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审查下 香港公共图书馆新增书量不达标

人气 677

【大纪元2023年04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综合报导)《港区国安法》阴霾下,香港公共图书馆除了下架多本书籍和馆藏,其馆藏新增量亦不达标,遭审计署诟病。管理公共图书馆的康文署指同“出版界近年愈见萎缩”与“维护国家安全”有关。

数据显示,在香港实施国安法的2020至21年度起,公共图书馆中文成人馆藏资料的新增数量,与馆藏发展计划中所订的数量差距扩大。就不达标情况,有在台从事出版界的港人认为,此事对市民影响不大,但可能会令公共图书馆“死快点”。另外有学者表示,这种现象明确反映香港社会的思想也在萎缩。

审计署4月26日发表最新的《审计署署长第八十号报告书》中,提到香港公共图书馆馆藏增量连续几年不达标,其中以中文成人馆藏情况最严重,2021至22年度的新增图书馆资料的累计数量,只达馆藏发展计划所订的新增图书馆资料所需数量的72%(见表)。

近年香港公共图书馆外借馆藏中,新增图书馆资料的落实率:

馆藏/年度 201718 201819 201920 202021 202122
成人馆藏

(中文)

108% 99% 92% 81% 72%
成人馆藏

(英文)

107% 84% 98% 119% 100%
儿童/青少年馆藏

(中文)

106% 91% 90% 84% 95%
儿童/青少年馆藏

(英文)

117% 88% 87% 99% 111%
整体 109% 93% 91% 88% 89%

注:落实率为“年内新增图书馆资料的累计数量”占“馆藏发展计划所订的新增图书馆资料所需数量”的百分比。(资料来源:《审计署署长第八十号报告书》)

香港康文署归咎出版界萎缩

审计报告引述康文署在3月告知审计署,称采购图书馆资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实际采购数量取决于多项因素,例如市场供应、书籍价格和读者建议。康文署解释,以市场供应而言,受之前疫情的负面影响,出版界近年愈见萎缩,例如因书展停办或规模缩小,令新书发布量减少,其中“中文书籍所受影响尤为显著”,包括中港台出版的书籍。

康文署另一解释,直指“为维护国家安全,拣选图书馆资料需要更多时间,而可供采购的合适书目亦减少”。就国安方面,康文署亦回应审计署建议,加强检视图书馆资料的工作,以维护国家安全,表示“同意采取行动以维护国家安全实为重中之重”,又指会检视图书馆书籍以维护国家安全,属持续进行的工作,并已完成检视“显然不利于国家安全的图书馆书籍”,并已将之从馆藏中移除。当公共图书馆收到公众投诉,指有书籍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时,会先暂停有关书籍的服务,并检视其内容。如发现书籍不利于国家安全,即会注销并永久从图书馆馆藏中移除。

在台香港出版界人士:利润萎缩 出书不减

在台港人成立的“一八四一出版社”总编辑孔德维4月28日接受大纪元访问时,反驳康文署声称疫情令出版界近年愈见萎缩、新书发布量减少的说法。

他说以台湾的出版业界而言,近年“钱是赚少了”,但原因不是书少了,反而“愈印愈多”,例如过往一间中小型出版社只是需要每年出版8本书,以正常水平每本卖2,000本便足够回本,然而目前要出12至15本才能回本。“萎缩”的原因,是源于网上买书风气愈趋盛行,例如有台湾卖书网站推出六二折到六五折的超级大减价,故萎缩“并不是因为少了书(出版)”。

至于香港方面,孔德维认为出版业界过去数年都很蓬勃,称按他的了解,独立小型的出版社愈来愈多,例如有人出版《图解香港烧卖》、香港航空发展等“以往不会有的书”。

历史学者杨颖宇表示,疫情只是当局一个方便的借口,大众都知道出版界的萎缩,主要是由于政治打压,而国安法下的香港,“出版自由已进入寒冬”。他举例,“山道图书”等有理念的独立出版社受到打压,被拒参加香港书展,连自行办“香港人书展”亦遭打压而不能成事。

