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投稿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馬」對人類的貢獻也許更甚於其它動物,馬協助人類維持生存、繁榮以及征戰沙場。馬也提供我們運輸、犁田耕耘、機械動力,甚至跟我們勇敢地衝鋒作戰。
藝術收藏與投資

遊客不僅能在凡爾賽宮「戰馬輝煌—人類文明的重要夥伴」(Horse in Majesty—At the Heart of a Civilisation) 展覽中欣賞到克雷格的畫作與騎馬藝術,還可以從三百多件跨越1500到1800年代的藝術品中看到輝煌的歷史,甚至還能欣賞到罕見的馬術或騎兵盔甲。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身處繁忙的市中心,我們經常渴望片刻的寧靜。羅馬市中心有一座大型公共公園:博爾蓋塞別墅(the Villa Borghese),這是一座露天博物館,融合意大利藝術與自然景觀,不僅是我們的精神糧食,更是完美的心靈庇護所。 博爾蓋塞別墅位在...

在西方藝術中,聖經《浪子回頭》(Prodigal Son)的故事可說是最經典的創作取材,這是關於一個敗家子犯錯、悔改而後受到寬恕的故事。

以復興傳統寫實藝術為己任的「藝術復興中心」(Art Renewal Center,下簡稱ARC),自1999年創辦至今,其主辦的國際沙龍大賽暨巡展,已成為當代全球寫實藝壇的年度盛事。今年的第14屆沙龍大賽已在火熱報名中。

「傳神」是中國人物藝術作品的核心,也就是說,藝術家在創作中並不注重準確的體態描繪,而是力求把握人物的精神和氣韻。正如美學大師宗白華先生評價,「虛空中傳出動盪,神明裡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是中國藝術的一切造境。」

在藝術史界,法國畫家居斯塔夫·讓·雅凱(1846—1909)被視為古典主義大師威廉·布格羅最出色的學生之一。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他被公開拍賣的畫作約有200件。令人驚訝的是,世人對這位既高產又有造詣的藝術家卻知之甚少。

玉質純淨溫潤,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以「仁義禮智信」比喻「玉」有五德。「玉」在古代所指廣泛,舉凡水晶、瑪瑙等美石都可稱為「玉」。但真正的「玉」只有兩種:軟玉和翡翠。

「原住民對找石頭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本領。」唐嘉徽分享一個傳說,由於薔薇輝石大都出現在山上的溪畔,在毫不起眼的石堆裡,內行人一眼就可以窺出石內蘊藏的寶石價值,然而......

從天價的「北宋汝窯青瓷」中感受、享受古人的「雨過天青雲破處」的藝術觸動,同時在瓶底詩句和刻字中,人們還可以找看皇帝和貴妃的愛情故事。幾件「北宋汝窯青瓷」底部留有「奉華」兩字……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汝窯價值千年前早有傳說,皇帝鍾愛,惹得收藏家熱捧。清乾隆皇帝熱愛,「乾隆品牌」古文物,就是人間寶物的代號。汝窯是「乾隆品牌」不可或缺的招牌。

古人愛、今人捧,獨領風騷千百年,「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價值連城,這是啥寶物嗎?絕代風華來自「雨過天青雲破處」觸動人清澈之心的天青淨色……她展現中華傳統美學的丰標。品賞也好、裝飾也好,令人高雅、令人出塵、給人招福。

在收藏家手中17年,轉手間翻了四倍價金的、創下中國古陶瓷器最高價拍賣紀錄,是哪件中國古文物之寶?它具足了一個自得其樂的世界,是一個明代的五彩蓋罐,它到底具有什麼驚人的特色呢?簡單說來,其所展現悠遊浮沉的空間之外還有空間,雖沒畫出水,而水自在其中矣。

從1992年到2017年的十五年中,宋朝汝窯的瓷器古物在世界拍賣市場,創下了「非凡」的飛越價值。這些古物有何特色?

生長的地方不同,木紋也完全不同,別人可能覺得不起眼的舊木料,在李家父子眼中都是非常珍貴的。

日本時代會在一定的季節取特定的木料,這樣的取材法可以避免家具的蟲害,這些都是老司阜的智慧,可惜這些知識都慢慢消失了。

當庫克爵士1958年將家藏的古畫以45英鎊售出時,他認為這只是一幅門生之作而已,即便是達·芬奇的門生,也未以為意。近日的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這幅被鑑定為大師本人真跡的畫,拍出4.5億美元天價,成為史上最貴藝術品。

200年前,有人給1617年創作的一幅油畫肖像罩了一層厚厚的上光劑(又稱凡尼斯、保護漆),由於日久變色,直到最近,經過一番修復,畫中精心打扮的紅衣女士才露出了靚麗真容。短片所展示的高超技藝和前後變化,令網友驚歎不已。

你以為「圖文部落客」是現代產物?走進中研院文哲所李豐楙研究員的收藏世界裡,你會發現老祖宗將「文字」化為「圖像」的功夫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被用來祭祀祈福,或作居家擺設的圖像,其中蘊含的文學與宗教意義,早已普及於古人的日常生活。

羅斯認為,現代派的興起、其對寫實藝術的巧言批駁,以及藝術鑑賞的總體萎縮,要歸因於「貪婪」。可以說,在拜金的作用下,對藝術的摯愛被拋棄了。「那些大藝術家作品的經銷商們一邊咬著指甲等著每一幅畫畫完,一邊想著如果畫作源源不斷能掙多少錢。……」

在弗雷德里克‧羅斯(Frederick Ross)家中,每個房間、每道樓梯、走廊的每一面牆上,都掛滿了令人驚嘆的畫作,一幅挨著一幅,吸引著觀者駐足凝神。要快速看一遍,至少需要兩小時時間——羅斯是美國收藏19世紀藝術品最宏富的私人藏家之一。他的藏品一直在穩步擴展,主要是通過在買賣中增值,很少需要他再投錢進去。

隨著股市像皮球一樣彈來彈去、房價持續走低、儲蓄利率跌至谷底,很多人都轉向藝術投資,寄望其成為更穩定的投資形式。藝術自身就是國際化貨幣,可以避免紙幣貶值帶來的財產損失。此外,藝術品是可因其美學和文化意義獲得欣賞的有形物品。人們可以魚和熊掌兼得。不過,在進入這一回報豐厚的領域前,還是有許多方面需要留意。

近年來,古典寫實與當代寫實藝術正蔚然復興,16年前創辦於美國的「藝術復興中心」(Art Renewal Center®,簡稱ARC),而今已成為集結全球藝術界同好的權威平台。近日,就寫實藝術創作、教育以及很多讀者關心的藝術品收藏投資的話題,該中心首席運營官卡拉‧萊桑德拉‧羅斯(Kara Lysandra Ross)接受了大紀元的書面採訪。

(大紀元記者李真君倫敦報導)英國人的懷舊情結隨處都可以找到,其中最明顯之一就是對古董的熱衷,這種熱衷可以追溯到當年日不落帝國的鼎盛時期。而在今天,古董始終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隨處看到的器具,只是上流貴族家多一些,貴重一些;尋常百姓家少一點,便宜一點而已。更有BBC的《Antiques Roadshow》、《Antiques Road Trip》專題,將日常生活中使用古董的生活方式打造成娛樂節目,使尋找古董和買賣古董充滿樂趣和成為一種休閒方式,古董收藏者自然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