆疊邏輯不一樣,就是說每一個人在作畫時的心情,品華應該是亂中求序,然後感覺來了就找到答案。可能要一段時間,所以如果是透明畫法,我覺得對她的思維會有點壓力,因為她必須要去設想未來的色彩,如果你的寒色在畫之前,妳先給她一個暖色打底,然後妳才開始畫,那感覺會更深入、更豐富。那後面是因為暖色上面後面有寒色在撐,那彩度高的有隱隱約約灰色調在支撐。那第二個是素描的問題,我發現品華有一個習慣就是她會把最暗的加在最左邊,那這個問題會影響它的空氣感,它的整個空氣感好,可是她的物件跟物件之間的空氣感常常會停掉,那停掉的原因就是她把最暗的放在最左邊,那最左邊本來要轉過去的地方被她消磨掉了,這是她的習慣性。那第三個是說對亮色的處理,她用不透明的方式來畫亮的是比較自在的,她一開始先用一個大筆觸用不透明的方式作一個大整體,把它壓住然後才往外發展,可能就比較好作吧。我建議品華就是說她的優點在寫生就展現出來,寫生時我發現她比較難表現棕綠色,跟它的厚度,那我在想可能是方法上跟她以前的有點脫離,那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一種個性,妳要找到適合妳自己的方式。


吳冠德 尼泊爾市集 對開


吳冠德作品說明:
這一張畫是我曾經去印度尼泊爾寫生,根據一張十六開的現場寫,回家之後再作一些構圖及創作。尼泊爾的市集街道很窄,人來來往,衛生條件不是很好,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味道,也很髒,塵土飛揚。因為沒有柏油路只要有車子經過,泥土就會飛起來。所以說為什麼那邊的人都要用頭巾,這個感受是很深刻的,所以我就想要把那種屬於比較嗅覺的那種感受,還有塵土的那種感受把它畫出來。視覺上來講可能比較凌亂一點,但滿接近那個感覺,這張畫可能還會再做一點整理。我畫圖習慣先抓到那種感覺,如果感覺是比較抽象的,或是比較感觸的部分,可能會有段時間一直去看它、面對它,再加入一點即性調整。

李招治:我覺得有一點焦點的顯現不夠明確,還有就是白色的點,在整個畫面四處竄,感覺有點凌亂。

鄧國強: 冠德的畫很有他的特色,一看就是冠德的,真的很難得,畫畫有特色很好,最重要的我認為他心有所鍾,他講的是要把握機會,他懂得講求氣氛。這幅畫感覺氣氛很好,亂中有序,變化很多,他不管透不透明,透明不透明他都畫,不受限制這很好。

陳品華:其實那個感覺都已經傳達出來了,就是那種塵土飛揚、髒髒的,有一點臭臭的,那個味道已經出來了。這裡的明暗度做一點調整的話,可能這張就更棒。你那些擺設的東西、人物等,就是尼泊爾那樣的味道,我有去過,所以我覺得你表達出來了。

洪東標: 我覺得冠德的那種靈巧,超越了對描寫對象形的制約,就是我看到一棵樹,我會想辦法用我的筆把它畫出來。可是冠德他已經拋棄了所謂形的約束,所以他能夠善用筆趣營造出畫面的效果,這已經超脫了所謂的「應物象形」,他的畫會有很多跳躍式的、揮灑的筆觸。這是不是缺點每個人的認知不一樣,像有的人覺得他要製造那種閃爍光般的感覺,那有的人就會覺得這有點亂,我覺得是看個人的解讀,因為我覺得每個人要的都不一樣。(待續..)

(圖文由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2008春季創作研討會會議記錄
    時間:2008年5月18日 下午2點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文化創意產學中心2樓會議室
    主持人:洪東標 理事長
    與會人:劉文煒、謝明錩、楊恩生、鄧國強、陳品華、曾己議、許德麗、程振文、柯衛光、高慶元、溫瑞和、楊笙銘、李招治、劉庭豪、郭進興、洪兆宣、林毓修
  • 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2008春季創作研討會會議記錄
    時間:2008年5月18日 下午2點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文化創意產學中心2樓會議室
    主持人:洪東標 理事長
    與會人:劉文煒、謝明錩、楊恩生、鄧國強、陳品華、曾己議、許德麗、程振文、柯衛光、高慶元、溫瑞和、楊笙銘、李招治、劉庭豪、郭進興、洪兆宣、林毓修
  • 為了辦理此次展出我格外努力的創作,此次展出除了精選的30餘件玉山行旅的作品將依序由塔塔加步道的起點開始,展現我在步道行程中的所見所聞;另外加入土樓、馬祖、武陵農場等近期遊歷的景點所創作的作品共70餘幅作品,以透過畫家敏銳的眼睛來擷取美景,藉由此次的展出和畫集的流傳,希望觀賞和讀者能在翻開這本畫集的那一刻起就和我一起進行這一段美麗的旅程。
  • 作畫必須感性理性兼備,許多能力是經驗累積出來的,不斷的遇見問題,不斷的解決問題,不氣不餒、熱情堅持必能成功。
  • 揚‧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祕隱居型藝術家(1682─1749年),也是公認18世紀最傑出的荷蘭靜物花卉畫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豐富、具奢華感、色彩飽滿、紋理細緻,以及高度細緻的寫實而倍受尊崇。這些成就的關鍵在於揚‧范‧海瑟姆謹慎且不怕麻煩地在畫布上一層又一層地塗上薄釉彩的技巧。儘管許多人試圖模仿,但同時代的畫家都沒有辦法做到。
  • 小漢斯‧霍爾班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奧格斯堡市(Augsburg),屬於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方的畫家與版畫家。他被公認為十六世紀時期最偉大的人物肖像畫家之一,除了肖像畫之外,他的作品還包含宗教畫、警世內容的版畫等等。特別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畫用於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畫,在傳播新教思潮的時代裡,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