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芦沟桥狮子的凝望

font print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13日讯】从日军打出七七事变的第一记枪响,七十二年来芦沟桥上的石狮子静默地凝望着战乱中的风云,见证着国民政府军为了保卫民族命脉,展开八年浴血的抗日战争;也看着共党红军暗中助日侵华,一步步趁势坐大。

在国军英烈洒出如花鲜血奋勇死守的大小战役中,一九三七年底的南京保卫战是一出战略及政治上脱轨上演的悲剧——在国民政府军与日军的战略计划之外,两个共党特务拉开了三十万颗中国人头颅落地的悲剧序幕。

苦战八年最终胜利,共产党却窜改历史谎称“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唯一的中流砥柱”,大肆吹嘘抗日战争时的丰功伟业。石狮子依旧无言静观,但亲历抗日战争,见证共党窃夺政权、神州赤化的国军官兵必然要发声,著书还原历史,不容青史尽成灰。

见证乱世 不容青史尽成灰
著书还原历史
文◎ 陈柏年


入伍国民党四十军的杨濬彦。(杨濬彦提供)

历经当兵、被另一军队强行拉兵囚禁后逃亡,杨濬彦如愿入伍国民党战功烜赫的四十军,迎接光荣的抗战胜利,却又亲见神州尽赤的悲剧。为了还原历史,他自费出版抗战史实的著作,为国家民族留下一面可资思索、凭据的明镜。

步入杨濬彦先生的家中,最醒目的一面墙上,挂着国父孙中山、先总统蒋中正的遗照。这样的摆设在今日看来非常突兀,却是多年前台湾各公共场域、中小学教室必置的画面,也是杨濬彦前半生的动乱风云里,坚定带领一代忠党爱国的中国人,历经抗日惊涛骇浪后,安稳定居、打造民主堡垒的精神象征。时值今日,或许历经了纷纷扰扰、政党与民主意见的洗礼,一代中国人追赴伟大理念、赤诚保家卫国的精神价值,才更使人动容。

杨濬彦于民国十五年出生于河南洧川县的苗庄,五岁丧父,自幼受拜神行善,劳苦无怨的母亲影响很深。他描述母亲:“容忍性很强,正直而有气节。”

杨濬彦从小长养一种君子温蔼的骨气,就读私塾四年,成绩数一数二,毛笔字频得老师赞美。家中困难,也从不愿巴攀富家公子,因此中辍无悔。有一回因家贫,受一位富亲戚奚落,回家途中愤而对母亲说:“再也不去那位亲戚家了。”母亲也慷慨地说:“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去了,咱们家穷,穷要穷得有骨气,不向人家低三下四。”

由于战事逼近,年岁难过,于是杨濬彦只有在十五岁时拜别母亲,出外谋生计。岂知从此再没回到家乡,直到半世纪两岸开放之后。

半生戎马 一根火柴决定命运

杨濬彦回忆自己戎马半生,说:“我从当兵起就吃公家饭,一九四四年秋冬间入伍。第一次作战几乎粉身碎骨,我在那当监视兵,到中午,看到两架飞机丢炸弹,我赶快爬走,还好有一个沟让我趴下掩护,那个炮弹就炸在我刚才站的地方!我后面二、三个人都被炸死掉。”

国军在南运河架设浮桥,准备渡河迎敌。(新纪元资料室)

初入伍的杨濬彦备受长官赏识,军旅生涯正要崛起,却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中,遭共产党新七军在行军落单的情况下,以“捉逃兵”的污名,拳打脚踢下掳去营队当兵。杨濬彦被迫背着重装,在湿漉漉的雨天行军,穿着草鞋在犹如泥汤的道上行走七、八天,结果一到营地,就发高烧并患重痢疾。认份的他本来想到哪当兵都一样,却发生了一件事使他改变主意:

“不想,这时有一件缺乏人性的事发生,使我立誓要逃出新七军这个仇军!”

