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揉腹有助肠胃蠕动,预防大肠癌

一看就会的22种中医延寿法:揉腹法(2)

自疗养生手法编写小组(陈昌乐医师、田贵华博士、周志兴)

人气: 2109
【字号】    
   标签: tags:


(图:野人文化提供)

揉腹法可帮助人体调节,培植元气,使气血生化机能旺盛,持续练习,可防病和延寿的功效。

因为揉腹能使胃肠及腹部肌肉强健,促进胃肠消化分泌,使食物能充分消化吸收,有助预防消化不良、肠胃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特别对于改善胃炎、胃溃疡、胃下垂、阳痿、早泄、便秘、胃神经功能紊乱和慢性肠炎有很好效果。

揉腹还可促进肠胃道蠕动,使粪便排出,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和对肠道黏膜的损伤,有效预防大肠癌。

尤其揉腹还能促进腹壁脂肪的收缩和消减,可改善体态臃肿、大腹便便者的问题。

因为血液大量进入腹腔,因此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等疾病,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并能提高人体抵抗力,防治风、寒、暑、湿、燥、火的侵袭。

此外,揉腹中的按摩气海、关元两穴,可改善男子摄护腺增生的问题;按摩丹田对于女子痛经、带下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顺等,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

揉腹还可产生“脑内啡”(一种脑下垂体分泌的内成性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能够有助脑力劳动者缓解大脑疲劳,使人产生愉悦清爽的感觉。

揉腹法能够针对腹部病症的原因和病理状态,采取相对应的改善方法,进而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消肿化瘀,达到良好保健作用。

揉腹的5大手法

推拿腹部时,手法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进而达到“深透”。也就是说,手法需持续运用一定的时间,根据使用者的具体情况用一定的力量。

手法动作要有节奏,不要时快时慢,用力不可时重时轻,动作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要得到良好的效果,掌握各种揉腹手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指禅推法

利用大拇指指端、指纹面或者偏锋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者穴位上,沉肩、垂肘、悬腕,透过腕部的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道持续作用于推拿点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推动速度为每分钟100∼160次。常用于改善胃痛、腹痛、脾胃虚弱等症。


(图:野人文化提供)

掌平推法

掌根着力于腹部,手指伸直。利用肘关节屈伸运动,带动掌面沿经络循行路线作单向沉缓推进,连续操作5∼15次。

此法较一指禅推法缓和,具有较好的活血解痉、宽胸理气作用,可改善腰背酸痛、胸腹胀闷等病症。


(图:野人文化提供)

托法

被揉腹者仰卧,操作者把除了大拇指外的四指伸直并拢,在腹部触及下垂的胃大弯轮廓后,以手指罗纹面与手掌小鱼际缘,托住胃大弯,配合被揉腹者深呼吸,将胃大弯沿逆时针上托。可改善胃下垂,及益气健脾,提升胃腑。


(图:野人文化提供)

摩法

利用手掌掌面或者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压在一定部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规律抚摩,称为摩法。通常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两种。

操作时,肘关节呈微屈状,放松腕部,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速度成人每分钟约120次,儿童为120∼160次。

此法具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胃肠蠕动的功能。多用于改善脘腹疼痛、食积胀满及胸胁不适等症状。


(图:野人文化提供)

揉法

利用手指、大鱼际、掌根等部位,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轻柔缓和地转动,并揉动该处皮下组织。揉腹时常使用到手掌鱼际,但不宜过重。

揉中脘穴时,鱼际和掌根可以并用,但要避免手指不断撞击两肋弓或者剑突,以免产生局部疼痛肿胀等不良反应。

在腹部运用揉法时,还可以和摩法结合运作。掌揉法可利用大鱼际或者掌根着力,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小幅回旋活动,力道要轻柔,一分钟120∼160次。@(待续)


(图:野人文化提供)


(图:野人文化提供)

摘编自 《〔图解〕手法自疗养生大全: 一看就会的22种中医延寿法》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