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圣皇唐太宗 万古大唐风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1) 太宗出世

唐太宗李世民立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603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前言

尧、舜、禹三位圣君上次滔天洪水后开创本次人类中华五千年神传文明,教化人民,重德崇道。秦皇汉武一统天下,开疆扩土,钦定国家体制,确立思想文化体系。三国之时,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联袂上演千秋大戏,圆满诠释“义”之内涵。这些千古英雄人物虽处不同朝代,皆致力于开创、保护神传文化;亦与不同天朝众生结缘、演绎新朝新文化。一幕幕大戏,惊天地、泣鬼神,轰轰烈烈,光耀寰宇。

公元280年,三国归晋,华夏暂为一统。但合分变易,众多天国生命皆欲往中原大舞台演绎一番。故八王乱晋,五胡十六,宋齐梁陈,纷纷扰扰,战乱再生。又三百年硝烟,六朝风华退逝。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大隋天朝,始有隋唐风云。

从隋文帝至隋炀帝,到李渊李世民太原起兵(大业十三年,617年),仅短短几十年,天下大乱,反声四起,战端又开。大隋天朝幕起幕落,演绎又近尾声。自古乱世出英雄。上天此时必然安排大觉者下世扭转乾坤,安邦定国,迎一朝新人,创一代新风。“兵征天下,王者治国”,免不了金戈铁马,几番征战,送结缘已毕之大隋天朝众生转生他邦。中土之上,再辟崭新天朝,一场震烁古今的大戏又将启幕。

唐太宗十六岁起,身先士卒,跃马横弓,冲锋陷阵,统帅三军,所向无敌,平群寇,定中原,一统天下。

君临天下后,太宗携领臣民开创亘古未有、万方承平之贞观盛世。太宗文武全才,智慧超群。作为皇帝,他礼贤下士,兼听纳谏,任人唯贤,治国之道备受后世推崇;作为将军,他率军所向披靡,战功显赫,威名远播;作为诗人,他勤于创作,首创吟源,开创唐朝三百年风雅之盛。

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中,国政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武功兴盛;文化艺术、诗词歌赋,璀璨辉煌,如日中天;巍巍大唐,盛况空前,万国来朝,乃当时世界上最富强昌盛的国家。

太宗将中华五千年文明推至顶峰,使神传文化光大至极。贞观盛唐,在太宗亲自呵护下,儒、释、道俱兴,不光华夏子民修道、修佛、敬天信神,更将中华神传文化撒向世界,使周边国家以至世界其它地区国家皆深受大唐神传文化影响。至今全世界许多国家中国城皆称“唐人街”,贞观治绩一直为后世传颂。

大唐王朝,君临天下,威震八荒,其海纳百川之博大,恢宏自信之气度,其无比辉煌、无比强盛、无比荣光之盛世,傲视古今!

唐太宗画像,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南薰殿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第一章 太宗出世 君权神授

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599年1月28日),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诞生于武功(今陕西咸阳境内)之别馆。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旧唐书‧太宗上》)

古人常称皇帝、君王为天子或真命天子等,言喻他们并非一般生命,并不是一般常人随随便便即可为之!作为天子,“父天母地以养人”——表明人世间一切,他们都得承担。他们得承继天命,治理天下万物,为其除害;将各自为政的地区以及民心,统一在自己德配天地的修为中,使人人各得其所、各安其份、各得其宜而天下大治。

因此,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为天下人效仿之楷模。正因为他们身居如此高位,而不视为一己私有;肩负如此重责,却不敢有丝毫懈怠,神便给予荣耀,授之神圣至尊天号及权柄。

太宗降生时之二龙相戏,以神奇、祥瑞、特殊的方式昭告天下,有特殊之人降生!

双龙送圣主(绘图/曹醉梦)

《新唐书》卷二《本纪第二》记载:“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巳辞去,高祖惧其语泄,使人追杀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乃采其语,名之曰世民。”

高祖李渊驻节岐州,太宗当时只有四岁。一位书生自称善于看相,见到高祖时说:“您是贵人,而且有贵子。”见到太宗时说:“龙凤姿容,天日相貌,到二十岁,必定能济世安民。”李渊听罢,这分明揭示太宗李世民将来会做皇上!这话若要传扬出去,岂非招来灭门之祸!高祖害怕书生言语泄露,即派人追杀,书生忽然不知去向。高祖信为天神,因此采纳“济世安民”之意为太宗李世民的名字。如相士所言,太宗身世确实非比寻常,在《大兴善寺钟铭序》中,太宗揭示自己金轮圣王的身份,降生皇室,心系天下,普度众生:“皇帝道业金轮,心居黄屋,覆焘万方,舟航三界。欲使云和之乐,共法鼓而同宣。雅颂之声,随梵音而俱远。”贞观九年(635年),太宗在《度僧于天下诏》中,亦明示︰“朕钦若金轮,恭膺宝命,至德之训,无远不思,大圣之规,无幽不察,欲使人免盖缠,家登仁寿,冥缘显应,大庇含灵。五福着于洪范,三灾终于世界。”

