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上找出时间陪孩子

布鲁斯.罗宾森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脑的化学物质浓度会随着一天的不同时间而有变动,这种现象称为“昼夜节律”( circadian rhythms)。昼夜节律的生物状态显示,多巴胺、褪黑激素、可体松是其中三种最重要的神经传送素。而因为上述粒子在每个人的大脑中释放的数量不同,导致有些人可能是属于“早晨派”,有些则相反。青少年以下的孩子通常在早上的心情都会很好,所以那也是与他们互动的好时机。
  
在早晨参与孩子的生活
在早上陪伴孩子是我的人生计划之一。我都会起床帮孩子准备早餐、处理孩子间的小争吵。─乔夫.克里曼
  
一周挑几天陪孩子一起吃早餐
我向来都会陪孩子一起吃早餐。 ─丹尼斯.康米提

早餐时一定要在孩子身边,这是我很注重的事。 ─彼德.雷索夫
  

吃早餐,就是“跟爸爸约会”
过去五年来,只要有机会,不管是周末或平日,我都会带孩子出门吃早餐。我并不喜欢人多吵杂的麦当劳,我会选择气氛好的餐厅,让我们的对话可以更顺畅舒适,我也可以更贴近理解孩子们对我的想法。
─尼勒.冯恩
  
上学之路,温馨接送情
  许多爸爸都发现在车里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是与孩子谈话的最佳时刻。“肩并肩”的相处形式取代了“面对面”的紧张感,孩子通常在这种情境下也会比较容易敞开心胸。
  
送孩子上下学的开车时间,是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时刻。─彼得.普劳特
  
我每周会送孩子去上学一次,其他时候会让他们自己去上学。我这样做的用意是希望孩子养成对自己负责的观念─如果真的不小心因为迟到而受罚,就该自己认了。 ─乔夫.克里曼
  
有一次出差回来,小女儿下课时我出现在她的学校里。当她看到我时,直冲过学校操场、并跳起来抱住我─那对我而言真是难忘的回忆。─约翰.霍华德( 澳洲首相)
  
身为爸爸,不应找借口去逃避陪孩子的时间。要知道就算只是带他们去吃冰淇淋,对孩子来说都会是一个莫大的惊喜。 ─匿名,商人
  
有时我会和儿子一起进行属于两人的单车之旅。旅程中我觉得最棒的部分,是开车上山和回家的时候。我想是因为上山时,我们都很期待那趟冒险之旅,而回家路上就能讨论我们两人做了什么事。反而骑车时都因专注练自己的“铁腿”而很少交谈。 ─约翰.寇布
  
我不知道你心中有什么感觉,但我真的很喜欢我们在你车上闲聊时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深远又有意义”的对话。─梅丽莎.毕尔在其爸爸告别式上的哀悼辞

我会尽量带孩子参加活动,因为这样就有难得的“车上时光”,在车上我们可以尽情大笑或说一些蠢话。 ─匿名,运动员
  
不光是开车可以创造这样的时间,一起洗澡、一起修东西或一起煮饭都可以。你能够在自己每周的生活中,安排几段这样的时间吗?

摘自:《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野人出版社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孩子需要跟爸爸相处的时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孩子的确会把关爱与被陪伴的时间画上等号。但如果只是长时间坐在客厅跷脚陪孩子看电视,这样算陪孩子吗?至少要花些时间专心陪伴孩子、与孩子产生互动才有用。研究指出,在严格定义下,每个孩子每天获得父母陪伴的时间,甚至还不到两分钟。
  • 自主学习要如何准备?如何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终身学习的人?在指南群山的环抱中,李雅卿缓缓道出这十几年来,他们所坚持的教育理想。一个孩子要有自主能力,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对生命的自觉,包括自我生命跟别人生命存在的觉知;第二,他必须要有能力,包括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 在思考是否给予孩子足够时间之前,你需要先坦白、诚实地排出他们在你心中的顺位。你当然有权利决定孩子不是主要首选,你大可选择打拼事业、赚大钱等伟大志向,没有人能说你不对。只是,若你做了这种选择,你将永远无法与孩子拥有足够的珍贵时光。不过,若你将孩子排在前位,你也必须做出某些抉择。
  • 为什么我们一说起5岁的女孩会读书就沾沾自喜,怎么从来没有人夸奖同岁的男孩跑得有多快?树爬得有多高?跳墙的时候有多勇敢?为什么男孩子的强项一定要被看作缺陷呢?
  • 北欧教育标榜不分类、不排行;而东方则“扬优批劣”。从小教导小孩如何“打败他人”,他将来就一定杰出吗?
  • “大量时间”并不单只是花时间在家陪伴孩子。许多爸爸在家的时间很长,却没有用心照顾孩子,也没有在心理、生理、情感或精神层面上,以有意义的方式与孩子相处。的确,许多受访者的爸爸虽然常常在家,但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爸爸不算称职。
  • 古人把教育子女看成是父母的重要责任,养子必教,养子不教不仅危害自身,也危害他人,更危害国家。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启蒙,它对一个人的一生所起的作用,往往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有深远影响。
  • 在美国心理学会出版的“家庭心理学刊”6月特刊中,研究人员发现,家庭成员的关系亲密,是移民者成功适应新环境的关键因素。此外,对移民华人青少年对家庭的责任感较重,这使得他们有忧郁症的机会较低。
  • 如果能以“公事归公事”的心态,将公司事务与家里做成功的区隔,想要兼顾陪伴孩子与顺利完成工作,就不会是问题了。因此,当在家工作开始为孩子带来紧绷情绪时,或许你就该好好思考自己处理的方式是否需要调整。
  • 教导正确的行为思想态度,有助于未来人格良好的发展与正确看待人、事物。父母、师长应该用心体会如何以身做则从旁辅导。以下提供一些可供参考,期望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省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