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article
  • 诗:未雨绸缪
  • 自从佛教东来,中华民族就接受了佛教中因果报应的思想,古代的中国人大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古自今,现实生活中善恶有报的实例不计其数。因为善恶必报是天理,所以从皇帝宰相到市井小民,从来没有做了坏事最终没遭到报应的。虽然奸贼秦桧也曾经一时权势显赫,一手遮天,但是因为他设计陷害忠良、枉杀好人,死前遭报身生背疮,死后又被塑为铁像跪于岳坟之前,千年遭受万人的唾骂就是一个明证。善有善报的实例也是数不胜数,人世间的真诚与善念最终都得到福报。
  • 人世间虽然有许多著名的专家与学者,但是这些专家与学者却没有能力和智慧预测和摆脱大自然的灾害。当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啸发生之前,看起来远没有人类强大的各种野生动物们早就悄悄的溜到了安全的地带,只有自以为聪明的人类无法察觉到灾害的即将到来。人世间并不是没有料事如神、能准确预测未来的高人和奇人,然而达到这种境界的高人和奇人都不是人世间的专家和学者,大都是经过修炼之后变得与世无争的栖身于山林寺庙中的隐士或世外高人。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凭借后天的修炼而在世间建功立业者如姜子牙、孙武,诸葛亮等人,他们百战百胜的大智慧其实都是早年后天修炼的结果。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儒教思想之中,“仁”字在“仁义礼智信”中占首要地位。“仁”字左边是一个“人”字旁,右边是一个“二”字,它的涵义是人活在世间,必须要珍惜生命并且要与他人有共生共存之心才能称得起仁者。日本有一个著名的作家吉川英治曾经在他的作品中写到:“不珍惜他人生命的人,也决不可能珍惜自己的生命。”上天有好生之德,因此珍惜生命应该是宇宙万物的天性。其实何止是人类,即使是动物与植物也具有珍惜同类生命的天性。
  •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古时候的老年人在教育年轻人时,总是苦口婆心,劝善不止。然而,人世间有许多人为自己的观念所阻,对他人的劝善良言不以为然。其结果是有心听劝者事半功倍,化解了人生中的劫数或磨难,一意孤行者惨遭碰壁,错失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机缘。昔日释迦牟尼佛及基督耶稣那样的大觉者下世度人,不为人世间的冷漠与真假善恶所惑,自始至终所做的也就是一心劝善而已。其结果是敬佛信佛者为自己种下了修佛的机缘,得法后勤而行之的人修成正果;信神而修心的人也有缘进入耶稣的天国,没有信仰的人则错失机缘,在六道轮回中或为人或为畜,浑浑处世饱受苦难而无法解脱。
  • 孔子在《礼记•中庸》中说,“知耻近乎勇”。大意是说有羞耻之心就接近勇敢了。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民族气节,知耻都是良知的先导。一个人懂得羞耻,才能自省自勉。有羞耻之心的人,才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战胜自我,这是“勇”的突出表现。然而, 随着现代社会道德标准的低下,不知羞耻的人似乎是越来越多了。君不见那些戴着鸭舌帽与墨镜的中共特务,驾驶着没有牌照的车跟踪高智晟律师,在光天化日之下耍流氓却没有丝毫羞耻之心。
  • 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不停的追求着幸福。然而,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 人的生命就像一艘船,如果在人生的航行中承载过多过重的物欲和虚荣,生命之舟就极易在中途搁浅或沉没。要想顺利的抵达生命的彼岸,就必须及时的减重轻载,只取最低限度维持生命所需要的东西,果断的放弃人心中的贪念及多余的欲望。
  • 由此看来,幸运之神喜欢垂青心怀善念之人。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敌人少一堵墙。”一个人如果心怀善念,慈悲为怀,他的心中就没有敌人。恶念招恶运,善心结善缘。因果报应中自有天意,世人不可不察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