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达‧芬奇《抱银貂的女子》细节中别有洞天

文/Lorraine Ferrier 于敬 译
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约1490年创作的《抱银貂的女子》(又名《塞西莉亚‧加勒拉尼肖像》)局部。油彩及水胶混合涂料(以植物胶或动物胶而非蛋液作为粘结剂),面板油画,53.4x39.4 cm。(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042
【字号】    
   标签: tags: ,

如果不清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语言或当时社会的风俗礼仪,看到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作品《抱银貂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又名《塞西莉亚‧加勒拉尼肖像( Portrait of Cecilia Gallerani)》)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画中是一位女子抱着一只银貂(白鼬)。

当时达‧芬奇为加勒拉尼所绘的这幅肖像画,其含意不言自明。达‧芬奇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没有使用语法,而是仔细地藉由一系列的象征图示(motifs)来呈现画作主角的地位、个性和美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画者,无论他们说哪种语言,都能看懂这种艺术上的视觉语言。

这些图示蕴含的意义早在几世纪前就已确定下来了。中世纪的基督徒相信,上帝的每一项造物都有一个神圣的目的,所以把鸟类、动物都做了分类,甚至包括那些宗教经典里提到的奇幻生物,这就形成了后来为人所知的《动物寓言集》(bestiaries)。寓言集详列每种生物的栖息地、地点及外型特征,并结合了基督教的道德教化和寓言。

位于纽约的摩根图书馆暨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收藏了12世纪晚期一本引人入胜的《工作坊动物寓言集》(Workshop Bestiary)。这本书的第一幅彩绘就是耶稣基督。同一页下方画了两只狮子舔舐着夭折的幼狮让它起死回生,象征耶稣基督死而复活。

《工作坊动物寓言集》成书年份约为公元1185年,作者不详,地点可能在英格兰的林肯或约克;22×16 cm。由皮尔庞特‧摩根(J. Pierpont Morgan)购入,现藏于纽约摩根图书馆暨博物馆。(公共领域)

受到中世纪动物寓言传统的启发,16、17世纪在欧陆各地开始流行寓意画册(emblem books,又称徽章书,寓言插图集合而成的书)。这些寓意画册涵盖宗教和世俗方面的内容,创作这些画册的艺术家有时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学汲取灵感,如《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和普鲁塔克(Plutarch,译注)所著的《希腊罗马英豪列传》(Lives of the Noble Greeks and Romans)。每幅寓意画包含了象征的图像、简短的格言和解释两者之间关联的文本。

达‧芬奇的银貂有何玄机?

达‧芬奇晚年也创作了一本动物寓言集,其中一幅的银貂(白鼬)和其它动物寓言集十分相似。他在其中提到银貂每天只吃一餐,而且它宁可向猎人投降,也不愿躲进泥泞的洞穴。

银貂冬天一身雪白的皮毛象征道德纯洁无瑕、举止合宜,因此社会上的富裕阶层很看重只有尾巴尾端是黑色、其余全身都是纯净雪白皮毛的银貂。欧洲各国的国王和王后甚至身着银貂制成的加冕斗篷,无声地昭告世人他们将以高尚的品德与举止合宜来治理天下。

《银貂象征纯洁》(The Ermine as a Symbol of Purity),达‧芬奇约1494年创作。棕色墨水笔、黑色粉笔、纸;直径约9公分。现藏于英国剑桥费兹威廉博物馆(The Fitzwilliam Museum)。(公共领域)

达‧芬奇的墨水笔画(pen and ink drawing)《银貂象征纯洁》把银貂的动作画得栩栩如生。画中猎人准备动手杀这只银貂,而银貂不退缩、也不逃跑,宁愿受死也不愿在逃跑中玷污自己纯净的白色皮毛。

为何女子怀抱一只啮齿动物?

达‧芬奇在《抱银貂的女子》中描绘16岁的加勒拉尼身穿华丽的天鹅绒和锦缎制成的服饰,她的头和身体转向相反的方向,这在当时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姿势。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描绘未出嫁的少女通常不束发,订婚或已婚的女性则头发中分或束在后面。而达‧芬奇描绘加勒拉尼的头发既没有盘起来,也没有放下来,而是梳成了一个长发辫(coazzone),这是意大利北部流行的一种西班牙式发辫。她的头发束在后面,同时又包在脸的四周,额头上绑着一条头带,头带把镶金边的面纱固定住。

莱昂纳多‧达‧芬奇约1490年创作的《抱银貂的女子》(又名《塞西莉亚‧加勒拉尼肖像》)。油彩及水胶混合涂料(以植物胶或动物胶而非蛋液作为粘结剂),面板油画,53.4×39.4 cm。现藏于波兰克拉科夫国家博物馆。(公共领域)

他描绘银貂的头的姿态很类似加勒拉尼的姿势,暗示这位年轻女子与银貂象征纯洁端庄的美德一致。

然而,加勒拉尼怀抱的银貂也隐含了其它意涵。部分学者相信银貂代表加勒拉尼的姓氏Gallerani,银貂的希腊文是Gale;有些则认为银貂指出加勒拉尼与达‧芬奇最重要的赞助者:意大利米兰公爵暨摄政王卢多维科‧斯福尔札(Ludovico Sforza)之间的关系。他是委托达‧芬奇绘制这幅画的人,也隶属于银貂骑士会(the chivalric Order of the Ermine)。该骑士会的座右铭是“MALO MORI QVAM FOEDARI”,也就是拉丁文的“宁死不辱”。

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也像达‧芬奇这幅《抱银貂的女子》一样有完整的故事——富含悠久的传统及象征图示。

译注:普鲁塔克(Plutarch)是希腊中期柏拉图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和散文家。

原文:Lost in Plain Sight, the Often Unseen Language of Fine Art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洛琳‧费里尔(Lorraine Ferrier)为《大纪元时报》撰写美术和手工艺相关文章。关注北美和欧洲的艺术家和工艺师,如何在他们的作品中传达出美和传统价值观。希望能为稀有而鲜为人知的艺术和手工艺品发声,进而保存传统艺术遗产。现居英国伦敦郊区,从事写作。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扬‧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秘隐居型艺术家(1682─1749年),也是公认18世纪最杰出的荷兰静物花卉画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丰富、具奢华感、色彩饱满、纹理细致,以及高度细致的写实而倍受尊崇。这些成就的关键在于扬‧范‧海瑟姆谨慎且不怕麻烦地在画布上一层又一层地涂上薄釉彩的技巧。尽管许多人试图模仿,但同时代的画家都没有办法做到。
  • 小汉斯‧霍尔班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市(Augsburg),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的画家与版画家。他被公认为十六世纪时期最伟大的人物肖像画家之一,除了肖像画之外,他的作品还包含宗教画、警世内容的版画等等。特别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画用于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画,在传播新教思潮的时代里,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宝藏之一是位于帕多瓦(Padua)的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么让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神妙不凡,且意义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画室的墙壁上写有这样的座右铭,作为灵感之源的提醒:“米开朗基罗的造型与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创造动物》这幅画是向两位大师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动态地描绘了神体,并满怀愉悦地赞美自然界。此画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学院美术馆(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国作家史丹利‧霍洛维茨(Stanley Horowitz)写道:“冬天就像蚀刻版画,春天是水彩画,夏天像油画,而秋天是综合四季的马赛克(镶嵌画)。”几世纪以来,诗人与作家用笔歌颂四季,而画家用色彩使之流传千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