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太平天国(6)洪秀全拒绝平分中国

作者:皇甫容

南京附近的太平军海战(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457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太平天国外交大事记有几处浓厚的笔墨,如今看来非常醒目。洪秀全拒绝英方提出平分中国的倡议。为免中国陷入瓜分之祸,太平天国以宗教形式,争取信奉基督的欧洲诸国不干涉中国政务。为避免鸦片继续毒害中国,太平天国明令,欢迎与外国通商,但禁止输入鸦片等有毒物品。

平分中国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英、法、美三国公使都来到天京,表示“中立”,实际上是在观望。当时,英法美三国认为太平天国的存在是他们与满清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巨大障碍,但在与满清军事合作以前,还未敢撕开“中立”的假面。

限于当时的局势,太平天国对外国侵华者一直保持着戒备,但又不轻易失和。对闯进境内的外国战舰,太平天国的防江炮台一律以开炮制止其前进。英国公使文翰、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麦莲先后来天京乘坐的战舰都曾被炮击过。外国战舰停在天京,炮台都会严密的监视。

英舰来到天京,当他们试图把战舰靠近江边,抢劫煤炭资源时,太平军的炮口就正对着他们。凡是外国使节到天京活动都必须得到太平天国的批准。美公使麦莲到天京后,他的随员请求到聚宝门外去瞻望大报恩寺琉璃塔,负责招待外宾的天国官员江丙新不敢擅许,天朝政务官陈承瑢也不能决定,一直申禀到杨秀清才作出决定。

乾隆年间,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描绘的南京大报恩寺塔。(公有领域)

而美国海军助理军医法斯(Charter  Fahs)等八人不等太平天国的批准,就擅自离位跑去参观。附近守卫堡垒的官兵拘捕他们,带去审讯。将其拘留数小时后,直到美方从东王府领取到通行证,守职的官兵才释放了他们。

当天,太平天国发出札谕警告外国公使团:“以后,你们如果仍敢擅自往来,被天朝将士拘捕,届时再无容量之地。”

当时,英国使臣到达天京后,曾向洪秀全提出以平分中国为条件,愿帮助推倒清朝,对太平天国利诱和威胁。反之,则协助满清围剿太平天国。洪秀全拒绝了英国的提议。

在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藩曾问他太平天国为何不肯与外国联合。曾国藩的幕僚记录李秀成的回答:“洪秀全本是广东滨海人,素来知道洋人反复,故而不肯与他们合作。”

洪秀全(公有领域)
洪秀全(公有领域)

据法国驻华公使馆翻译官加勒利(Callery)、医官伊凡(yvan)于1853年合著的太平天国初期纪事中指出,太平天国的将领都是广东人,他们中的多数人曾经参加过鸦片战争,非常骁勇,誓要把入侵者从中国驱逐出去。英国来华后的四十多年中,在广州一带横行和不法也都是有目共睹。

当英方提出平分中国,帮助推倒满清的谈判时,这些来自广东,曾经参加过鸦片战争的天国英雄就首先拒绝了。

以宗教形式 争取诸国中立

英国特使额尔金曾率领舰队进入长江,企图把太平天国赶出天京。但交战后,额尔金舰队被太平军击伤,威妥玛认为太平天国虽在失势之中,但是让他们对付满清,太平军还是具有足够的军力。此时英方发现单独抵抗太平天国太过势单力薄,向太平天国求和后而归。英国意识到必须与满清联合才能够抵抗太平军。

太平天国虽经过天京事变受到重创,但仍然有足够的能力抗击清军。但是,如果诸国和满清联合,那就会有不同。对此,太平天国也看得十分清楚。

为了阻止列国与满清联合,太平天国对外的宗教宣传,很大程度上确实是为了争取欧美国家不干涉中国政务所用的适宜计策。太平天国以宗教形式,争取西方国家不干涉中国政务。洪秀全以基督宗教的说法,和西方国家交涉。

英国伦敦来华传教士杨笃信。1860年8月,杨笃信会见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获得在太平天国境内自由传教的权利,当时有许多谦逊虔诚的传教士是太平天国的友人。(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英国伦敦来华传教士杨笃信。1860年8月,杨笃信会见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获得在太平天国境内自由传教的权利,当时有许多谦逊虔诚的传教士是太平天国的友人。(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当英、法联军协助清朝抗击太平军收复上海时,据英国上校林里所言,当时有“许多谦逊虔诚的传教士”仍然是太平天国的友人。英国公使普鲁斯致外务大臣罗塞尔书说,洪仁玕的小册子给传教士的印象很深。他认为,太平军的“传道”小册子只是天朝为取上海所施用的计策,以争取教会团体的支持和同情。

1860年6月,被派往苏州访探太平天国的传教士艾约瑟、杨笃信、马可望(Macgowan)、何尔(Hall)等人就着重地论道:太平天国对待外国人非常友好。“我们崇拜同一天父,信仰同一天兄,为什么要不和睦?”

