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对牛弹琴

成语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199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公明仪(1)为牛弹〈清角〉之操(2),伏(3)食如故(4)。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5)之声、孤犊(6)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7)而听。(《弘明集.卷一.汉.牟融.理惑论》)

【注解】
(1)公明仪:春秋时鲁国人。
(2)〈清角〉之操:操,琴曲。指〈清角〉这首琴曲。
(3)伏:低头。
(4)如故:一如往常。
(5)蚊虻:虻,音“蒙”。吸血的蚊子和牛虻。
(6)孤犊:犊,音“读”,指小牛。落单的小牛。
(7)蹀躞:音“蝶谢”,指小步徘徊在原地的样子。

【故事阐述】

东汉有一名叫牟融的人,才高多闻,不但熟读经史百家的作品,还精通佛理,所以当时有许多儒家学者都喜欢来向他请教有关佛学的疑问。

不过牟融在对这些儒家学者讲解佛理时,并不引用佛典,而是引用儒家的经书。有人就问道:“您不是总说佛法内容博大深厚,为什么您反而不用佛经讲解我们的疑问呢?”牟子回答:“我想你们对佛典内容一定比儒家经典陌生,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我是引用儒家经典解释佛理,你们一定很容易了解。相反的,我如果引用佛典来对你们解释问题,不就象对眼盲的人说明各种漂亮颜色,对聋子演奏悦耳的音乐,一点成效也没有吗?我之所以会这么做,无非是想让你们更容易了解佛理啊!”

牟融接着又说了一个故事,他说:“春秋鲁国时,公明仪有一次弹琴给一头牛欣赏,琴声不管多悦耳动听,牛却始终没有任何反应,自顾着吃草。后来他改弹一种类似蚊虻鼓翅声,夹杂着落单小牛悲鸣声的乐曲,牛马上停止吃草,一面摇着尾巴,一面竖起耳朵,惶恐不安地聆听。这和我三番两次引用儒家经典来讲解佛理,是同样的道理啊!”

后来人把这个故事浓缩成“对牛弹琴”,用来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高深的道理,或者是对某人谈他没兴趣或不懂的事。

【讨论】
(1)为什么儒家学者都喜欢来向牟融请教问题?
(2)牟融回答儒家学者的问题时,都是引用哪一方面的经书来论述?
(3)牟融引用“对牛弹琴”的故事,你认为有贬低牛或者是骂那些儒家学者的意思吗?
(4)“对牛弹琴”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回想一下,你平日的待人处事中,有没有做到针对不同的人说明问题时,会采取不同的做法呢?和同学分享看看。

【造句练习】

例:跟不懂音乐的人大谈“如何用正统音乐洗净人心”,会不会显得有点对牛弹琴!
例:要学会针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面向回答问题,才不会最后落得对牛弹琴的结果。

【相似成语】
对牛鼓簧 对驴弹琴

* * *
【课后时间】

成语填空大考验
(1)对( )弹琴 (2)( )入虎口
(3)画( )添足 (4)望子成( )

【参考解答】
(1)对(牛)弹琴 (2)(羊)入虎口
(3)画(蛇)添足 (4)望子成(龙)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国时代末期,蜀汉被灭亡后,只剩东吴偏安于江东。因此西晋武帝任杜预为“镇南大将军”,派遣他领军攻打东吴。杜预率军进击战况顺利,短期内即攻下吴国多座城池,吴军都督孙歆等多人被俘虏。
  • 王章,字仲卿,是西汉泰山巨平人。他在朝廷做官时,以直谏敢言闻名。王章出身贫困,当他年轻还是个穷学生时,只和妻子两人住在长安。一天,王章生了重病,家里却没有被子可让他覆盖取暖,只能躺在用麻草编成供牛御寒用的衣物里。
  • 对于如何治理百姓,孔子说:“使用政令去引导人民,用刑罚来约束人民,人民只会求得免于犯罪受罚,却不会有知耻之心。使用道德来教化引导人民,用礼制来约束人民,人民不但会有知耻之心,也会改正错误返回正道。”
  • 盖廊庙建筑所用的木材,不是一棵树上的枝干能完全提供的;用狐狸腋下白毛皮所制成的暖和轻柔的裘,也不是一只狐狸腋下的白毛皮所能完全供应的;一个国家的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也不是靠国君一个人的能力就能承担,必须凭借众多朝臣同心合力才能做到。
  • 春秋时,宋国大司马华费遂有华多僚、华䝙(音“出”)、和华豋三个儿子。长子华多僚是宋元公身边的亲近侍臣、华䝙为少司马、华豋则流亡在吴国。
  • 唐玄宗很器重苏颋,准备倚重他作为宰相,对他的礼节待遇和咨商问题,和其它大臣都特别不同。在下令任命他为宰相的前一天,玄宗秘密行动,不想让左右大臣知道,等到天黑后,玄宗才命人写诏书。玄宗询问侍臣说:“宫廷外是谁值夜?”就派人拿着蜡烛去叫来,人到了一看是中书舍人萧嵩。
  • 无妄,是《易经》卦名,卦象是下震上干。《易经》六三的爻辞是:意料之外的灾祸。有人将牛系住,过路的人把牛顺手牵走了,同乡的人因为丢牛而无故招来怀疑和搜捕的灾祸。
  • 春秋时代,齐国爆发大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了食物,供应饥饿的路人来吃。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着脸,拖着疲累的脚步,跌跌撞撞地走来。
  • 西晋时,有个文人名叫左思。他的长相并不讨好、口才也笨拙。当时,他决心要做一篇述叙三国时代都城的文章,消息一传开,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陆机,便十分不以为然,把它拿来当作笑谈。
  • 战国时代,齐、楚、韩、赵、燕、魏等诸侯国,以合纵政策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赵国派遣使臣魏加去见楚相春申君说:“您安排了带领兵队的大将吗?”春申君说:“是的,我想派遣临武君为将领。”魏加说:“我年少时喜欢射箭,我想用射箭做个比喻,可以吗?”春申君说:“可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