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路安全
随着电玩的普及,对其负面作用的担心与日俱增,让今天的父母备感压力。看似无害的小小休闲可以迅速变成习惯,只让孩子娱乐20分钟的小玩意,现在会占用1个小时,甚至欲罢...
近期,假新闻对大选的影响在美国成为热议话题。据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很多年轻的阅听众都不会判别网络信息的可靠性,比如,他们通常看不出广告和新闻报导之间的差别,也分辨不出消息来源的真伪。
不管你是做什么事都依靠谷歌,还是几个月才使用一次谷歌,你都应该考虑保护个人的隐私,限制谷歌收集你的私人资讯,否则你可能什么隐私都保留不住。
当陌生人在脸书上给你发出加好友请求时,应该小心谨慎,专家已指出,这些大多是网络诈骗。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USF)信息系统教授布兰登‧吉尔(Brandon Gill)说,很多情况下,这些请求加好友的人都不怀好意,包括想盗取你的身份讯息。吉尔建议永远别接受陌生人的好友请求,除非你认识这个人。
一项研究指出,青少年因学业倦怠而过度上网者,易导致忧郁情绪的发生。医师表示,父母与老师要以关怀与同理取代责备,试着带孩子离开有网路的环境,协助青少年重回校园或改善对学业的倦怠感。
当代美国文化,如电影、杂志和广告中所呈现的,极为看重女性的外表,而其理想标准对大多数妇女来说往往是遥不可及的。而密苏里大学助理教授和研究员弗吉尼亚‧兰姆塞耶‧温特(Virginia Ramseyer Winter)在研究中发现,年轻女性的身体形象认知其对生理、心理和性健康都有显著影响,她呼吁家长和社交媒体施加积极影响,教女孩子学会接受自己的身体。
使用Android手机吗?要小心了,尤其在你浏览可疑的钓鱼网站时,更需谨慎。一些来路不明的网站,即便上面有可爱动物的视频,并不代表这个网站就是安全的。
今年2月中旬,在纽约联合广场附近的3大道和东16街交叉口处的无线网路信号亭LinkNYC首度启用。纽约市政府为了让民众出外也能上网,以热点(hotspot)来取代旧式公共电话亭的效益已渐渐显著。不过,这也引来一些专家对资安的疑虑。
鉴于互联网的无处不在,及其设置的各种陷阱,在这个网络消费不断增长的时代,我们能自己做主吗,还是只能付出工作、家庭或人际关系的代价?心理学研究已发现一些有效的对策。
我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们坐在那里盯着手机等待上课时,他们并不是在查脸书,也不是在查Instagram、Pinterest或Twitter。他们正查看Snapshot上朋友发布的新内容,在Facebook聊天软件上聊天,或者是在进行群组聊天。如果时间还有富余,他们可能转去Instagram看他们喜欢的品牌发布了什么新品,或看推特上明星发的搞笑内容。不过,他们告诉...
社群网站及其应用程序几乎已成为当代生活的必备部件:来来往往的信息给人一种永远在线的参与感。社交媒体让我们与亲友、同事和更广泛的人群保持联系,而最新的调查研究也证实,脸书、推特、Instagram和微信,这些都可能严重干扰夜间休息。
黑客无所不在,可以透过路由器上的软件漏洞,轻易地取得用户的个人信息。随者联网装置的普及,越来越多个人信息透过网络传递,造成资讯安全疑虑,因此保护家中的Wi-Fi安全更显重要。
使用电子邮件(Email),最令人苦恼的就是不小心误开病毒邮件,造成电脑中毒或是当机的后果。为了防范未然,谷歌(Google)将于近日推出Gmail针对不安全信件的警告功能。
美国《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日前的一篇报导针对“iOS 8.1 软件许可协议”以及“iOS 8 隐私政策”,采访了一些法律专家探讨苹果的设备(如:iPhone、iPad和iPod等)是否会泄露个人隐私,本文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是否担心自己的智能手机上网纪录与使用习惯已被广告商掌握?你知道无论是iPhone、Android或是Windows手机都有内建可阻断广告商追踪用户在手机上的所作所为,还可避免成为定向广告主锁定对象的功能吗?本文将告诉你怎么做。
智能手机不仅成年人人手一支,就连未成年的青少年也几乎不例外。但是,有些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因缺乏用户管理机制,又采隐性埋名方式,很容易流传不雅色情与人身攻击的图片、影片或是文字。青少年血气方刚、少不更事,极易受其影响、沈溺其中而无法自拔。身为家长,不得不在这方面更谨慎、多关注。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青少年使用网络年龄偏低的问题引起一些专家的关注。专家们表示,需加强引导建立多维评价体系,不能简单用“网络成瘾”概括出现的网络问题。在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网络方面,父亲的影响不容缺失。