原来当时的杨濬彦,虚弱到身体不能站立。一天半夜十分口渴,要求副班长给他火柴烧水喝,却遭到怒斥:“半夜三更,哪来的火柴!?”杨濬彦说:“如果真的没有,我也不会怪他们的,可是不到十分钟,擦地一声他们用火柴吸烟,这一下可伤透我的心了!”他恨怒地说:“我死也不做新七军的鬼!”

就这样,他计划要逃出新七军的部队。病了多日的他,就在第二天早上到后院砍了一枝木棍做拐杖,当日半夜走出营队。不多久共军四出搜捕,他惊险躲过,两次求援路上人家,竟都是家乡河南洧川人,受到热情保护。好不容易与哥哥嫂嫂相遇,他们见到杨濬彦瘦弱的样子都哭起来了!他们并且惶然对杨濬彦说,因为治病,把他当兵所领的钱都用罄了。杨濬彦闻言并无惊怪,反而安慰他们说:“治病要紧,钱用完了,病也好了,不要再为这个烦恼不安。”

尔后,杨濬彦只得在面店以伙计维生一段时间,终能如愿入伍国民党战功烜赫的四十军。然而好景不常,他亲见国民党大裁军的错误政策,致使国民党军队众多裁军士兵误信共党宣传,倒入赤流之中。

痛见大陆沦陷 兵败如山倒

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艰苦领导全国军民对日抗战八年,终于获得光荣胜利,却在短短四年中葬送神州,憾然退守台湾。关于这段史实,亲临其事的杨濬彦异常感慨: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军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AFP)

“为什么心理战斗意志很重要啊?没有战斗意志,不能打那个仗。对日本、对外国人作战那时候是国仇家恨。尤其南京大屠杀,军官们恨之入骨啊,所以对日本作战时士气高得很!再苦也能受得了。但是一到共产党来,成天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国民党贪污、好战’,就这样讲起坏话。所以到了徐蚌会战的时候,败局都已经形成了。”

在杨濬彦的书中,清楚列出共党窃权成功的原因:一为抗日战后,俄共占领东北三省,将大量接收日军的轻重武器与美援俄军的武器(可装备两百万军队),大量支援共党军备并派专人训练,使共党不费吹灰之力即拥有优势军力。兼以美国总统杜鲁门听信共党宣传,断绝对华援助,逼迫国民政府停战、和谈、建立联合政府,大量裁军。

再加上共党宣传与间谍的渗透,使国民党军心溃散,兵败如山倒。杨濬彦痛心诉说当时撤军政策的失误,素以党国为家的士兵,以领取微薄遣散费被解职了,顿失所依,反而大量被共军吸收:“他们想抗战胜利了,领三个月粮饷路费,一个月才几个钱?没有作战任务就马上拆掉一个师,就这样失业了,怎么回家?士兵都放声大哭,那哭声很悲哀。就这样。这个四十师的兵都跑光了,没有几个到第六路十三军。”“共产党他们不裁军,喊出‘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的口号,所以很多士兵都投靠到他那里去了。到最后,国民党没有兵可以打仗。一个将军、团长,师长,那都要经验的啊!这些营长、团长、师长、参谋长这些人,是容易训练吗?可是一下子就被裁去两百多万的军队。”


共产党在国民政府艰苦抗日的八年间趁势壮大,神州在四年后痛遭赤化。图为一九四九年五月二日,一艘载满国民政府军队的船只正从上海往南方撤退。(AFP)

就这样,国民党节节败退。后来,杨濬彦在对共党作战中腿受伤,再次不幸沦入共党之手,但他置生死于度外,喝斥随行同伴不应变节、当面嘲讽共党贪兵掠夺钱财的卑劣行为;而当他在台湾担任人称“肥缺”的公职时,亦能清高自守,从不索取当时视为惯例的回扣与不义之财,可谓体现了文人少见的风范。

