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一刻钟

张芸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我有一个绰号,叫“紧张”,不过只有家人知道,尤其我的孩子们。其原因是我办事很“紧张”,比如星期日去教堂,开车十分钟就可到达,我常常在半小时以前就准备好了。

处理每日生活琐事泰半如此,孩子们见我在沙发上如坐针毡,就用不纯正的国语说:“紧张,紧张! ”

最近真正“紧张”过一次,大约一刻钟,且听在下道来:

有一天,收到外甥邵鹿邑的一个电子信,他说:

“张舅舅:这封信理我有一个附件,是我爸爸妈妈的保险公司给我的,我都替你填好了,你签个名,寄还给他们,他们要退我 $51.61快过圣诞节了,请你留下,就当我给您的耶诞礼物吧。您可以和阿姨去餐馆吃一餐!”(他叫我“张舅舅”是因为我跟他母亲是台大前后同学;他为何叫我老伴“阿姨”呢?那是因为我老伴是他母亲的亲妹妹。)

我在电脑上按了几个键,把附件印出来,填上我的地址,出生年月日,在姓名后面,大笔一挥,签了大名,上了车,向邮局开去。因为事关美金 $51.61我用挂号信寄出。向邮局职员道了谢,返身上车。回到家,快中午了,

老伴不在家,随便吃了一片三明治,和衣上床开始午觉。

还没合眼,忽然想到那挂号信里面的表上面有四个罗马字,好像2657,又觉得那该是我的社安号码的最后四个号码。我这个人记忆力不好,但社安号码用了大半辈子了,2657肯定不是我的。

这时,我有点“紧张”了,翻身下床,跳上车向邮局开去,想把那封挂号信取回来。见了职员,我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因为紧张),结结巴巴(因为紧张)地说:“差不多两个钟头以前,我寄了一封挂号信……对不起,还在吗?里面的东西好像不对………”

那职员微笑一下,拿出一大把信来,一封一封地翻,把我的递给我,原来他记得我这个中国人。

忽然,他又伸手要回去,想替我把信拆开,他犹疑了一下,暗示我自己拆。

我再一想,该给邵鹿邑打个电话,万一那个2657是对的话,就不必麻烦了。我伸手到口袋里摸我的手机──我又“紧张”了,因为摸不到。再一想,可能掉在车里。

那职员做了个怪表情,我回头一看,后面很多人在排队,我赶快向旁边挪了两步,向职员发出求救的眼色:“对不起,我去车里找手机……”他点头同意。三步倂做两步,一开车门,手机在座上。我马上找到邵鹿邑的号码,一按键就通了。

“这是张舅舅,鹿邑吗?早上收到你的 E-MAIL, 表上 有个2657,那该是我的社安号码, 对吗?”

近来我的耳朵有点背,勉强听见他说了“是啊!”

经过我解释,他说:“你可以把它划掉,改成你的!”

我返回邮局,信还在柜台上,虽然还有人排着队,那职员把信递给我。我问他:“有剪刀吗?”他在身旁找了一下,又问左右同事,我想起我自己在车里的剪刀,对他说:“我有,在车里,马上回来! ”

一出一进,不到半分钟,剪开信,改成我的号码xxxxx,双手交给那可爱的职员诚恳地大声说了一句“谢谢”。

回到家,继续午觉,一点都不“紧张 ”了。

回家途中,瞄了一下手表,前后一共大约一刻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与老伴住在西区,偏偏我们想看那两份“附”报,因为上面有一位华裔特约记者(台湾人),常常有报导有关华人社区新闻。
  • 几年前,岳父母(林南敏,李玉华)在世,每逢过年、过节、过寿或喜庆日子,都会跟老伴,林芸,飞去加州洛山矶,为二老略尽孝意。
  • 居美国近四十年,有的时候,难免嘴里夹带英文。尤其跟洋人打交道,那当然非英文不可。最近,车子忽然发不动,我被迫停在交通灯前面。
  • “联邦快递”是一家私人公司,专为顾客想做邮递服务。亲戚说,他寄得是“第二天到达”。要我在4月26日早上在家等,11点以前,应该收到。这家公司很可靠,信誉卓著,我曾用过,所以那天一直在家等。
  • 可是我这儿讲的“杯中物”不是文人雅士喝的,也非喜庆宴会用的酒。我讲的“杯中物”是一只“蚊子”。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