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探寻:传统艺术的心灵甘泉

经典名画解读:西蒙‧武埃的“缪斯图”

《缪斯女神乌拉尼亚和卡利俄佩》 呼唤赞美上天之辩才
文/埃里克‧贝斯(Eric Bess) 嘉莲 译
西蒙‧武埃(Simon Vouet),《缪斯女神乌拉尼亚和卡利俄佩》(The Muses Urania and Calliope),约1634年作,木板油画,79.8×125 cm,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570
【字号】    

古希腊的“缪斯女神”到底是谁?宙斯——挥舞雷电的众神之王和记忆女神谟涅摩叙涅(Mnemosyne)生有九女,合称“缪斯九女神”。缪斯是公认带来灵感的女神,她们启发了人间的音乐、诗歌、舞蹈与知识。

有趣的是,通常和闪电有关联的宙斯,与记忆之母谟涅摩叙涅的结合才创生了作为灵感来源的九位缪斯。我们有时会把灵感迸发的时刻说成是“灵光一闪”。我们可能还会想,“我怎么没早点想到呢?”仿佛那就是我们本来就知道的东西。

缪斯九女神中的第一位是卡利俄佩(Calliope,希腊语意为beautiful voiced,即“声音悦耳的”),她是专司辩才和史诗的缪斯。最后一位缪斯女神是乌拉尼亚(Urania,希腊语意为heavenly one,即“天上的那一个”),如名字所示,她是掌管天文学和占星术的缪斯。

西蒙‧武埃的《缪斯女神乌拉尼亚和卡利俄佩》

16至17世纪法国画家西蒙‧武埃(Simon Vouet,译注1)为这两位缪斯女神画了一幅可爱的绘画,题为“缪斯女神乌拉尼亚和卡利俄佩”(The Muses Urania and Calliope)。

作品最左边是乌拉尼亚,她穿着白色和蓝色的衣裙,头戴星辰之冠,坐在天球上。她身体对着卡利俄佩,手搭在她肩上,理想化的脸庞却回望着观众。

身着黄色和粉色衣裙的卡利俄佩则专注地看着乌拉尼亚。她将一本书放在双腿间,书上可以看到不完整的单词“odiss”,或许在暗指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

两位缪斯坐在古老的建筑前,凹槽柱从其头顶之上延伸至画外。她们右边是系着黄色、粉色和蓝色腰带的三位小天使。小天使们手持月桂花环,飞向画作右侧的开阔景观。

呼唤文学作品赞美神

我们可以从这幅画中领会到什么意涵?让我们先来看看卡利俄佩和乌拉尼亚。柏拉图在著作《费德鲁斯篇》(Phaedrus)中,将卡利俄佩和乌拉尼亚描述为这样的缪斯女神:“主要关注天国与哲思,半人半神,她们有着最甜美的言词。”

据其名字的含义,当描绘她俩在一起时,她们成为启迪音乐、诗歌、舞蹈创作和对天国认知的“美音天子”(beautiful-voiced heavenly one)。

乌拉尼亚坐在天球上,可能代表上天的支持。她转头注视我们,神情透露出她在默默等待着我们。她在等我们做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看一看卡利俄佩。她正全神贯注看着乌拉尼亚,后者则把手放在卡利俄佩的肩膀上,仿佛在安抚她。然而,两个人物形象的手可能有更多可读可想的地方。

乌拉尼亚触碰卡利俄佩,是否在分享天国世界,而卡利俄佩转向她则表示接受?或许乌拉尼亚就像是天上事物的管道,“天启”从她所坐的天球转移到她所触碰的卡利俄佩。

卡利俄佩延续着这种“天启”。她的双手触碰着什么,在与谁分享天国世界呢?她手摸荷马的《奥德赛》,这表明史诗——文学是分享天理的一种方式。这样说来,乌拉尼亚将天国世界分享给卡利俄佩,而卡利俄佩再通过诗歌来分享。

那么三位小天使呢?他们会有什么寓意呢?虽然小天使们在卡利俄佩身后,但从构图上看,他们是从她手拿诗作的位置飞出来的。他们会不会是象征着创造史诗、美的文字与美妙言词的灵感呢?

小天使们手持月桂花环飞离两位缪斯。月桂花环是胜利的象征,是他们触碰的东西。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猜想,两位女神通过她们触摸的事物来分享天国世界,小天使是否也通过月桂花环来分享天堂?要我说,是这样。

他们把花环带去哪里?他们正将其带向我们的世界,来为胜者加冕。他们会为谁加冕胜利?——我们当中配得上接受点化来赞美天理的任何一人。小天使们加冕之人,即缪斯女神点化之人。

回到前面的问题,在我看来这就是乌拉尼亚望向我们的原因。她呼唤我们要配得上缪斯女神的点化。而那些有德之士受到点化做什么?他们要以无碍辩才和美的方式,为上天的真理代言。她的眼神仿佛在问:“你们中谁将受到我们的点化?”