国安红线不清 各方就维护国安交KPI

孔德维认为目前在国安法下,康文署的员工可能有“少做少错,无做无错”的心态。目前香港并无公开的“禁书名单”或法例禁止的“禁书”,但康文署的员工或认为“买少两本比较好”,“买多些儿童书、爱情小说,或买多两本金庸(武侠小说)算了,无须为两万多元薪资冒生命危险”。

他认为,事件反映香港社会目前不同的政府部门、民间团体等,都尽量就“如何维护国家安全”交出KPI(关键绩效指标),是在香港的人无法抵抗的“主旋律”——目前香港社会无清晰的“红线”,大家都要尝试表达自己的立场,“保障自身安全”。

资讯单一 中港同化 传统普世价值式微

杨颖宇认为,出版是思想的表达和传播,出版业萎缩、公共图书馆采购不达标,“明确反映香港社会的思想也在萎缩,香港人不能自由思想,思想也不能忠实记录下来”,令政府可以购买或愿意购买的书籍大幅减少。

杨又分析,对于依靠图书馆作为资讯来源的人来说,所接收的资讯便会转趋单一,中港因而同化,传统普世价值式微,香港的独特性消失,会“变成一个普通的中国城市”。他指出,近日不少人在网上哀悼今年最后一届的文凭试通识科,“很大程度上也是哀悼香港人的思想独立、出版自由,在大步迈向只能唱好现政权的公社科前,怀缅曾经拥有过的光辉岁月”。

不过孔德维则认为,公共图书馆馆藏增量不达标,对市民影响不大,除非香港实施网禁,纳入大陆的防火墙中,否则当局不能控制资讯。

他进一步解释,香港的社区图书馆在街坊之间有“普及文哲”的角色,同样在英国亦有社区图书馆(community library),但后者不时举办读书讲座、周末的亲子活动等,以推广阅读风气;不过香港的公共图书馆同类活动较少,社会功能相对“弱化”。孔德维认为即使没有国安法,亦需要花很多努力维持香港的公共图书馆对社区的贡献,加上目前康文署员工或需要摸索购书标准,就会带来问题。

总体而言,孔德维对香港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感到悲观。他指出,公共图书馆对教育、社区文化、文化传承很重要,但目前的情况是“你(政府)是令它死快点而已”。

杨颖宇:没有人会想做下一个林荣基或富察

杨颖宇也对香港出版业和公共图书馆的前景感到悲观,“毕竟,没有人会想做下一个铜锣湾书店林荣基或八旗出版社富察”。他又指出“开心香港”活动于4月29日,重映黄百鸣两套电影《家有囍事》和《花田囍事》,“虽然主题呼应‘开心’,但也象征着电影业开始‘炒冷饭’”,认为出版业和公共图书馆也一样,“不容许思想冲击,就没有新书,便只能原地踏步”。

台湾八旗文化总编辑富察(李延贺)3月赴大陆探亲后失踪,疑遭中共国保拘捕,被形容是2015年铜锣湾书店事件翻版,当时林荣基等书店的股东及员工被中共掳走。

望市民支持独立小型书店、出版商

谈到香港的出版环境,孔德维表示近月前港督彭定康的回忆录《香港日记》(The Hong Kong Diaries)中文版在台湾出版,一八四一出版社亦将出版其2017年的回忆录《First Confession》(首次自白)中文版。他反问说:“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最后港督的回忆录,又怎会轮到台湾的出版社去出?”相信香港的出版同业会有经济以外的考虑因素,于是只能在台湾出版。

他补充说,出版界要向原出版商出价以争取不同语文版本出版,原本的出版商会考虑一篮子因素,但一般情况下“不会是台湾出的价会争取到,香港与台湾的物价差一截”。

孔德维认为,在当局收紧自由的环境下,香港人在图书、出版方面可以做的事很有限,香港公民社会的力量目前无处发挥。而在如此环境下仍然有人做文化事业,他非常欣赏仍然营运的独立、小型书店,出版的同业,因为卖书不是会发达的事业。

他呼吁,“香港市民要给钱支持”,“如果无社会支持,做这些事情的人就会愈来愈少,真正的死亡才会到来”。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去信中共 质疑国安法削弱港司法独立
港五一游行申请取消 杜振豪指黄迺元情绪崩溃
返港留日生因言论被捕 日政府批破坏一国两制
香港各政府部门被要求增加政治审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