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 顽石点头

士魁
font print 人气: 2745
【字号】    
   标签: tags:

石头是有灵性的吗?
它会向人打招呼吗?

“顽石点头”的成语,是出自晋朝《莲社高贤传》书中的一段“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

生公,就是东晋末年的道生和尚(公元355生,434殁);他俗姓魏,幼年追随竺法汰(公元320生,387殁)出家,后来游学长安,受业于鸠摩罗什(公元344生,413殁)门下。

胡适在讲述《中国禅学的发展》时,推崇道生和尚是“把印度佛教变中国佛教、把印度禅变中国禅”的关键人物。他创立了几个很重要的教义,包括:“顿悟成佛”〈1〉、“善不受报”〈2〉、“佛无净土〈3〉”。

道生和尚在《涅盘经》还没有全部译出的情况下,公然主张“一阐提〈4〉皆具佛性”,为众僧徒所不容,而被逐出寺院。直到后来《涅盘经》传入中国、全部译出,果然与生公之说相合,他才得以光荣回到庐山的寺院。

相传他在被逐之后,落脚于苏州的虎丘山,聚石为徒,对石讲《涅盘经》,讲到“一掸提皆具佛性”处,问群石:“我所说的法是否契合佛心呢?”群石都为之点头。

后人以此“生公说法,顽石点头”,来比喻:“感化之深,使顽固无知之人也十分心服”。

今日苏州虎丘山,还留有“说法台”、“点头石”的观光景点,纪念这段故事呢。@、

注:
〈1〉“顿悟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善不受报”:反对买卖式的积功徳。
〈3〉“佛无净土”:反对他师父的净土宗。
〈4〉一阐提:icchantika,不信佛、积众恶之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为了平息后方的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首先用离间之计平息了建宁三郡的叛乱,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将之法破了三洞人马。最后诱敌设伏,在锦带山活捉了孟获。
  • “如振落叶”形容非常容易。
  • 书画能给人带来喜悦,但不能改变人的志向。如果对它太在意,爱不释手,就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三国时太傅钟繇看见韦诞有一篇蔡邕的书法,苦求不得,以至于捶胸吐血
  • 南郡太守周瑜病死了,庞统到吴郡送葬。吴郡很多文人早就听说庞统的名声,都来看望他。大家谈古论今,非常欢畅。谈论间,众人请庞统评论一下在座人员。
  • “饥寒交迫”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 老虎就和狐狸同行,野兽们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走了,老虎不明白野兽们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狐狸的原因。现在楚国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昭奚恤将军掌管着楚国的军政大权。所以,北方诸国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我们楚国,这就像野兽们害怕老虎一样啊。
  • 祖逖年轻时很有志气。一次,他和朋友睡觉,半夜里听见鸡叫,祖逖叫醒朋友,说:“你听听,这是在督促我们奋发图强啊!”两人就披衣起床,拔剑起舞,苦练本事。
  • “必由之路”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比喻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
  • “夜郎自大”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