时代动乱下的命运际会

在杨濬彦的自传书籍《我的故事》中,特别对他年轻时,几段有情无缘的女子描述,使人对于战乱中的命运弄人感触良多。

当他在十五、十六岁时,在学堂随同一位善良忠厚、温文儒雅的私塾老师学习。与同在就读的私塾先生之女,有着一种淡淡的情愫。彼女容貌清丽,个性温婉。据他所知,对方也曾托人说亲,但是因为自己家中贫困,被母亲一口回绝,成为他心中的憾事。后来杨濬彦离开故乡,多年后两岸开放探亲,他听说受人敬重的私塾老师竟被共产党活活折磨死,彼女亦下落不明。

当其十九岁时,驻兵湖南信阳,因哥哥住附近漯河,约一星期搭火车前往探看一次。堂嫂的妹妹是一位难得佳人,数面之后颇有好感,便向哥嫂提亲,嫂嫂却拖延未答。

当时,他驻扎的信阳当地,有一位药店女儿也属意于他,央人提亲。只是他心里想着那位妹妹,总没有肯定回讯。后来他趁年假到漯河,想要再央哥嫂许诺,终无下文,信阳火车却因战事不通,使他在漯河被勾留了十几日。当他回到信阳,惊见全营空空如也,原来部队已开拔到广西。药房女儿的说媒人痛斥他远行多日,如今无法驻扎当地,没有认识机缘,与药房女儿的姻缘也告吹。杨濬彦当日上午,就上火车追随部队到广西,哥哥嫂嫂却从漯河寄信到信阳,许诺他与其妹的婚事。这件事他懵然未觉,直到两岸隔绝五十年后开放探亲,嫂嫂才透露此事。

或许那个年代的人就是这样漂离如孤蓬。他后来释然地说,还好当时未接获此消息,否则一旦他来台湾,心里惦念着那位有缘无份的女子,或许就要孤独终老一生。就这样,杨濬彦来到台湾后方落地生根,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自学苦读 著书还原历史

来到台湾后,杨濬彦凭借刻苦求学的精神,打下了厚实的学问根基:“我从民国三十三年买字典认字,自己看《三国演义》、《三国志》、《东周列国志》,后来在八一后方医院念书,我就找最难的古书、讲军事、公文程式的书来读。”

如此自学,于一九六五年通过当时优惠贫家子弟的高等检定考试后,服公职至退休。而他秉持正气与牺牲救国之大义,公余之暇,密切注意共党间谍行动,研究多年,于民国六十七年自费出版《巨镜》一书,一度风靡,曾获国军文艺金像奖,被誉为“可抵上两百万军队”的作品。

杨濬彦著作《巨镜》是揭露共产党画皮的明镜,曾获国军文艺金像奖,被誉为“可抵上两百万军队”的作品。(摄影/陈柏年)

他说,自费出版《巨镜》一书是为了“救人救世、救国家、救民族”。他很明白的指出,在共产党统治下,不是为奴,便是死亡。“我原来没有钱,在国税局工作,还是小工、临时工。当时我书写成了,找出版社,都不愿意出版。后来我跟自己讲,人家烧香拜佛是为了一家一户求平安,我这是为全中国、从政府到每个老百姓安危都有很大关系!把这些纪录保存下来。你看大陆灾难有多少?共产党统治时期死了八千万人!所以我就自己出版。”

这本书的确是真知灼见,可以引发世人对共产党真正面目的省思。如第二章:打着红旗反红旗,作者明白指出,这一句共产党用来攻击敌人的口号,实际正是其自起家到文革,一贯不变的阴谋诡计。如共党总伪装成“爱国份子”、“抗日份子”、“民主份子”、“自由主义份子”……,潜藏在政府、学校、军队、新闻机构之中,大行统战之实,使众人误认他的本质,进而做了帮凶。这不是“举着自家的牌子反自家”的手法吗?

