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32):何为则民服?

作者:薛驰
明仇英画、文徵明书《孔子圣迹图》之《楚王使聘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4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十九》)

【注释】

孔子对曰:凡君问,皆称孔子对曰者,尊君也(朱熹)。例如《论语》中孔子答季康子问,就是“子曰”,无“对”字。

【讨论】

《论语》中出现过前后相继的三位鲁国国君:昭公(前561年—前510年)、定公(前556年—前495年)、哀公(?—前468年)。定公曾用孔子(前501年至前497年),鲁国一度有中兴之势;但变故辄生,孔子前496年被迫离鲁、周游列国13年,前484年返鲁,5年后去世。哀公是定公之子,前494—前468年在位,不能用孔子。《论语》中哀公凡五见。

此章,哀公问“何为则民服”,为何这么问?这有个背景,鲁国已很长时期“政在三桓”,鲁君大权旁落,昭公、定公、哀公不甘心,要夺回大权。但都失败了,主要原因之一是都不能任用贤人。

单说哀公。有一则“鸡与鸿鹄”的故事。田饶对鲁哀公说,我将离开大王、像鸿雁高飞了。鲁哀公问什么意思?田饶说,大王难道没有见过雄鸡吗?头戴着红冠,是文德;脚上长鸡距,是武德;敌人出现在面前而敢战斗,是勇德;得到食物而招呼其它鸡来吃,是仁德;守夜不错过时间报时,是诚德。鸡虽然有这五种优点,大王还说煮了它来吃,为什么?因为它离的地方近呀。鸿鹄飞千里停在大王的花园鱼池,吃大王的鱼鳖啄大王的豆类谷子,没有鸡的五种好表现,大王还是看重它,因为它来的地方远呀。请让我像鸿鹄样高飞远去吧!鲁哀公说,让我写下你的话。田饶说,有贤士不任用,还要写下他的话干什么呢?田饶往燕国,被封为宰相,三年后燕国太平,国无盗贼。哀公闻之,慨然太息,为此而独居三个月降低衣物标准。可这于事无补了。(《新序·杂事》)

孔子对哀公是了解的,本章中,回答得简洁明了:举用正直的,放置在邪曲的上面,民众便服了。举用邪曲的,放置在正直的上面,民众便不服了。

哀公其实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通,就没有再问了。现实中,“举直错诸枉”的为政之道谁都明白,但做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

需要指出的是,对本章“错”字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将“错”理解为“废而置之”。这似不妥。孔子尊贤容众,并不主张除恶务尽。事实上,善恶相对,是人世常态,世界上不可能全是君子而没有小人、恶人,对小人、恶人也要给条活路。孔子建议举用正直之人,置之于邪枉人之上,则邪枉之人也能化为直,而不是说废置邪枉之人。另一方面,“哀公与三桓间隙已深,夫子必不为此激论也”。孔子当时是“国老”,但并不实际参与国政,备咨询而已;孔子面对现实,不会故意刺激哀公去激化矛盾。

朱熹注解本章,与汉儒不同,强调的则是君主的修养之道,认为人君要做到真正知贤,就必须“大居敬而贵穷理”,否则会以直为枉,以枉为直。

不过,韩非子以为孔子“举直错诸枉”这段话是“亡国之言” (《韩非子‧难三》)。韩非子说,“鲁君不必知贤,而说以选贤,是使哀公有夫差、燕哙之患也。”举贤为臣子的事情,君主只需通过“术”来驾驭臣下。这就是法家的偏激之论了。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
《论语今注今译》(毛子水注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着,三联书店)
“哀公问孔”的背景及思想史内涵——以《论语》为讨论的中心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以这三句话开篇,当有深意。有人说“一部《论语》是没有形式上系统的”,实则不然。《论语》乃孔门七十子后学之讨论编次所成,为什么这么编,自有其逻辑,隐而不显罢了。孔子是圣人,弟子有七十二贤人,圣贤之说对人来讲有很深、很广的意义。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君子、小人之别不是绝对的。君子与人为善,包括对小人在内,不能嫉恶如仇。19世纪美国总统林肯在第二次就职演说中讲“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所有人都心怀慈悲( With malice toward none,with charity for all.)”,这应该也是我们理解本章的题中之义吧。
  • 天下的道理,散在万事,而统会于吾心。惟其散于万事,故必加致知格物、躬行实践的工夫,而后能实有诸己,这叫作学。惟其会于一心,故必加沉潜反复,研究求索的工夫,而后能穷其精微,这叫作思。这两件缺一不可。
  • 孔子本人是宽容、平和的,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不搞强制,不强求一致。还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篇),也并没把“道不同”的人视为敌人,仅仅“不相为谋”罢了,并没有排斥异己。
  • 在说话方面趾高气扬的人夸夸其谈,在行动方面趾高气扬的人自我炫耀。从脸色上就能知道他有才能的人,是小人啊。所以君子知道了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是说话的要领;会做的就说会做,不会的就说不会,这是做事的准则。
  • 本次中华文明,从黄帝开始,到夏商西周,是为礼乐文明。所谓“六代乐舞”,一般指黄帝《云门》、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商汤《大濩》,以及周武王《大武》。又分为文舞和武舞。前四代,因禅让得天下,故称文舞,表演者手持乐器与雉鸡尾羽;后两代,因靠武力夺天下,故称武舞,表演者手持干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