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32):何為則民服?

作者:薛馳
明仇英畫、文徵明書《孔子聖蹟圖》之《楚王使聘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4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為政‧十九》)

【注釋】

孔子對曰:凡君問,皆稱孔子對曰者,尊君也(朱熹)。例如《論語》中孔子答季康子問,就是「子曰」,無「對」字。

【討論】

《論語》中出現過前後相繼的三位魯國國君:昭公(前561年—前510年)、定公(前556年—前495年)、哀公(?—前468年)。定公曾用孔子(前501年至前497年),魯國一度有中興之勢;但變故輒生,孔子前496年被迫離魯、周遊列國13年,前484年返魯,5年後去世。哀公是定公之子,前494—前468年在位,不能用孔子。《論語》中哀公凡五見。

此章,哀公問「何為則民服」,為何這麼問?這有個背景,魯國已很長時期「政在三桓」,魯君大權旁落,昭公、定公、哀公不甘心,要奪回大權。但都失敗了,主要原因之一是都不能任用賢人。

單說哀公。有一則「雞與鴻鵠」的故事。田饒對魯哀公說,我將離開大王、像鴻雁高飛了。魯哀公問什麼意思?田饒說,大王難道沒有見過雄雞嗎?頭戴著紅冠,是文德;腳上長雞距,是武德;敵人出現在面前而敢戰鬥,是勇德;得到食物而招呼其它雞來吃,是仁德;守夜不錯過時間報時,是誠德。雞雖然有這五種優點,大王還說煮了它來吃,為什麼?因為它離的地方近呀。鴻鵠飛千里停在大王的花園魚池,吃大王的魚鱉啄大王的豆類穀子,沒有雞的五種好表現,大王還是看重它,因為它來的地方遠呀。請讓我像鴻鵠樣高飛遠去吧!魯哀公說,讓我寫下你的話。田饒說,有賢士不任用,還要寫下他的話幹什麼呢?田饒往燕國,被封為宰相,三年後燕國太平,國無盜賊。哀公聞之,慨然太息,為此而獨居三個月降低衣物標準。可這於事無補了。(《新序·雜事》)

孔子對哀公是了解的,本章中,回答得簡潔明了:舉用正直的,放置在邪曲的上面,民眾便服了。舉用邪曲的,放置在正直的上面,民眾便不服了。

哀公其實是個聰明人,一點就通,就沒有再問了。現實中,「舉直錯諸枉」的為政之道誰都明白,但做到這一點的人卻不多。

需要指出的是,對本章「錯」字有不同的理解。一種觀點,將「錯」理解為「廢而置之」。這似不妥。孔子尊賢容眾,並不主張除惡務盡。事實上,善惡相對,是人世常態,世界上不可能全是君子而沒有小人、惡人,對小人、惡人也要給條活路。孔子建議舉用正直之人,置之於邪枉人之上,則邪枉之人也能化為直,而不是說廢置邪枉之人。另一方面,「哀公與三桓間隙已深,夫子必不為此激論也」。孔子當時是「國老」,但並不實際參與國政,備諮詢而已;孔子面對現實,不會故意刺激哀公去激化矛盾。

朱熹註解本章,與漢儒不同,強調的則是君主的修養之道,認為人君要做到真正知賢,就必須「大居敬而貴窮理」,否則會以直為枉,以枉為直。

不過,韓非子以為孔子「舉直錯諸枉」這段話是「亡國之言」 (《韓非子‧難三》)。韓非子說,「魯君不必知賢,而說以選賢,是使哀公有夫差、燕噲之患也。」舉賢為臣子的事情,君主只需通過「術」來駕馭臣下。這就是法家的偏激之論了。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哀公問孔」的背景及思想史內涵——以《論語》為討論的中心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以這三句話開篇,當有深意。有人說「一部《論語》是沒有形式上系統的」,實則不然。《論語》乃孔門七十子後學之討論編次所成,為什麼這麼編,自有其邏輯,隱而不顯罷了。孔子是聖人,弟子有七十二賢人,聖賢之說對人來講有很深、很廣的意義。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君子、小人之別不是絕對的。君子與人為善,包括對小人在內,不能嫉惡如仇。19世紀美國總統林肯在第二次就職演說中講「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對所有人都心懷慈悲( With malice toward none,with charity for all.)」,這應該也是我們理解本章的題中之義吧。
  • 天下的道理,散在萬事,而統會於吾心。惟其散於萬事,故必加致知格物、躬行實踐的工夫,而後能實有諸己,這叫作學。惟其會於一心,故必加沉潛反覆,研究求索的工夫,而後能窮其精微,這叫作思。這兩件缺一不可。
  • 孔子本人是寬容、平和的,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不搞強制,不強求一致。還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衛靈公篇),也並沒把「道不同」的人視為敵人,僅僅「不相為謀」罷了,並沒有排斥異己。
  • 在說話方面趾高氣揚的人誇誇其談,在行動方面趾高氣揚的人自我炫耀。從臉色上就能知道他有才能的人,是小人啊。所以君子知道了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是說話的要領;會做的就說會做,不會的就說不會,這是做事的準則。
  • 既然日本人喜愛賞月,仰慕月宮,喜愛玉兔,中秋節神性十足,那麼,他們是否也有類似中國的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呢?《竹取物語》(たけとりものがたり),又稱為《輝夜姬物語》,是日本最古老的神話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公主「輝夜姬」從月亮降臨到人間,再返回月宮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