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培養閱讀習慣,從小開始

0-18歲孩子的健康管理指南(5)

周怡宏醫師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提供嬰幼兒聆聽故事、口說故事和閱讀故事的情境,是讓孩子具有良好語言經驗的好方法。研究指出,家長和嬰幼兒共同參與閱讀圖畫書的互動性(稱為親子共讀),是提供語言發展經驗,以及有助於成人進行語文教學的最佳情境。

若能在嬰幼兒時期提前增強各種發展能力,可有效地提升其學習效果。而在各種學科的學習基礎能力中,閱讀行為攸關有效的知識累積。

國外研究發現,親子共讀對於普通幼兒和發展遲緩幼兒的語文學習,都有正面的功效。親子共讀能促進嬰幼兒的口語發展和讀寫技巧。

一項研究顯示,家庭中親子共讀的頻率和品質,與嬰幼兒的詞彙增長及抽象語言的使用有相關性。

另一個以分享閱讀為介入策略的研究,以95名2-5歲低收入家庭、語言發展落後幼兒為對象,進行6週的介入研究結果發現,幼兒在口語、理解和音韻敏感度的後測分數表現,都有明顯的進步。

此外,研究也顯示,增加在家和學校閱讀故事的頻率,可增進學前和學齡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以及表達性語言的技巧。

研究學者認為成人和幼兒的共讀活動,對幼兒來說是一種自然而有趣的活動,也使得語言學習成為生活經驗的一部份,無形中增進了語言發展的能力。

研究也發現,父母親在讀故事給幼兒聽時,會使用比在遊戲中或日常照顧中複雜的語言,因此也增強嬰幼兒逐漸學習使用較複雜的語句和語言的能力。

雖然親子共讀是一種家庭中自然而經常性的活動,但是父母仍需要具備一些必要的的技巧及方法,才能幫助孩子從親子共讀中提升語言能力。

懷特赫斯特博士(Dr. Grover J. Whitehurst,一位專攻幼兒語言發展技巧已達40年的大師級學者,目前擔任美國教育部教育科學機構的負責人,主張語言發展以及學習能力有密切相關)等學者,提出「對話閱讀訓練方案」(Dialogic Reading Training Program, DRTP),目的即是訓練父母親或老師有系統且有效地進行分享閱讀。訓練方案的內容可以分成二部分,第一部份包括七項原則,分別為:

1.問命名的問題。

2.問圖畫書中物品的相關問題。

3.重覆幼兒正確回答的內容。

4.提供幼兒必要的協助。

5.讚美和鼓勵。

6.掌握幼兒的興趣。

7.製造閱讀的樂趣。

第二部分的訓練則是以詢問開放性的問題,延伸幼兒所表達的語言內容。不少的研究結果顯示,成人接受此訓練方案後,確實能透過分享閱讀的方式,來增進發展遲緩幼兒或高危險群幼兒的語言能力。

學者給予指導父母親運用對話閱讀的方法後,能有效地幫助原本有表達性語言落後現象的幼兒。研究也證實,父母親和老師使用此方案幫助語言發展落後的幼兒,會促使幼兒在口語、語句的長度和詞彙的多樣化方面有明顯的進步。

如果使腦部愈常受到外界適當的刺激,就愈能發展出綿密的神經連結網路;因此,父母若及早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對於判斷能力和處理事情的能力,必然有很大幫助。

另外,只要鼓勵孩子閱讀,就能激發孩子多元的興趣、找出學習的方法,讓孩子更快樂的學習。

我們相信,閱讀是教育的根本,由於閱讀和創造力是運用同一個神經機制,因此經由閱讀,可以激勵出孩子的創造力,激發更多的想像與思考,進一步影響孩子的言行舉止,更能協助孩子開發潛能。

但是要養成閱讀的習慣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因此,我們誠摯地建議從小進行親子共讀,以增進親子之間正向而良好的互動關係。

【周醫師小叮嚀】研究顯示,親子共讀可以增加親子間良好的互動,一個故事經過多元的智能管道處理多次,學習效果加乘,孩子有多元的學習,而且會玩得很開心!

孩子透過精熟型風格的自問自答,可以明瞭書中的事實資訊及情節,奠定後續討論的基礎;透過注重人際型風格的自問自答,以同理心感受書中人物的作為與心情,讓自己與書中人物發生聯結。父母將可以發現,孩子會愛上閱讀,更輕鬆展現創意思考,並學會歸納與反思。

避免孩子的生活習慣病

日本厚生省從1996年開始,便將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腦中風等慢性病,改名為「生活習慣病」,意指慢性疾病的發生與持續甚至惡化,這些疾病都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因不良生活習慣而產生的疾病。

除了體質因素(包括遺傳等)外,後天環境及不正常生活環境催化,更是引起的主因。所以,防治慢性疾病也是首重生活習慣的修正。這些疾病都在不知不覺之中侵犯人體,慢慢地傷害我們的重要器官。

如今,愈來越多的研究指出,許多青年男女在30歲過後就出現慢性疾病的症狀,造成個人以及勞動力的莫大損失。

具體來說,生活習慣病是從兒童時期或青壯時期開始,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累積而造成的,是與自已生活習慣伴隨而來的疾病,由生活習慣著手可以預防的疾病。

為了減少未來生活習慣病的潛在危險群,日本提出預防兒童肥胖對策,並進行親子生活習慣調查研究,結果發現肥胖兒童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並且與家庭中父母親的生活習慣影響有關。

兒童肥胖不但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還將成為成年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高危險因素,例如33%的癌症發生在肥胖人群中。

其中,以食道癌、胰腺癌、結直腸癌、子宮癌、腎癌和乳腺癌等六種癌症的發生,受肥胖的影響最大;而小腸癌、膽囊癌、喉癌、膀胱癌、子宮頸癌、卵巢癌、腦瘤、淋巴瘤等,與肥胖也有部分相關。

國外研究統計指出,大部分肥胖與熱量和營養攝入過多、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少運動有密切關係。

我們建議,培育孩子應該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尤其是防止患肥胖症,便可有效減少成年期各種癌症的發生。

父母應該從小留心孩子是否有合理均衡的飲食以及充分的規則性運動,以防止肥胖。研究統計,有四成以上癌症,可以透過兒童時期健康的生活習慣得到預防效果。

對於肥胖兒的體重控制,家長和其他家庭成員都要共同參與,減重的第一步就是針對生活習慣進行調整。

再者,應以運動訓練為基礎,提供孩子趣味性、多樣性,並且長期堅持,使運動自然的成為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

最後,全家人要與孩子一起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不要暴飲暴食,多吃含高纖飲食,少吃高熱量食品,並同時給予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重要營養素。@(本文結束)

摘編自 《兒童健康勝經:給孩子的全方位健康管理》 大好書屋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