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手记:照妖镜

作者:张卉中
font print 人气: 177
【字号】    
   标签: tags: , , ,

有一回,听到他的房间里很热闹,一个大人的声音凶巴巴的,另一个小孩的声音正为自己申辩…

母亲从未真正打过我。只有一回,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偷吃了一个“咸光饼”,母亲认为我犯了严重的大错,她先跟我讲了好一会儿做人要诚实的道理,然后,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手背,算是对我的惩戒。

在那个少有家电代劳、凡事都得亲自动手操作的年代,母亲生养了六个小孩。除了买菜、烧煤升炉火、料理三餐和便当、打扫、洗衣、指导功课、参加母姊会、缝纫、织毛衣、勾桌巾、插花、养狗喂鸡……之外,当我的两个哥哥因下棋吵架时,她还能耐心地叫两人坐下来听她讲兄弟要和好的故事。

相较于母亲的聪慧、任劳任怨,我觉得自己实在很无能、很懒惰,一天下来也做不了多少事。只有一个小孩,也没怎么用心照顾,很少讲故事给他听。不过,由于我的偷懒,孩子倒是免去我曾遭受的母亲唠叨之苦。

记得孩子还不会讲话时,大概一岁左右吧,当他不乖,我会用手打他,但没多久就投降了。因为,不管我感觉自己的手打得有多疼,他不但不觉得疼,反而跟我玩起游戏来。打了他的右手,他会伸出左手要我打,而且不打还不行,他会伊伊哦哦地坚持;打他的屁股,他会指着另一半屁股,伊伊哦哦地坚持接受同等待遇。

孩子学会走路不久,有一回,我正在厨房油炸东西,他摇摇晃晃地跑进来。叫他出去,他不听,情急之下,吼了他几声。只见孩子一愣,举起双手拼命敲打自己的头。我心里一阵痛,知道自己不该把手边的家事看得比孩子的心情还重要,而且那样乱吼,实在不像个文明人。

有一回,房间的垃圾桶散发腐臭的怪味,原来,前一天孩子把吃不下的饭菜倒掉,端个空碗告诉我他吃完了。那时他大概才两岁多吧,当时我心头一惊,想不到自己强人所难地逼他吃东西,竟将孩子扭曲到得作假交差。我忘了是怎么善后的,不过肯定没像母亲那样说个故事或什么的,一方面是自己心虚,另一方面就是我讲起故事来也乏味得很。

孩子很喜欢玩乐高游戏。大概在七、八岁左右吧,有一回,听到他的房间里很热闹,一个大人的声音凶巴巴的,另一个小孩的声音正为自己申辩。原来,在乐高王国里,孩子一人扮演两个角色,仔细一听,那个大人不正是我这个凶恶的妈妈,而那个可怜的小孩不就是他吗?真是不堪啊,这副嘴脸!

对于孩子的教养,有时我会不太用心地因循一般模式,以致伤害了孩子的纯真。而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的种种丑态。虽然,我还是会不自觉地大欺小,不过心里相当明白,孩子是我的老师,他的智慧照见了我的愚迷。看清了这个事实,于是,在知道犯错时,我愿意认错,并努力改进。

由于自认为没有足够的智慧教导孩子,为了不想扭曲孩子善良的本性,我设法提供他一个开阔的思维空间。希望孩子能够少受不当干预,在与他人的自然互动中,学习观察、内省,让先天的智慧得以流畅地自行运作。这是我送孩子去读森小的主要原因。@*

点阅【成长手记】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在三十六岁左右,决定把头发的处理权收回来,也就是说举凡剪发、梳洗、整理都不假手他人,统统自己来。
  • 帮孩子了解多样性能让他们对自我认同,让他们融入社会,尊重他人的不同点。当大人也能展现出开放和接纳的态度时,这有助于教育孩子如何尊重多样性,包容每个人的不同。 人们都需要感受到被他人所接纳、尊重和包容。在两种文化中感受到受欢迎和像家一样的感觉对身心健康的发展很重要。
  • 孩子总会长大,有一天会离家远走他乡,父母们虽然很清楚这天迟早会到来,但却难掩内心的不舍。美国纽约有位妈妈在儿子到外地读大学后,深刻体会到孩子离开后的寂寞感,但谁也没想到,儿子的体贴替她带来莫大的惊喜⋯⋯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小孩愿意诉说的习惯。(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师长总是摸不透:为何孩子老爱对立反抗?也常为这种行为的教育问题而犯愁。针对这类恼人的问题,临床心理师厘清常见的教育迷思与误区,并提供三招教养秘诀,指引如何有效经营良好互动,化解剑拔弩张的危机。
  • 谁都不想霸凌事件发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实际情况却十分惊人。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统计,仅2019年,就有超过20%的12至18岁美国学生报告称在该学年遭受过校园欺凌,包括谣言中伤、取笑、辱骂或侮辱、推搡、绊倒、吐口水或威胁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