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傳統茶道風貌與人文美學意識觀(二)

font print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日本京都特稿

台灣的烏龍茶葉品質,被海內外不少愛好者公認為世界之冠。日本京都府宇治市,不僅因平安朝(公元八世紀)以刻畫貴族階級情愛為題材的著名長篇小說「源氏物語」為創作舞台而享有盛名,宇治出產的良質茶葉,也始終穩居日本全國第一的寶座。

以生產「點茶」(抹茶粉原料)和「玉露」為代表性茶種的「宇治茶」,何以盛名遠播?號稱「東瀛扶桑茶祖」的日本臨濟宗禪師榮西,最早在公元一一九一年從宋代中國引進茶種和「抹茶」的飲茶方式。

榮西禪師不但著有日本史上第一冊茶葉專書「喫茶養生記」,還在京都名剎─建仁寺闢建茶園。

到了十四世紀後期,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敕令開設茶園,並且命名為「宇治七茗園」。從此,京都宇治地方出產的茶葉,日本全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日本的茶葉,大致可分為「番茶」(最廉價的下等茶)、「煎茶」(代表性綠茶)和「抹茶」。其中,以茶粉細末狀飲用的「抹茶」,一支獨秀成為東洋傳統茶道文化的主流。

事實上,抹茶並非日人獨創,而是承襲自中國唐代風格。這種原本盛行於貴族和上流階級之間的時尚藝術,藉此附庸風雅一番,到了宋代,還進一步演變成「鬥茶」。

現代中國人習慣稱「泡茶」或「沏茶」,古人往往喜用「煮茗」一詞,但東洋茶道則以「點茶」形容。此與唐宋之際的禪宗各大宗派「叢林」(寺院道場)慣用的雙關語「點心」一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皆安然」。東洋茶道專設的茶室,清一色座落於幽僻閒靜之處。

苔痕新綠、斑駁蒼勁的茶室,周圍曲徑通幽、花木扶疏,直讓人有一種時光和季節交離恍惚之感,思古幽情也隨之油然而生。

由於茶室面積的一般規格僅有四疊半榻榻米,所以又稱為「方丈」。僅容主客對坐和稍事迴旋空間的茶室,布局陳設和擺飾十分簡樸,或應該說簡陋才恰當。

除了東洋茶道「點茶」必備的煮茗茶具和陶藝大碗,茶室內僅有「一輪」(一支)相應季節氣氛的連枝花,再加上一幅掛軸而已。

最值得一提者,無論茶室的氣派規模大小,入口處的小門,精心設計的寬幅,恰好容一個成年人的肩幅彎腰弓身入內。

這種看似不合人道又極不尊重來客的迎賓方式,其實是有歷史典故的。

東洋茶道文化主流之一「裏千家」的集大成者,出身於大阪(土界)地方豪商富坤之家的千利休(SENNORIKYU)居士,原是日本戰國時代(公元十五至十六世紀)梟雄豐臣秀吉仰慕心儀的一代宗匠。

樹立東洋傳統茶道文化體系的千利休,為了藉茶道陶冶戰國群雄的身心,特別立下規矩,凡是受邀品茗的對象,無論身分地位貴賤高低,欲進茶室奉茶者一律得丟盔卸甲,隨身配劍也不例外。

很難想像,東洋茶道集大成的時代,區區一隅的方丈之地(茶室),居然成為日本戰國諸侯和武將爭相逐鹿問鼎之際,唯一能夠安心喘息之處。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代創立的茶道,對華夏及人類文明都有大的貢獻。宋、明代則因商貿繁榮,品茶成了風尚。茶飲由文人、家庭走向社會。宋、明茶道的特色在於寧靜質樸,在茶藝的內涵上很下功夫,不像日本茶道注重繁瑣的表面儀式。經過宋、明之後,中國茶道已普遍於民間,形成中國文化及民俗的一部分。
  • 貴族茶道生發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貴;雅士茶道生發于「茶之韻」,旨在藝術欣賞...
  •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暮年之際,茶、酒、老琴依然是與他長相左右的莫逆知己。
  • 洞庭碧螺春原名叫「嚇煞人香」,產於蘇州洞庭東山碧螺峰下。康熙帝聽後認為其名不雅,就以茶色碧綠,形曲如螺,又產於早春,便賜名為「碧螺春」。
  • 唐代茶葉,有「蒙頂第一,顧渚第二」之說,因為貢茶嚴酷限時限刻,必須在清明前三天貢到京城,所以貢焙設在顧渚,主要是考慮要在清明前能把茶趕送到京的關係。
  • 日據時代有一位台灣總督天價收購北埔的高級茶,一台斤茶葉價錢是當時一位鄉長20個月的薪水。別的茶農都認為是「膨風」,後來人們才知道此茶的珍貴,就將之稱為「膨風茶」。
  • 惠明茶是浙江傳統名茶,古稱「白茶」,外形肥壯,色澤翠綠光潤,全芽披毫,沖泡後茶味鮮爽甘醇,帶有蘭花香味,無怪乎有人讚惠明茶是「一杯淡,二杯鮮,三杯甘醇,四杯韻猶存」。
  • 宋人蔡襄嗜茶如命,精於品茗、鑒茶,是北宋著名貢茶──小龍團的創始人。
  • 日本茶道多用粗瓷舊碗有自謙自重之意,美國人喜歡飲冰茶,德國人...
  • 唐代廣徵各地名茶,貢焙的貢額也不斷增多,宮廷中茶貨積存也多,開始出現了皇帝以茶賜勳戚重臣,以示恩信的一種習慣和制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