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欣赏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气: 3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5月24日讯】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作者简介】

张九龄(公元678-740) 字子寿,一名博物。其诗有温柔敦厚之风。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

【字句浅释】

湖口:即鄱阳湖口。解题:此诗是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迢迢:遥远的样子。紫氛:紫色的云气。道家说“紫气”便有“神、仙”的内涵。杂树:各种树木。重云:层层的云气。霓:副虹,即虹外的彩色圆弧。灵山:有灵气之山,类似于说“仙山”。氤氲:形容烟云或云气盛大,有弥漫之势。

【全诗串讲】

红云映流泉,落下万丈高。
紫氛是仙气,天极看迢迢。
丛生多杂树,奔流时隐现。
潇洒露风姿,层层出云霄。
晴空日照处,色如彩虹耀。
天朗气清时,声似风雨飘。
灵山本仙境,秀丽景色妙。
长天连水汽,氤氲精醇饶。

【言外之意】

以写山水来托物言志,这首诗是比较成功的一首。诗中的瀑布,来自高远的仙境,穿越层层障碍,摆脱迷雾疑云,得到日光之助,又显其声闻之威,聚仙境灵气,积天地化成之功,大有弥漫天地间、使天地都变得精纯之势。虽是在写景,也是在说人。

天地万物皆有神,“万物有灵”论在历史上曾经是普遍接受的常识。古人心地坦诚,与大自然有更高程度的交流和沟通,能直接感受到天地万物良性信息,并与之分享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这才是古人托物言志、寄意抒情一类诗词的本质。当今许多人善恶不分,心多蔽障,与大自然和环境就没有联系和交流了,甚至人与人之间也都难于互相理解。这种心的相互隔离是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根源。

【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黄昏时候,山寺里悠然传出报时的钟声。
    渔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渡回家的人。
    沿着水边的沙岸,人们走向江畔的乡村。
    我也乘坐着船儿,要回到我隐居的鹿门。
  • “唐诗”在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对中国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极深的影响。唐诗的数量,非常巨大,人才之盛,作品之多,真令人叹为观止。唐代诗风盛行,几乎已经形成全民运动,各行各业的人,不会做诗也会吟诗。
  • 儿童“笑问客从何处来”,本来天真自然而无深意,但这淡淡一句问话,却重重地敲打在作者心上,引发出无限的感慨:自己非但老迈衰颓,而且反主为宾,似被故乡所忘!个中悲哀尽在平淡一问之中。
  • 据中华网4月13日报导﹐《冷山》导演安东尼· 明格拉和蕾妮· 齐薇格都曾获得奥斯卡奖,因此他们来京也是享受最高规格待遇,在前期联系过程中,米拉麦克斯公司给华夏电影发行公司的传真就有厚厚的一沓。主创人员提前乘坐私人飞机到北京,住在北京最好酒店的豪华总统套房,在昨天之前,他们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为了防止有记者偷偷“潜入”诸如酒店餐厅一类的活动现场,美方工作人员还对每一个服务人员都严格核实身份,甚至在每一把餐椅上都标志名字。
  • 送别诗是送人“离别”的诗,一般总要说到“离愁别恨”一类的情绪。但此诗通篇没有半点离愁别恨,甚至连“离别”也没有提到。全诗寓情于景、纯用景语抒情,因此形象鲜明,感染力极强。
  • 秋凉夜雨,诗人独自在灯下枯坐,半生的宦海沉浮、冷暖荣辱浮上心头,到如今只落得两鬓斑白,人生无常,让人感觉悲伤。
  • 此诗写作者在王昌龄隐居过的地方留宿时的所见所感,是一首在盛唐已传为名篇的山水隐逸诗,到清代,则更受“神韵派”的推崇,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 台北县政府今天在温馨母亲节前夕,表扬全县三十六位模范母亲,由副县长曾参宝颁赠匾额,模范母亲的家属们献花表达感激,现场充满感人气氛。表扬大会由台北县私立学诠托儿所动感舞蹈“西班牙风情”揭开序幕,随后育群托儿所以双声调国、台语唐诗吟颂“池上”、“游子吟”,学诠托儿所表演“跳跃的鼓”,小朋友们表演精彩,活络大会气氛。
  • 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染黄了东方人的皮肤,被称作神州文明的母亲,被历来的诗人们歌颂、吟咏。可现在,它已经在不止一个地方断流了,似乎要逐渐变为历史的碎片,就像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正在神州大地上被人肢解和扭曲一样。而且今日中原也真像“春风不度”、百花摧残的地方,连信仰“真善忍”都成了罪名,要对信仰“真善忍”的好人监禁、酷刑、污辱、残杀,莫非中华文化真地要断流了么?不会的,这些为着坚持“真善忍”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他们就是真正的中华文明砍不断的流!
  • 上面这首诗歌,乃是大唐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他在诗歌里说,中国南京地处险要,有长江作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无数英雄在此成就大业。而这些英雄,又在此纷纷凋零,只留下寂寞的潮水,日日拍打岸上的石头。若将这首诗用于太平天国,则是恰当不过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