二零零五年抗日胜利六十周年时,杨濬彦将整理自珍贵绝版的旧籍战史与史料,自费出版了三本揭开抗战迷雾的巨著:《中国陆军作战各大战役实录》、《太平洋美日海空大战录咏》、《美亚报告序文暨毛共骗术下术语史料选录》。然而他寄送到台湾各单位,市面上却罕有人知。杨濬彦珍惜的翻阅这些书籍对《新纪元》说:

“这个我都下过功夫,像这本《美亚报告序文暨毛共骗术下术语史料选录》,抗战这些过程,这个抗日将领的人名,现在有几个人知道?我是有心,搜集了几十年,才有这样完整的纪录。后来民主开放,很多资料都被销毁了。”

他翻阅着《中国陆军作战各大战役实录》说:“像这些不容易得到的,都是在讲中国抗战史的历史资料,我是在哪看到,就马上买下来。这是完整资料、日本人将领在中国哪里战死,这里都有。”

一九三七年淞沪战争爆发,蒋委员长亲赴督战。(新纪元资料室)

杨濬彦说:“我不是为了赚钱。如果愿意出钱就寄钱,不买的话我就送了。”他在中央各机关、台湾各大专院校、各县市政府、各县市议会、台北市各区公所、台北县各乡镇公所、台中市、高雄市各乡公所……,都这样发函赠送,信中标明价格,意者可汇款买书,否则就赠阅收入馆藏,当然是收者多,汇者少:“这三本书我就这样送,大陆上我寄了两次,大陆我寄到各省政府,还有清华、北大两个学校。现在我没有剩下的了。”

宿愿完成 无愧的笑容

两岸开放之后,杨濬彦先生虽出入大陆探访,但是对于共产党的认识非常清晰。这是因为深刻交手与认识所致:“我一九四四年当兵,隔年胜利,日本军还没有走,我就跟共产党打仗,腿受伤。大陆上现在还讲毛泽东领导共产党抗战胜利,现在教授不相信,老百姓还是不知道。后来来到台湾,我们外交上需要日本人,需要跟他拉关系,经济上落后又需要赚取他们的外销,所以政府几乎不讲抗战的事情了,除了《八百壮士》几部电影,那日本又统治台湾几十年,都不提抗战。而大陆却说是毛泽东领导的。”

香港活动人士拉起抗日领袖蒋中正的横幅,争取钓鱼台主权。(AFP)

杨濬彦义正辞严地说:“我就是为了中华民族这样的大灾大难、不幸牺牲的抗日英雄,要为他们伸张;为他们留纪录,我不惜花了多少时间:影印、修正战役的纪录,从开战到胜利全部的过程……。如果你看我这本《中国陆军作战各大战役实录》,你就会对于抗战全部的过程,有很清楚的了解。我不是有钱人,但是我不惜花这笔钱,因为这是大事情。”

访谈最后,杨濬彦站在国父与蒋公的照片前,让记者拍照。他欣然说:“我一辈子很对得起两位。我对得起国父;对得起老总统。”当八旬老人缓缓说出这些话时,是那样真诚而又令人不敢逼视。而他的确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印证了这些话语。◇

高龄八十四岁的杨濬彦躯干挺直,站在国父与蒋公的照片前说:“我一辈子很对得起国父;对得起老总统。”(摄影/陈柏年)

 

对日抗战三时期

 

杨濬彦《中国陆军作战各大战役实录》书中详细罗列三期对日抗战经过:

第一期: 守势时期,自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为止。国军除力保要地外,消耗敌军战力,以粉碎其速战速决的野心。

第二期:
持久战时期,自一九三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为止。此阶段又分一、二两期。第一期是自武汉会战到一九三九年,此时苏俄与日本订定诺门坎停战协定,鼓励其放胆侵华,并唆使共党叛变,英国亦封锁滇缅公路,以绥靖日方,我军遂陷入坚苦卓绝的抗日最艰难阶段。第二期是自一九四零年春的枣宜会战,到第二次长沙会战收复广西止,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我军与盟军并肩作战,战局渐渐扭转。

第三期:
反攻时期,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日军宣布投降。此一阶段我军深入滇西缅北,打通中印公路,终于获得最后胜利。

