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釭诗约:流行

文/紫真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流行”这句话,和“摩登”不一样。摩登是来自英文的音译。而流行一词,早在白居易(772→846)的新乐府〈时世妆〉中,就已出现过。

时世妆 警将变也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髦的梳妆,时髦的梳妆,从长安城里兴起传往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时世妆的流行没有远近的区别,脸颊不抹胭脂,面上不擦粉;嘴唇涂满了黑色油膏就像糊了泥似的,两道眉毛,画成低低的八字形。】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美丑黑白失掉了天然本色,梳妆完毕整个人看来,就像伤心落泪的怨妇一样。圆梳头髻如同椎髻的模样,斜抹丹红仿佛赭面的形状。】

这种一千两百多年前流行的化妆术,在现代的时尚杂志上,也还能看到,真是令人感慨不已,也证明了人类的历史,是不断重复的!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椎面赭非华风。

【曾听说有披发的人在伊川出现,辛有看见了,说出将有外患的预言。元和时代的梳妆请你记取,髻椎面赭不是中华的风俗。】

被发:披散头发。《左传》僖公22年记载,周朝有一个叫做“辛有”的人,到了“伊川”(河南的地名),看到居民都披散着头发,就预言不久该地将被“戎”(异族)化。《礼记》:“西方曰戎,被发衣皮。”

元和:白居易时代的年号;妆梳:化妆和发型; 记取:牢牢记住; 髻椎:是椎实形状的发髻,也是当时蛮族的发型; 面赭:是把整个脸涂红,是吐蕃的习尚; 华风:华中的风俗。

白居易这首乐府的重点,在于提醒当时的人“警戒”,不要学习异族的风尚。

流行一词,可能起于白居易;而流行的现象,在《后汉书.马廖传》中,已有记载。虽然没用到“流行”一词,但是却述说了流行的事实。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显然的,白居易的“出自城中传四方”,是这首歌谣的延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 每个人的脑际已经构筑出一幅幅不同的农忙图与农闲画……
  •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水流、道路的漫长形容彼此之间的重重阻力,但都挡不住真情的流露。
  • 隋炀帝在史册上是一位暴君,动用无数民力开凿运河。游扬州时,为了使豪华的游艇,沿扬子江逆流而上,征召了许多人,在岸上用绳索拉船。后来人们称这种为人拉船的役夫叫纤夫。
  • 可见谈犬的诗比谈到猫的诗要早,不过,在诗中详细描述犬的生态,可能是宋代以后才开始的
  • 将思归情愁与夜雨交织,绵密不绝,弥漫于巴山夜空,溢满于作者心怀,情景交融,委婉又深刻。
  • 诗成之后,文帝与群臣大为惊叹,曹植以为已经脱离险境了,可是,文帝又步步进逼地说:“七步写一首诗太慢了,应当即席成诗。”
  • 岑参曾经到敦煌、玉门关一带从军,他把这些特殊的经验,都表现在诗中。
  • 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人,常会将个中惨状以及战争对人类的残害纪录下来,以告知后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