一项由相机公司主持的调查显示,欧洲人拍的照片中,将近一半会被放在网路上,而俄国人是最爱自拍的欧洲人。
(大纪元记者安琪编译报导)科技固然为人们带来便利性,却也衍生诸多问题并逐渐浮上台面。举教育来说,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有63%的学童沉溺于上网,不尽于此,他们还不假思索地抄袭网路资料藉以应付学校功课。专家忧心于它带给学童的负面效应,同时探讨敝端持续发生的症结点和应对之道。
曾经关心过家中的青少年吗?他们整日上网是求知、交友、聊天、还是玩电动?根据今日美国(USA Today)新闻,Y世代青少年花在社交网站Facebook的时间可能远远超过念书研读的时间。
发表在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官方期刊《小儿科》(Pediatrics)上的一份报告指出,根据研究结果,摄取较多咖啡因与晚间使用多种电子产品的青少年,普遍的睡眠时间都较短少,而导致白天上课打盹比例偏高。
暑假期间,儿童及青少年们往往长坐于家中,用电脑及网路来打发时间,台湾台南巿家庭暴力防治暨性侵害防治中心表示,常见的网路交友性侵害案分成三大类种:1是援交、2是强制性侵害、3是两小无猜、两情相悦型,这同时也是网路较常见的儿少性侵害类型。
(大纪元记者林美节、叶澄旭编译报导)青少年的叛逆是成长过程的正常心理状态,这是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却又无法达成愿望的情绪反应。父母可以像朋友一样与他们保持互动,参与他们喜欢的活动,了解他们喜欢的新科技如网路或手机,让他们感到被尊重信任,而不是被监视限制。
(大纪元记者叶澄旭编译报导)英国私立学校联盟(ISA)主席吉布逊担忧,儿童与青少年过度沉迷于网路世界,缺乏接触真实世界和缺乏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可能导致他们成年时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去年知名儿童节目主持人拜伦博士(Tanya Byron)接受英国政府委托,并提出儿童网路安全研究报告与建议,英国政府承诺要采纳并执行拜伦博士的建议,但至今却未见积极作为。
日新月异的科技不断地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同时亦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其中当然包括学校教育。诸如:便携式电脑、手机、MP3、因特网、多媒体等数字产品,不仅使传统意义上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生著改变,同时也在影响着受教育者成长的方方面面。
一份最新的研究显示,美国第一大社交网MySpace有一半的青少年在其所属的虚拟空间中宣传性行为、滥用药物以及暴力。
(大纪元记者唐依旋/汤光宇综合编译报导)多数的家长都忧心现代科技如网路及暴力电玩对青年学子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近来,这已不再只是为人父母与师长的忧心,更成了许多科学家们急欲探讨研究的议题。
不法份子利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不断地翻新诈骗手法,窃取个人资料卖给黑市,用来换取金钱、信用卡或是昂贵的医学疗程。而受害人所蒙受的损失,不单是耗费巨大的心力和时间处理善后,更糟的是信用因此受损破产。以下数则简易预防指南,教你提高警觉防范个人资料遭泄漏冒用。
巴里市(Brrie)15岁男孩克瑞斯普(Brandon Crisp)上月因玩电子游戏和父母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后,警方于本周三早上在巴里市东北面农场区找到1具尸体。据信死者就是克瑞斯普。警方说,案件已交安省警队处理。男孩失踪后,上千人参与近1个月的搜寻行动,事件还是以悲剧告终。
随着网路发展,青少年在网路上遭到霸凌行为,成为许多家长忧心的问题,但是家长所知悉的子女遭“网路霸凌”事件,却远低于实际发生数量。根据近期一项调查,美国去年有四分之三的青少年曾在网路中遭遇霸凌事件,但是只有十分之一的孩子会告诉他们的家长,有百分之九十家长被蒙在鼓里。
共有约 60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