抗日圣战,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算起,中国同胞可谓受苦十四年,死伤国军三百八十万,百姓一千多万,才获得光荣的自由。这段攸关世界和平的历史,既不应被利用成仇恨工具,也不该任凭抹灭遗忘。

 

=====================================================================================

南京大屠杀幕后真相
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
文◎ 蓝培刚


一九三九年,日军进攻江苏淮阴县,占领扬州的景象。(AFP)

探讨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南京!南京!》及《拉贝日记》亮眼的票房成绩引发“南京热”与反日情绪。而究竟中国民众从电影中看到了几分真相?翻阅史料,却惊现这一场战役既不在中国、也不在日本的作战计划中……

近几个月来随着“南京热”引发的反日情绪,网络上时常可见中国愤青攻击日本的言论,认为日本没有为二战中对中国、甚至东南亚造成的损失做到应有的道歉与赔偿。然而追索史料,却解读出完全不同于中共对南京战役与大屠杀的定调。

防卫南京的错误决定源于二人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淞沪会战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由于首都南京离上海仅三百多公里,弃守或保卫南京城成了军事会议的重点,在连续三次的会议中绝大部分的国军将领及德国军事顾问都认为南京必须弃守,李宗仁并提出将南京的国军撤往长江两岸,一方面可阻止日军沿津浦线北进,同时可阻止日军西上;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宣布南京为不设防城市,可使日军受国际法约制,不得任意杀害平民。

其他将领如白崇禧、俞济时、王耀武、甚至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张群及德国首席军事顾问法肯豪森上将也同意此观点,但是唯有两人有反对意见。

一是任军令部第一厅厅长的刘斐中将(此人于一九三零年加入共产党,是潜伏于国军中的匪谍,因为有他所以周恩来曾经说过,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达到军长,毛泽东就已经看到了);另一个是军事参议院院长唐生智,他在会议上起立大声疾呼,主张死守南京,令蒋介石误以为唐生智已作好牺牲的准备,而派他当了南京城防卫司令,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宣布防卫南京。一场血战也就不可避免的展开。

南京之役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三十万大屠杀的悲剧原本可以避免。(AFP)

日军守势战略的一次意外脱轨

在日军方面,因为日军主要的作战构想是“以战逼和”,当时日本虽已晋升强国之列,但受限于海岛国家的缺点,即使全国动员,他的生产能力远远赶不上战场上的消耗,所以根本无法做持久战,关东军副参谋长石原莞尔少将便主张“不扩大方针”。

所以当日军成功在杭州湾登陆后大本营发出以下的作战命令:“扫荡上海附近之敌,追击的战线为苏州、嘉兴以东”。

但是当时在前线作战的日军将领早已被胜利冲昏了头,在听到国军即将在南京摆下重兵防守的消息便不顾一切的向南京前进。当时日本陆军大本营立即下令停止进军,但却没有任何效果。无奈主持日军参谋本部的参谋次长多田骏是中将官阶,根本管不动松井石根大将为首的第一线日军部队,最后不得不在十一月二十八日批准占领南京的计划。

唐生智预谋弃城而逃

唐生智在接任南京卫戍司令时又推翻了国军“少兵驻点,保持机动”的战略指导,反而集中了十万的国军部队布防,然而又未对各部队提供作战指导及计划,导致各部队指挥混乱,另一方面又效法当年西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断绝守城官兵的最后一切生机,但是又于浦口准备一列火车以便自己随时弃城而逃。

当日军一路势如破竹的向南京挺进,唐生智于十二月十二日下午集合各军军长下达突围命令后,夜里便与司令部五百余人弃城而走。隔日日军发起总攻击,南京守军在突然失去指挥官的状况下秩序大乱,只有少部分将领仍持续抵抗,绝大部分都在进退不得的状况下遭日军屠杀,据估计因此而死的官兵占总数的85%,随后日军进城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在南京保卫战后,唐生智回东安老家与其四弟共产党特务唐生明办学校,其宗旨是维护中共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并在学校建立党支部,任用大量共产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马列主义,并要求学生加入抗日青年先锋队,学习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根据地问题》等有关著作。

在国共战争期间其所属军校,多次截击国军白崇禧部队,一九四八年十月唐生智、唐生明兄弟二人在上海做策反工作,要求蒋介石向中共谈判,一九四九年共军已过长江,唐生智于四月出任湖南省人民自救委员会主任,向中共通电“湖南和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最后在文革时遭迫害,于一九七零年四月六日在长沙病逝。

南京之役战略指导源于何处?

