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心孩子在校表现?请先牢记这七个要点

font print 人气: 22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7年05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安柏编译报导)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受到近年来少子化的影响,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与教育更是格外重视。担心孩子在校成绩表现、担心孩子在校与其他孩童的互动情况、担心孩子在校的言行举止……每天总有操不完的心。

据科学家长观网,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需要“家、校、生”三位一体,合成一股力,朝着一个方向和一个目标努力。要想了解孩子的情况,就得多和老师沟通。但是除了和老师沟通,家长也必须先有一定的概念,才能与老师合作无间的引领孩子健康的成长。

美国网站popsugar中的一篇亲子教育文章访问了教师,希望藉由孩子在校内行为模式,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在校可能面临的挑战;甚至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核心以及应对的方式,这些正是为人父母不太明了却应该知道的事。

一、不论好与坏,孩子是自己行为的缩影

每个小孩的一言一行总是其来有自。他们不仅将父母的习性与表达方式带进教室,连同价值观、工作态度与干劲多寡都一并模仿。

父母遭遇到的难题会不知不觉地渗透进孩子的生活中;一场孩子无意中听到的吵架或一个混乱的早晨,也许你已经忘记,但仍可以在孩子身上找到痕迹。

二、在家100分,在校满江红

父母最常感到挫折的一点,就是明明他们亲眼看着孩子在家写对了题目,到校的考试却常答错。为什么在家可以,在校却不能?全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功课的插手造成的。

父母在家的插手、甚至是过度的帮忙,导致他们在校无法独立完成相同的事,反而间接地伤害他们,扼杀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三、每个孩子在教室中,都有他扮演的角色

大人世界所会面临的事情,在小孩的世界也同样在上演着。孩子在与班上同学的互动中,他的角色就不知不觉地定了下来,并且师生皆认同这些标签。

谁是班上的好好先生、谁是调皮蛋、谁是好学生?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老师通常把令人放心的孩子安排坐在教室后方,害羞的孩子与乐于助人的孩子坐一起,等等…。学生们在他们自己的角色中,得到相同的学习机会。

四、心灵受伤不一定是坏事

学校不仅是求学读书的地方,在这里孩子们也在学习着与读书同等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人际交往。他们在这里学习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

小孩也会有坏心眼,那通常是因为他们还不够懂事的缘故。如果您的孩子因此而遭受了心灵上的伤害,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这正是他学习如何适当地应对,以及如何从生气中回复情绪的大好时机。

五、适时放手,他们会更茁壮

您的孩子可能在您身边时,总是表现得很害羞、很黏人,但这不代表他们在学校内亦如此。父母绝对不要将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与在学校中的表现划上等号。有些孩子在父母不在场时,完全转变成另外一个人。

六、他们比你想像的还乐在上学

即使上学要面临许多恼人的功课与考试,学校对孩子而言,仍是个发光发热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学习与人沟通之道、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公民,以及如何在这个团体中扮演好自已的角色。

虽然他们回到家依然会抱怨功课太多、抱怨哪个同学太糟,但学校始终是他们欢笑与游乐的场所。

七、你想念孩子,他却没那么想念你

有些孩子在父母离开后,可能会出现暂时的分离焦虑,但很快地他们会擦干眼泪,忘却分离的不快。即使是在分离时表现得歇斯底里的孩子也一样,因为父母并不是他们一天生活中的重心。

此时父母也许还陷在担心中,也许还花了一整个早上在想着孩子过得好不好,然而大部分孩子早已迅速地恢复情绪,直到你们再度见面时,他才会想起他对你的思念。

另外,学者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积极为孩子创造群体环境,给孩子与同龄孩子互动的机会,培养孩子的集体认同感。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应有条件的答应,该拒绝的应以适当方式加以拒绝并告知理由,以免孩子养成任性、倔强的习性。

总而言之,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与老师密切的合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而关心孩子并不是一味的掌控或周密的保护,而是给孩子成长与学习的空间,甚至给予面对危机与挫败的学习空间,这样孩子才能在群体中找寻自己的定位,并调整自己的方向。

责任编辑:唐依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11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一日电)获得高等教育五年五百亿专案补助的十二所大学今天座谈台湾高等教育的危机与转机,校长承认都在哭穷,有人指这笔钱可为大学教育追求顶尖带来突破,有人指只是无以为继的急迫需求,但一致希望立法委员赶快让这笔预算通过,甚至说这笔预算若不能通过,真不知道要怎么活下去!

  • 爱孩子,但不是事事都替孩子去做,以至于孩子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不愿意面对困难和挫折,而丧失了独立生存的能力。父母要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提供充足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给孩子,孩子们才能勇于大胆地去尝试。
  • (shown)“天才只不过是以非习惯性的方式去理解事物的能力罢了。”
  • 近日,福建漳浦县前亭镇过港小学五年级的两名小学女生小美和小华(均为化名),疑因小华丢失了自家卷帘门钥匙,怕被责骂而相约跳塘自杀。据报导,小美在遗书中称其盼望“穿越时空,回到清朝去跟皇帝拍电影”。
  • (大纪元记者刘成德国报导)由于德国学生在历次国际中学生比萨(Pisa)学习成效评定中成绩一直不佳,导致德国人对公立中小学的教育越来越丧失信心,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进私立学校,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本文就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德国私立中小学的情况。
  • 卢卡斯(Lucas Foerster-Yalamas)可能是当今美国最强的6岁西洋棋手,他学棋仅一年多,就夺得2013年佛州举办的西洋棋公开赛K12的一年级组冠军。卢卡斯的指导教练认为,他具独特联想力,也有下棋的天分与热情,未来大有可为。
  • (编者按)各个民族世代流传的格言、谚语和故事都在传递着一个重要信息:对孩子人格(性格)的培养远胜过孩子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永不放弃”(Never give up)是编者5岁的孩子从小学幼儿班(Kindy)里学会的早教人格之一,编者发现,“永不放弃”的品格已成为他在学习新事物、锻练新技能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在对孩子人格培养的过程中,家长们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一篇被选入珀斯北部一间公立小学校刊上的文章,揭示出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其人格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 (大纪元记者伊铃报导)艺术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许多家长都会为孩子选择不同的艺术课程。家长送孩子学艺术课程的心态和目的都不同,对孩子的期望值也不相同,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孩子的反应也不同。
  • 我们一直在推广学前教育课程。诚如近日《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学前班远远供过于求,还提到“幼儿教育提倡者说,如果家长知道学前教育的好处,可能会有更多的家庭报名参加。”然而这些所谓的好处往往难以实现。从各种学术研究得知,上学前班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难,在行为和学业上落后于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同侪,而且在学涯后期被留级的可能性增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