1861年2月19日,上海英国领事密迪乐致英国外务大臣罗塞尔书说:“自从我于1853年4月间初次前往南京,直到最近上海商人访问苏州为止,非武装的外国人,或单身或结伴,曾屡次进入太平军的前哨阵地,他们毫无例外地都得到了太平军的和平接待。同时,也有一些心怀偏见、抱着敌视态度去访问的外国人,在访问他们(太平军)之后,反被他们的友好所感动,变敌意为善意了”。

太平天国计定以宗教形式,影响公众舆论,从而迫使西方国家保持中立,不要干涉中国,也采用了通商和友好往来等方式,确实取得一些成效。

清末时期的上海怡和洋行大楼(公有领域)

怡和洋行站在商业利益上,于1862年2月27日从香港发出商业报单中,提出反对干涉太平天国,洋行的建议是:“我们的利益全靠严守中立,今日不但不推行此种政策,且如我们前次通报所说,英、法陆海军与清军联合,由两国提督率领,进攻六千太平军……如果一直坚持这一自杀政策,结果所有贸易即便不遭到毁灭,也将遭到严重的阻挠,这种做法只有激怒一个绝不可轻视的对手而已。”

上海英国领事密迪乐在他致外务大臣罗塞尔的长函中,也强烈地反对英国干涉太平天国,他说:“有人曾经争辩说:‘太平天国的友好态度是伪装出来的,要是他们觉得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战胜我们,他们就会来攻打我们。’我的回答是:纵然如此,那么太平天国跟俄国、法国、美国有多少不同?这些国家对待英国和平有礼的态度,是由于单纯的友谊?还是由于他们政策的缘故?他们一旦获得攻击我们的有利机会就会来攻击我们吗?”

艾约瑟等人的意见,可以代表部分传教士的看法。怡和洋行是当时中国首家外国商行,他的意见,可以代表英国在华商人的态度。而密迪乐则是被称为最熟悉太平天国情况、最有才能的英国在华外交官。由此可知,太平天国以宗教等多种形式,争取诸国不干涉中国是有成效的。@*

责任编辑:苏筱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京是长江下游和整个东南地区的重镇,附近一带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是清政府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地,是漕运的枢纽。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在政治上、经济上给清朝统治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它极大地鼓舞和促进了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
  • 太平街多味斋艺术馆展出了一份署名为翼王石达开的“太平王洪秀全檄文”, 2月25日被专家鉴定为长沙首次发现的太平天国檄文,但是否为石达开手迹还需考证。
  • 【大纪元10月7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七日电)位于浙江金华市闹区的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日梳遭人纵火,原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居住的卧房被烧成废墟,所幸隔壁的两幅百年珍贵壁画逃过一劫。
  • 1860年侍王李世贤率领的太平军虽然在福建取得了多次胜利,但在西方列强和清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但太平军余部尚有数万人,留下来继续抗清似乎已经不可能了,四周都是清兵,海外都是西方列强的军舰,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当猪崽被卖到国外当“契约矿工”,太平军余部约三万人选择了这条唯一的生路。
  • 广东韶关始兴县东湖坪村,它在清朝时大名鼎鼎,这里正是当年富甲一方的曾氏家族生活的地方。曾氏祖先不仅在县城广开银号,也在自己的家乡修建了秘密的银库。而令人至今不得其解的,却是东湖坪曾氏银库墙上那充满玄机的藏宝图;尽管一百多年来谜团无人能解,但寻宝故事层出不穷。
  • 30日上午,一座古墓碑首次在南京六合区发现。据专家考证,该墓碑是一百多年前,太平军与清兵激战于南京江北古城六合时候的守城士兵的墓碑。而令考古专家意外的是,这件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文物竟被当地村民当作交通便桥,在上面行走多年竟无人知晓。
  • 为阻止中国民间刮起的反思历史风潮,中共党刊《求是》杂志日前刊发文章,高调美化“太平天国”、义和团等。文章称历史虚无主义者以“还原历史”之名将矛头指向中共体制,恐导致中共亡党。不过,《求是》所提的历史虚无主义却来自中共官方,《人民网》和《新华网》在此前的“太平天国”报导中揭示出太平天国头目“极度奢侈和淫乱”。
  • 洪秀全为信众提出十条约法,包括崇拜皇上帝,不拜邪法邪神,不杀人害人,不奸邪淫乱,不偷盗行窃,要敬孝父母长辈等。
  • 太平军于1850年由洪秀全创建。此军除了军纪严明,作战勇猛外,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伟绩被有意的篡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 太平军军纪严明,比清军要肃整很多,在管理上也比清军完善和优越。太平军的士兵不是为了饷银而参军,是为了自由的信仰自愿参军。他们之所以能够严格遵守军纪,除了外在的力量,将帅治军有素是一个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出自于心中信仰的力量。而清军多是雇佣军,为了饷银分配,经常发生内讧或哗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