尽管日后对于唐生智当年为何接下南京城的防务众说纷纭,但南京之役不论在战略上及政治上都是一场不应该打的战争,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不只是国军对日作战的计划中没有这一项,日军大本营也没有拿下南京的打算。

究竟发起南京之役的战略指导源于何处?毛泽东稍早的一段话或有其紧密关联。

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于洛川会议中提出:“一些同志认为日本占地越少越好,后来才统一认识:让日本多占地才爱国。否则变成爱蒋介石的国了。国内有国,蒋日我,三国志;最糟糕的情况不过是日本人占领了全中国,到时候我也还可以借助苏联的力量打回来!”(出自毛泽东秘书李锐《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回忆录》)

这段说法可从一九六四年七月十日,日本社会党委员长佐佐木更三在北京与毛泽东的一段对话得到印证——

毛泽东:“我曾经跟日本朋友谈过。他们说,‘很对不起,日本皇军侵略了中国。’我说:‘不!没有你们皇军侵略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蒋介石,中国共产党就夺取不了政权。所以,日本皇军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好教员,也可以说是大恩人,大救星。’”
佐佐木更三:“今天听了毛主席非常宽宏大量的说话。过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你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我们大家感到很抱歉。”
毛泽东:“没有什么抱歉。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使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没有你们的皇军,我们不可能夺取政权。这一点,我和你们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两个人有矛盾。(众笑,会场活跃)”(出自《田中角荣传》第五三三至五三四页)◇

=========================================================================================

揭开国共合作抗日的迷雾
史料述说的故事
文◎ 蓝培刚


“国共合作”的历史就是国民党逐渐被共产党歼灭并吞的历史。图为一九四六年,蒋中正(右)对日抗战胜利后邀毛泽东解决国共问题,未想三年后中共窃取政权,大陆沦陷。(AFP)


史料述说的故事,显示八年抗日战争共军不仅没有参与,并且将炮火对准国民政府,趁势坐大。而“国共合作”的历史,就是国民党逐渐被共产党歼灭并吞的历史。

五月底,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参观了重庆抗战遗址,新华网报导说:“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战时首都的重庆,与台湾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众多抗战遗址,见证着国共合作抗战的历史。”

无独有偶的一本名为《中国兄弟连》的新书也在六月出版,这本书的简介中写着:“全书以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和平统一战线为背景,整体蕴含着一种浓浓的爱国情怀,惊心动魄的残酷战争和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交相辉映,编织出一幅国共合作时期震撼人心的瑰丽画卷。”

似乎从目前的舆论看来,中共已从历史教科书上所写的“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唯一的中流砥柱”逐渐转变为与国民党“共同抗日”,然而事实是否真是如此?

电文报告共军袭击战区情况

弗拉基米洛夫是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国际派驻在中共的联络官,他原来一直想要到前线观战,中共却一再阻拦,后来他发现原来日共双方根本没有交过火。他在他的《延安日记》里写道:“中共军队放弃前线阵地,向与国民党军队接界的地区调动,这种政治丑闻突然在重庆传开了。中国的很多组织要求把特区和中共军队无条件地移交给中央政府主席管辖,重庆气愤地谈到了共产党的出卖,把国土拱手让给了侵略者。”

共产党的出卖究竟为何?聊举两三段史料可作说明:

“一九三八年底,日军于武汉会战后为切断国军东南沿海之作战,持续于闽粤地区进犯,根据毛泽东等的指示,八路军总部命令刘伯承率一二九师主力和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一部共一万余人迅速从太行山区向冀南、豫北平原及铁路沿线展开向冀东挺进,首先击破国军山东守备部队王来贤部,并袭占邱县等地抢夺当地民团枪支、粮食,随后又于八月间并同徐向前对山东省政府发起攻击,于九月十四日占领山东省政府;尔后日军进犯当地,刘伯承、徐向前不战而逃,至此山东沦陷,为日军的进犯创造有利条件。”——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于一九三九年一月电呈蒋委员长,报告八路军无故开入,收缴民团枪支,攻城陷地,目无法纪,请示处理办法。

一九三九年七月十五日日本海军在定海登陆,关闭舟山群岛主要城市。(AFP)
“一九三九年底日军发起第一次长沙会战及桂南会战,并向中条山发起十余次进攻,屡次遭国军击退,共军于陕甘宁边区破坏当地政府及民众抗日组织,成立特区政府,发行货币,扰乱金融,助长日军对中国经济政策之破坏。”——胡宗南将军于一九三九年十二月电呈蒋委员长,报告八路军在甘肃以东各处,破坏中央政治系统及地方民众组织,扩充地盘的罪行。

“一九四零年初,日军对中国发起第二期战争,日军消除第五战区的威胁,遂调集六个师团,装甲与航空大队,向枣阳与宜昌一线进攻,史称枣宜会战,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于五月十六日于南瓜店壮烈殉国,共军贺龙趁机入侵晋西一带,随后于六月间击溃国军孙良诚、高树勋等部,使日军于华北得以遂行交通建设,加速日军对中国之侵略。”——抗战将领閰锡山一九四零年五月二十日电呈蒋委员长,报告八路军乘敌进攻之际,进犯晋西,加剧日本侵华。

据统计,抗日战争期间最高统帅部收至各战区遭受共军袭击的正式文电报告共有三百九十五次之多,导致抗战形势遭受极恶劣的影响,从下列抗日八年期间共军主要大型活动中可略知梗概。

抗日期间中共破坏大事纪

一九三七年:九月间进入山西设立各军区及公署,及派出一万余名干部至国军各部队渗透。

一九三八年:1. 策反并收编国军部队为其纵队,以贺龙为首消灭河北抗日民军张荫梧等部队,减轻日军于华北地区所受之牵制;2. 一二九师刘伯承趁二战区与日军激战时率部突破东阳关,使临汾附近国军遭日军包围。

一九三九年:1. 一二零师贺龙进入冀中平原袭击国军;2. 成立江南、江北指挥部,持续袭击国军并于十二月策反国军江西十个铁血团,同时将国军进攻日军计划密告日军,使国军反攻战略挫败;3. 于河北攻击孙良诚、高树勋,于山东攻占省政府,新四军于十月间猛攻江苏省政府韩德勤部,企图消灭之。

一九四零年:1. 八月于山西袭击赵少铨军,劫持其两位团长使该部战力几乎瓦解;2. 九月趁日军全力进犯中条山时袭击九十八军军长武士敏部,最后该军遭日军包围,武士敏军长壮烈殉国。

一九四一年:新四军趁江苏地区国军换防之际集中七个团兵力围攻四十师,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中将所部五千余人牺牲殆尽,是为新四军事件。

一九四二年:举行延安整风运动,加强政治控制,并对中国大后方进行政治渗透,炒作物价,增加社会动乱,使国民政府财政雪上加霜。

一九四三年:1. 于国民参政会要求国民政府承认共军于抗日时期创立之一切政权及武装部队以及恢复新四军并准许扩编四个军十二个师;2. 发起史迪威事件,间接促成美国错误评估亚洲情势,最后美国与苏俄签订雅尔达密约出卖国家利益。