大唐圣主,一出生便迥异于常人。太宗“生而不惊”。仿佛人间一切都将在他无私无我的善化下遵从其差遣。幼年时期,太宗便异常聪慧;洞察至深至远;把握时机果断行事;怀大志而不拘泥于细枝末节;小小年纪,深谋远虑,当时没人能测得其心智。

太宗应相士之言,自十八岁劝父起兵起,便开始其济世安民之非凡一生。君临天下后,仅几年时间,便将分崩离析、战乱不止近四百年之华夏各国,一统在大唐王朝之下。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李世民病逝于翠微宫含风殿,享年51岁,葬于昭陵(今陕西礼泉烟霞乡九嵕山)。公元674年(唐高宗上元元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公元749年(唐玄宗天宝八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新唐书》称太宗:“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与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虽《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三代千有七百余年,传七十余君,其卓然着见于后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呜呼,可谓难得也!”

其大意为:像太宗如此治世至极之君主不世出啊!夏禹有天下,传十六代君王,仅只少康有复兴王朝之功业。商汤拥天下,传二十八君王,其中最兴盛者,仅号称“三宗”之三人(太甲、武丁、祖乙)。周武王拥有天下,传位三十六任君王,只有成王、康王之文治与宣王之武功,其他君主均无可称道。尽管《诗经》、《尚书》记载,时有缺略之处,但夏、商、周三代占有天下一千七百余年,传承七十多位君主,其中卓绝显见于后世者,不过此六七位君王罢了。盛世君主可谓难得呀!

《旧唐书》评价:“史臣曰: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吴兢在《贞观政要序》中说:“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点阅【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秦王嬴政(后为秦始皇),顺天时、应地利、符人和、治百乱于一瞬,兴百废于一时,一统江山,正本清源,为华夏千古保正道、固良基,树万古丰碑。
  •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后,求贤若渴,一时天下人才西流。秦国所用丞相及主要谋士,多来自他国“客卿”,如范睢、吕不韦、李斯等人。他们在本国虽不被重用,入秦却成为名相或上卿。
  • 后世很多人一提及秦始皇,便想到“焚书坑儒”,并将其当作秦始皇残暴,毁坏历史、文化之所谓依据,不知真正准确史实。为正视听,还原历史真貌,本节将细述“焚书坑儒”史实、原委及意义。
  • 韩信,史称“国士无双,兵仙战神”。他创造了一个历史,五年之内结束了秦朝末年天下群雄逐鹿的混乱局面,中原大地再次统一。汉得天下,皆他之功。他成就了一段神话,战必胜、功必克,千古无二的霸王项羽亦是其手下败将。他乃历史上多少年不遇的大根器之人,怀王霸之志,忍胯下之辱,无故加之而不怒,完美诠释大忍之心。
  • 齐国地大人多,实力雄厚。楚汉相持,齐国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赵国被破后,齐国为防止韩信进攻,派了二十万大军在边境严阵以待。尽管刘邦阴险狡诈,又夺韩信兵权,韩信对汉仍然忠诚如初。他马上招兵买马,重组了一支新军,为攻打齐国做准备。韩信治军有方,招募的新军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就成了善于作战的精兵。刘邦担心新军人数不足以对抗齐军,调曹参和灌婴来帮忙,顺便监视韩信。
  • 在中国历史上,同一时期诞生两位神级名将是极其难得的,秦末却出现这一盛况:一个是千古无二的霸王,一个是用兵如神的兵仙。战场上双方主帅一出场,不等交锋,胜负即已决对出来,那就是谁的能量层次更高。对于韩信,他战胜楚霸王证明了自己的天才智慧能力以及历史地位,成为后世兵家称道的兵仙;对于项羽,即使最终败北,输在韩信手下,也不算辱没堂堂霸王之威名。
  • 大汉天朝,经三百余年,奠定该朝留予千秋万代之“内道外儒”、“天人合一”汉文化本质,并传播大中华文化于域外。盛极而衰,帝纲不振,宦官为患,权臣作乱,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大汉天朝气数已尽。天意当此,遂有一代英雄转生世间,成就后续大业。曹操为政于乱世则独担大任,不屈权势,为政清正,正邪分明,匡正世风。
  • 关羽,关羽擒将图,商喜
    关羽西保麦城。孙权使硃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潘璋之司马马忠俘获关羽及其子关平于章乡,斩之,遂定荆州。孙权传关羽首级于曹操,曹操以侯礼葬之,亦了结一段千古传唱之曹操与关羽,惜英雄、识英雄,英雄结草、涌泉相报所结之“义”缘。
  • 自汉武帝始,儒家思想和外儒内道谶纬学说流行于两汉。通经、仁孝为两汉取士之据。灵帝、献帝逢汉末坏灭之时,社会道德日下,腐儒俗道充斥。“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描述当时之世为士少才、为子不孝、为官不清、为将不勇之风气。曹操三发求贤令,不拘品行,唯才是举,得天下英豪以道御之。
  • 曹操统军三十余年,征伐五十多战,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而因事设奇,量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余万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即《孟德新书》)从事;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曹操《孙子略解》为后世传下孙子兵法要旨和曹操兵法、谋略,为历代兵征天下、王者治国所借鉴、依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