你是否见过你认为很美的艺术品,却不了解它的意涵?在大纪元专栏“向内探寻:传统艺术的心灵甘泉”中,我们尝试以能给今人带来道德启迪的方式,去诠释古典视觉艺术。我们试图解读每件艺术品,来发现经典名作如何从内心启悟我们的善良本性。

【译注1】西蒙‧武埃(Simon Vouet,1590—1649,又译乌伟),法国学院派画家,画作博采众长,包括卡拉瓦乔的光线运用、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等。他将意大利巴洛克绘画带入法国,在大型装饰工程中引入神话跟寓言形象,因此在长达二十年间在巴黎画坛独领风骚。武埃的学徒中有人称“法国拉斐尔”的厄斯塔什‧勒‧苏尔(Eustache Le Sueur)与路易十四的首席画师夏尔‧勒布伦(Charles Le Brun)。

作者简介:
埃里克贝斯(Eric Bess)是一位美国写实艺术家,目前是视觉艺术博士研究所(Institute for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IDSVA)的在读博士生。

原文:A Call to Praise the Eloquence of Heaven: Simon Vouet’s ‘The Muses Urania and Calliop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点阅【向内探寻:传统艺术的心灵甘泉】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传说中的八仙中汉钟离度化吕洞宾修道成仙的故事。 《钟离度吕》局部。(正见网)
    黄粱一梦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其实它有多个版本,讲述的却是不同的神仙度人的故事,钟离度吕就是其中之一。
  • 《被俘的安德洛玛刻》(Captive Andromache,约1888年)由英国学院派画家弗雷德里克‧莱顿(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年)构思并创作,动人地展现了母亲与孩子、丈夫与妻子之间的情感。在莱顿敏感的笔触下,这些充满爱的亲缘关系,为安德洛玛刻在特洛伊战争后经历的国破家亡,提供了修复的解药。这幅画也提醒我们,往往透过失去,我们才学会珍惜拥有。
  • 中东地毯与欧洲绘画有着相互交织的历史。在文艺复兴时期,在宗教绘画和肖像画中常出现进口地毯,尤其是来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地毯。这些充满异国情调、昂贵的纺织品可以用来展现财富、现世性和地位。它们还为画面的构图增添了色彩和图案。
  • 盖德克解释,户外写生有一个挑战,就是看到的风景有太多的细节令人不知从何下手。摩尔教他如何将场景分解为简单的图形来找到绘画的焦点,然后学习场景构图的明暗变化(value,即明度)。刚开始的时候,盖德克限制盖德克只能用黑色、白色和灰色来调色,用明暗来描绘形体。
  • 德拉克洛瓦热衷于描绘异国带有充沛情感的场景,以此凸显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张力。这些元素充分体现在他对大型猫科动物(特别是狮子和老虎)的描绘上。在他整个职涯中,他都在观察这些猫科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然后运用各种媒材捕捉猫科动物威风凛凛的一面。由此创作出知名的艺术作品也都成为他的杰作。
  • 几世纪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厘清关于荷马的真相:是否真有这样一个人?如果有,这些著名的故事是否源于他的创作?他的神话故事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这些诗作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还是不同作者原始素材的累积,仍是有待商榷的问题,但大家都达成共识:这些诗最初是在希腊文字广泛发展之前,于公元前7、8世纪之交的某个时候创作出来并口耳相传的。
  • 至今马铃薯与黑面包仍是东欧人的主食。事实上到了18世纪末,马铃薯已成为“富人和穷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备菜肴”。马铃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于许多不同菜肴的特质而越来越受欢迎,到今天仍是德国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 1582年,卡拉奇(Carracci)家族的三位成员——阿戈斯蒂诺(Agostino)和安尼巴莱(Annibale)兄弟及其堂兄卢多维科(Ludovico)共同创立了第一所强调写生的重要艺术学院:启程者学院(Accademia degli Incamminati)旨在藉由重新研究大自然来复兴古典传统,以矫正样式主义(Mannerism,又译:风格主义、矫饰主义)对艺术界的不良影响。他们重新提倡写生,并从自然形态中寻找灵感,而非单纯模仿前辈大师的作品。
  • 克拉克森‧弗雷德里克‧斯坦菲尔德(1793─1867年)是浪漫主义时期多产的艺术家。他的职业生涯在某种程度上与美国光亮派画家(luminist painter)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相似。然而,斯坦菲尔德在建筑、波涛汹涌的海洋与航海相关细节的表现上独树一帜。
  • 《牧人来拜》为卡拉瓦乔的大型作品画上了完美的句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观众洞见这一场景,这是其他画家从未做到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