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

翔龙
font print 人气: 294
【字号】    
   标签: tags:

黄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为小正月或灯节,同时也标志着过大年的结束。

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主要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上元节视为天官大帝(尧)的诞辰。

相传,元宵节的名字是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所起,古代正月称为元月,且夜与宵同,所以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又叫元夕、元夜。

由于元宵节是进入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汉武帝把祭祀“太一(泰一)”的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因为太一神是主宰宇宙一切的最高神,掌管人类命运,祭祀太一神便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

元宵赏灯则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信奉并提倡佛教,由于佛教中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礼仪,便命人于这一天的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后来,这种佛教礼仪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所以,正月十五日又叫灯节。

司马迁在创建其《太初历》中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元宵节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的“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了“普天同庆”。因为过了这个节,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除了吃元宵外还要走上街头赏灯、猜灯谜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在不同的朝代元宵灯节办得都不大相同,但总的来说是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为五天;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第、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

此外,民间在正月十五还有迎紫姑的习俗。紫姑也叫戚姑,还有叫厕姑、坑三姑的。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而成为厕神。正月十五民间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古代的祝祷词是:“子胥不在。云是其婿。曹夫人已行。云是其妇。小姑可出。”念这样的词时把做成的紫姑人形拿到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如果觉得人形变沉了,就是紫姑的灵来了。

不管是祭神、赏灯还是欢庆,正月十五总是最热闹的一个元宵节日,“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说的正是热闹的元宵。从隋炀帝的诗“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中可以看出隋代元宵的热闹景象。

此后的唐代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宋代的元宵夜其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至明代已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而清代的元宵除各种花灯外还增添了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

这普天同庆的元宵夜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交谊的机会,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是描写的这一场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