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元宵

翔龍
font print 人氣: 294
【字號】    
   標籤: tags:

黃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又稱為小正月或燈節,同時也標誌著過大年的結束。

正月十五日古稱「上元節」,主要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上元節視為天官大帝(堯)的誕辰。

相傳,元宵節的名字是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所起,古代正月稱為元月,且夜與宵同,所以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又叫元夕、元夜。

由於元宵節是進入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春天的到來,漢武帝把祭祀「太一(泰一)」的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因為太一神是主宰宇宙一切的最高神,掌管人類命運,祭祀太一神便可以獲得豐收和平安。

元宵賞燈則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信奉並提倡佛教,由於佛教中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禮儀,便命人於這一天的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後來,這種佛教禮儀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所以,正月十五日又叫燈節。

司馬遷在創建其《太初曆》中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元宵節和其他傳統節日強調的「闔家團聚」不同,元宵節更強調了「普天同慶」。因為過了這個節,人們就要真正進入新一年的生產生活,所以人們在元宵節除了吃元宵外還要走上街頭賞燈、猜燈謎全民歡慶,以祈求上蒼保佑來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這也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盼。

在不同的朝代元宵燈節辦得都不大相同,但總的來說是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為五天;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因為燈期不同,所以最初張燈的那天叫「試燈」,十五這天叫「正燈」,最末一天叫「殘燈」、「闌燈」,也有叫「神燈」、「人燈」、「鬼燈」之說。十四日夜為「神燈」,放於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燈」,放在門窗、床第、几案等處,用來避除蠍蟲;十六日夜為「鬼燈」,放在丘墓、原野,為了遊魂得到可以脫離鬼域。

此外,民間在正月十五還有迎紫姑的習俗。紫姑也叫戚姑,還有叫廁姑、坑三姑的。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而成為廁神。正月十五民間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占眾事,古代的祝禱詞是:「子胥不在。雲是其婿。曹夫人已行。雲是其婦。小姑可出。」念這樣的詞時把做成的紫姑人形拿到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如果覺得人形變沉了,就是紫姑的靈來了。

不管是祭神、賞燈還是歡慶,正月十五總是最熱鬧的一個元宵節日,「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說的正是熱鬧的元宵。從隋煬帝的詩「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台。」中可以看出隋代元宵的熱鬧景象。

此後的唐代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為燈市,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為花樹」。宋代的元宵夜其燈市更為壯觀,蘇東坡有詩云︰「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辛棄疾曾有一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花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至明代已將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為十夜。唐伯虎曾賦詩曰︰「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遊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而清代的元宵除各種花燈外還增添了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龍、火獅等。

這普天同慶的元宵夜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交誼的機會,辛棄疾的詞:「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正是描寫的這一場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