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编班应回归常态分班

林春雄
font print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8日讯】我担任国中老师三十几年,对“能力分班”深恶痛绝。“能力分班”不但毁了“九年国教”,也让“十年教改”破功;不但妨害学生人格的正常发展,也破坏了老师之间的和谐。

以前的常态编班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在一个常态的班级里,常有少数行为偏差的学生,有些是“欠缺行为约束能力”的,有些是“人格特质定型化”的,他们比较无法理性与自制,会把班级弄得骚乱不安,大大影响教与学的情绪,使班级学业素质低落,让学校每个班级都沦为“后段班”。所以,常态编班会失败的症结,在于行为特质异常的学生没有得到妥善的辅导或安置。

以往能力分班,学校把大部分资源和关注都放在人数比例低但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前段班补习式的教学,他们的智育不但没有提升,甚至连做人的基本道理——正义、伦理、友爱都没有学到;而后段班的学生更可怜,因不受重视形成许多反社会的族群。

由于社会的变迁,校园暴力勒索事件时有所闻,有些家长因为怕孩子在国中受迫害,无法安心学习,宁愿花很多钱送孩子到私中去。以前只是“能力分班”,现在已升级到“能力分校”,成绩较优或经济稍好的学生都跑到私中去了,国中缺少领导班风的人物,读书风气提振不起来,国中便越来越难办了。而很多私中都是商业取向的,为了抢好学生,花样百出,教育风气安能不败坏?

有些家长过去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好班好校,读书不受干扰,便极力主张能力分班,他们有没有想到,即便他们的孩子能够读到博士,但因别人的孩子没有受到好的照顾和教育,成为将来社会的不安分子,他们的孩子能在安稳的环境中发展吗?不过,他们有人可能会说:可以移民啊!对这种自私的人,我们实在没有话说。

据说日本也在倡导教育改革,但日本却一直把“修身”做为重要课程,而且从小一至高三都保有此课程,因此,日本国民的礼貌和法治精神闻名于世。而我们的教改不此之图,每天只在课程和升学方式上争论不休,殊不知教改的重点在生活教育,若能把握此重点,“常态编班”的推行才能顺畅。

台中县某一国中,新到任的校长在全校实施常态编班,校园一片和谐,今年升学第一志愿的学生创达七十多人的创纪录佳绩,谁说为了学校的升学率一定要实施能力分班?

中、小学教育,旨在培养健全的国民,应是全人教育,没有激烈的升学竞争,只要通过“基本学力”的门槛,便可升大学。知识菁英的培育,等到大学以后来做就可以了。

教育学及心理学都坚持常态编班与教学正常化是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现在的师资素质都很高很整齐,正是落实“常态编班”,让学生真正快乐学习的好时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如何使学生安心,好好的在学校接受教育。至于合科或分科教学,九年一贯或如何贯,甚至联招或不联招都是枝节的次要问题。

我希望政府把国家资源大量投资在立国根本大计的教育上,尤其是基础教育上,将行为偏差学生的问题先解决后贯彻常态编班。“常态编班”是最合乎人性的编班方式,有助于族群融合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细语人生》主持人宇欣在台湾一所公立学校采访了郁青老师。郁青老师在其班级里采用的品德教育方式效果明显,受到学生、家长、学校其他老师的赞许。
  • 国际狮子会300-D2区扎根品德教育于校园,捐赠《小乾坤》与《悠游字在》两套动画教材挹注高屏两地国小,及推动国中读报教育,并办理图文创作、书法比赛、读报及影片制作等四项艺文竞赛,15日于屏东农业生物科技园区举办成果展暨颁奖典礼。
  • 有的人总是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或是拥有的什么技能知识生怕别人学去。其实如果懂得放下和分享,往往就会发现在教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有所收获......
  • 屏东县竹田国中在高雄中北扶轮社赞助下,开展读报教育。不仅提升偏乡学子阅读能力、开拓国际视野,去年国中会考,竹田国中更是创下佳绩,全校毕业生62%考取屏东中学及屏东女中,录取率全县第一。3月21日,竹田国中举办成果分享及读报教育比赛颁奖。
  • 入学筒
    依据流传几百年的传统,德国小学一年级学生在上学的第一天都要携带一个色彩缤纷的纸制圆锥体到学校,看起来像是个特大号的甜筒。究竟这个圆锥体里面有何玄机?这项传统又是从何而来呢?
  • 小臻满4岁后,到附近的幼儿园就读,可是才去了两个星期,每天早上起床就一直哭闹,不肯去上学......
  • 读报教育对内化学生的气质,有加成的效果,竹田国中赖芳兰老师表示,“我们学校孩子的气质很优质,这次看了学生的读报心得作品,发现孩子心灵层面的成长提升很大,真的让我很感动。”
  • 对于那种总是欺负他人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该如何教育呢?我相信这是所有的老师最头痛、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 即便过了二十几年,桐林国小的孩子们,依然清楚知道这场地震是如何重创了故乡。姜韵梅说:“我希望孩子们都记得,那场大地震是毁灭、但也是重生。”走进重新整修的图书室“童话森林”,当年黄建兴特意将图书馆规划为独立空间,就是希望能提升使用率。如今崭新的图书室,顺应原始设计,在挑高的墙面上装置了一棵桐花树,这棵树没有顶,仿佛象征着书中的知识应该延伸至外头的自然世界。墙上的钟,时间停留在凌晨一点四十七分,那是九二一大地震发生的时间。
  • 龙华国小虽然位于都市里,却保有珍贵的生态环境。中庭刻意以土丘造型模拟自然环境,搭配小桥流水生态池,不但是孩子们下课时间嬉戏的场合,也吸引了鸟、松鼠等小动物穿梭其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