一九四四年:与日军订下密约,进行“平行运动”与日军一同攻击国军,同时要求国民政府给予共军五个军十六个师的番号,并要求改组统帅部,动摇国军军事部署。

“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借鉴

史料述说的故事,显示八年抗日战争共军不仅没有参与,并且将炮火对准国民政府,趁势坐大。而从过去的历史也可以明显看出,“国共合作”的历史就是国民党逐渐被共产党歼灭并吞的历史。

抗战胜利第六十四周年的今日,回顾中共于抗日期间之大事纪,适足以警惕中共惯用的统战伎俩。领导抗战胜利的蒋介石早期也曾向往共产主义,一九二三年受命赴苏俄考查时,蒋介石在船上还不停的学习俄文,说:“终于可以看到共产主义的祖国了。”但是在和共产党战斗了半世纪后,他得出的结论是与中共“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此三不原则在国共即将举行第三次合作前夕的今日看来,份外有其历史意义。◇

本文转自【新纪元周刊】129期“封面故事”栏目(2009/07/09刊)
http://mag.epochtimes.com/131/index.ht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芦沟桥是北京最古老的石造多孔联拱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至今已有八百多的历史。......
  • 2009年美南夏令会将于6月26日至28日在Dallas/Ft. Worth Airport Marriott South Hotel (4151Centreport Blvd., Fort Worth, TX 76155) 举行。
  • 中共已经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各国政府也应该有一个共识了,加拿大总理、乌克兰总统和新西兰总理以及其他的美国议员都已经作了明确的表示。如果世界各国政要真正能够通过《九评》认清中共的邪恶本质,做出唾弃中共的明确姿态,中共就真的要走进历史的垃圾场了。
  • (大纪元记者李意清达拉斯采访报导)六月二十七日晚,台湾前副总统吕秀莲应邀出席由达拉斯台湾同乡会主办的美南台湾人夏令营,并以“国共合作,台湾何去何从”为题讲演。吕秀莲表示,国共合作并未给台湾带来预想的经济、政治方面的益处,却使台湾面临多方面危机。但由于一些媒体宣传的导向,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台湾现状,因此,她开始创办《玉山》周报,希望人们能了解真实情况。
  • 今年是七七芦沟桥事变72年周年。中国国民党驻美东支部于昨天(7月1日)公布将在7月7月当天下午2时与纽约荣光联谊会共同举办“难忘七七﹐ 珍爱和平”纪念会暨蒋经国先生百岁冥诞图片特展,届时将邀请中国近代口述历史学会会长褟福辉先生主讲“美国华侨与对日抗战”,会后将放映大型剧情纪录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 (中央社记者王曼娜香港7日电)今天是“七七芦沟桥事变”72周年,香港43个团体的代表游行到日本驻港领事馆示威,宣示钓鱼台是中华民国领土。
  • 【大纪元7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丽丝多伦多报导) 2009年7月7月日是中日战争爆发七十二周年、抗战胜利六十四周年,加拿大七七抗日战争纪念会于多伦多举办 “七七抗日战争纪念大会”,数名抗日老兵现场回忆当年抗战的实况。超过一百二十位嘉宾参与活动,与会人士多来自台湾的侨民。
  • 【大纪元7月9日讯】(大纪元记者余晓纽约报导)今年是七七芦沟桥事变72年周年。7月7日下午﹐中国国民党驻美东支部与纽约荣光联谊会在华埠美东联成公所共同举办“难忘七七珍爱和平”纪念会暨蒋经国先生百岁冥诞图片特展,中国近代口述历史学会会长褟福辉先生在纪念会上演讲“美国华侨与对日抗战”,随后放映了大型剧情纪录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 三峡工程36计
    “苦肉计”,为兵法三十六计之第三十四计,败战计其中之一。原文为:“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 三峡工程36计
    当水库发挥防洪效益,蓄水至海拔一百七十三米时,许多没有被计算为三峡工程移民、没有搬迁的居民该怎么办?长江水利委员会认为,这些居民可以跑到更高的山坡上去,即所谓的“跑洪”,等洪水过后,再回到被洪水淹没过的家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