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是自己找的〈5〉:沙子还是沙子(下 )

杨茂秀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本书开始之始,我引述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的话:“最好的老师常常让学生觉得没有学到什么,而实际上老师是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他的学生很多很多的东西。”

我们已检视了好多“好老师的故事”,呼应了海德格的话。我有个感想:教学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教学的人晓得如何把自己不会的教到让他的学生会,而学生学会后又能回头来把他的老师教会;学生学会的,不只是学习,也学会教学。这种师生的共同特点是,会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良好的问题。

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里面,我经常阅读希尔维芽‧亚诗冬‧渥娜(Sylvia Ashton Warner) 的《教师》(Teacher)。她主张:教师、学生、课程、知识、智慧,都不可能单独存在,都是有生命的;创造性的教学脱离不了生机,阅读最有效的是生机阅读,写作最有效的是生机写作,教与学最有效的是生机的教与学。小孩子第一个学的字,不应该是从书上来的,不应该是大人想要教他的,而是他想要学的。教师是一座桥,必须作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桥梁,这个桥要从无知到有知,将孩子内在的感知、生理与心灵的需求,与外在的环境、文化的氛围结合起来,把浑沌变成明亮,它不是一种解构,是一种建构。

另外一本我常参考的书是山姆‧史沃普的《我是一支铅笔》,作者是个常常到小学指导学生写作的作家,用作家的眼光接触学校文化。这本书里叙述孩子的心灵世界存在着真真实实的故事,他写作与讨论,并且带着尊敬和谅解来看待跟孩子相处的每一件事和每一段时间。

许多老师的故事,也帮助我了解许多细微的、难以捉摸的人与人之间一直都有的顺情跟逆情。每一次访问老师的时候,我都会讲故事或者分享一首诗,在故事叙事跟诗的分享过程中,自己的经验就会更活鲜,事后总会觉得自己更像个人。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却是每个老师都要做的功课,是某一些人的教育哲学中心的问题。“沙子是什么?”这个问题大概比“人是什么?”的问题容易些,著名的女诗人伊里诺‧法琼(Eleanor Farjeon)有一首诗是这样子的:

沙子
沙子是沙子
一直到你拿着它来玩

不管你想什么
你看
沙子 你要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一座城堡 堡垒 墙壁
它也可以是隧道
是球 是一个洞 或是一艘船 或是一张椅子
或是一碗布丁 可以吃
一座花园 或是墓园 或是小山岗
随你的便
你要沙子是什么 它就是什么
一直到你回家去喝茶吃点心

浪来了
将你的努力 你的成果 你的计划
全部清洗过
结果沙子又只是沙子了

这首诗让我觉得:教与学的活动,其实跟孩子在沙滩上的游戏差不多,所有的成果都会随着时间与潮流,从无、到有、到无,重要的是,过程里的愉悦跟心醉神迷。

转载自:远流出版《好老师是自己找的》@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从小,我就在作文上写着,我以后的志愿是要当个老师,现在,我正一步步学习着怎么样当个好老师!不过,每当大家问我是哪一科时,我的回答常常让大家一头雾水。我呢,就是富有爱心的“特教老师”!
  • 〔自由时报记者翁聿煌/基隆报导〕在餐厅当二厨的小强(化名)有一个小愿望:请他的国中校长许清和及恩师卓淑慧到餐厅来用餐。因为他知道,若不是靠着他们两人拉着,他曾经偏了方向的人生,可能已漂向荒远僻境。
  • 这是本好看的书,也是本有用的书。阅读的过程,像在听一个个趣味横生的小故事,又像是游览一处处有着各种奇风佳景的散文。字里行间,还有许多深入浅出、灵光慧语的玄妙哲学夹含其中,正符合杨茂秀给人的风格与印象。
  • 老师若是一个网,他是丝线做的,他也是许多小洞洞做的。他提供知识的可能、智慧的沃土;也让学习者如风一般自由穿梭在许多小洞洞之间。
  • 五十元叔叔不随便称赞学生,也不时时纠正学生。他向学生表示:“错误是进步的机会,学习的过程就是修正的过程;人的行为是没有标准的,只有比较好,没有最好。”
  • 做教师培育的人,本身应该是不断学新东西的人。学习新东西的方式之一,是借着收藏、了解跟教学的过程,不断的获取创作的灵感。这是梁老师带着小孩四处传道、玩耍的驱策力来源!

  • 教与学的活动,其实跟孩子在沙滩上的游戏差不多,所有的成果都会随着时间与潮流,从无、到有、到无,重要的是,过程里的愉悦跟心醉神迷。
  • 回首数载的教学生涯里,曾迷失在孩子成绩与教学付出的计量天秤里,失衡的可不仅是度量意义上的砝码,而是师生间双向沟通的和谐……
  • 屏东县竹田国中在高雄中北扶轮社赞助下,开展读报教育。不仅提升偏乡学子阅读能力、开拓国际视野,去年国中会考,竹田国中更是创下佳绩,全校毕业生62%考取屏东中学及屏东女中,录取率全县第一。3月21日,竹田国中举办成果分享及读报教育比赛颁奖。
  • 仰望中华五千年文明,我感到谦卑和渺小。同时,能够和青年学生一起探索和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之美,我深感荣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