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施恩不求报

周晓辉
font print 人气: 58
【字号】    
   标签: tags: , ,

河南书生刘理顺,明朝人,多次赴京赶考都名落孙山。这一年落榜后,他在二郎庙继续刻苦攻读。一天,他听见外面有人痛哭,就向旁边的人询问缘由。有人告诉他:“那一家的儿子外出经商七年未归,他的母亲又老又穷,准备将儿媳妇卖给别人好过日子。昨天有一个商人付了十二两银子,今天这媳妇就要跟商人走了。老人与媳妇不忍别离,所以痛哭。”刘理顺当即让仆人去家中拿来十二两银子。仆人说:“咱们家也缺钱花,只剩下交纳粮税的十几两银子,准备明天交官府。”刘理顺说:“还是赶快取银子来,粮税再想办法去借。”

拿到钱后,刘理顺以老妇儿子的名义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离家后挣下五百多两银子,半个月后就可以回到家中,先给你们寄上十二两”等话。老妇接到信后,归还了商人的钱,婆媳避免了离别的命运。

十几天后,那个离别七年多的儿子果然像刘理顺信中所说的那样,带着五百多两银子如期归家。母子相逢,儿子见信大惊,心中感谢神明,全家叩拜谢天。而刘理顺行将赴考,梦见鼓乐喧天,火炬成列。二郎庙中的庙祝看见二郎神送他起程。果然,考试完毕,刘理顺中得状元。

那家儿子后来知道了刘理顺的恩德,上门道谢。刘理顺不承认有过赠银之事。

施恩不求报乃是大善之举,福报随之而来也是天理使然。

(资料来源:《太上感应篇》)

转载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5/21/51638.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东汉任城人郑均自小喜欢老子的学说。他兄弟当县吏,经常接受别人的馈赠,郑均多次劝谏也不听。于是郑均外出给人当佣工赚钱。
  • 庄王反问:“可是你之前已承诺了我,后来又背弃承诺,你的‘信’在哪里?”解扬说:“我之所以答应你,是想用这个方法才有机会达成我国君交付给我的使命。”
  • 威王马上就不高兴了,放下琴握着剑说:“先生连我弹琴的样子都还没看见,怎么知道弹得好呢?”
  • 明朝湖州人凌汉章针术灵异,名声传于江浙间。一次去访病家,在市中见一乞丐,身形长大,眉凶目恶,面颊上天生一手掌痕,有十几个乞丐跟着。
  • 汉丞相西平侯于定国,是东海下邳人。他的父亲于公曾经是县狱吏郡决曹,其办案公正无私,所断案件没有一件是有冤屈的。在他生前,东海郡人就为他立了生祠。
  • 元朝时候,云南晋宁地区有一个孝子叫李忠。在李忠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只有他和母亲住在一起,俩人相依为命。李忠侍奉他的母亲非常孝顺。
  • 老师弟子六人一同来应试,考完后在寓所等待揭榜。拂晓时,弟子五人前去看榜,只有老师一人留在寓所。不一会儿,一个弟子回来,喜形于色,说:“弟子考中了!”随即又一弟子回来,刚到门口就大声说:“我考中了!”
  • 观看了神韵晚会的节目---《创世》,不禁惊奇于中华传统的历史悠久,余韵流芳。主佛驾着飞马拉的天车与众神立下誓约:随我下世,做一千年的王!
  • 暴君古今中外皆有,而且几乎是相似的。他们总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大权独揽,决不允许任何人异议质疑;他们只喜欢使用奴才与蠢才,唯其如此才能保住他的权势地位;他们大多性格残暴多疑,生怕他人夺权。因为权力的魅力诱惑实在太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财富,呼风唤雨式的指令,万众臣服的心理满足,美女如云任其享受的生理快感,使得那些一朝登王位宝座或权力珠峰的暴君,必定日夜担惊受怕,生怕比他强者夺走他的地位,因此必定采取暴力或阴谋手段消灭一切 可能的竞争对手及可能的潜在的未来的任何对手。一部二十四史的历史故事反复证明了这一真理,是故唯有自由民主宪政的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才能永远消除暴君 产生存在的土壤。
  • 美要眇兮宜修,是湘水女神飘逸绰约的风姿,也是一位晚明闺秀的芳名。沈宜修,究竟是什么样的妙人,担得起神仙一般的美好形容? 江南自古繁华,山水清嘉,地灵人杰。世家大族诗书传家,女教兴盛,涌现出众多品貌俱佳、文名远播的淑女。沈宜修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她身处柴米油盐的俗世,却以细腻婉约的心灵,构筑了生命的诗意桃源,更为后世留下了灿烂的笔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