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度新聞攝影勇者 林藝斌用鏡頭寫歷史

font print 人氣: 4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攝影大師林藝斌拿出長18公尺的作品,小心翼翼的在工作室內鋪展開來,「這是站在大度山至高點拍攝的,為了這一幅作品,我已經前後投入10年的時間」。10年來,林藝斌無數次奔走在大度台地上的軍事至高點,採360度攝影技巧取得的中彰投四縣市的畫面,就在台中縣市即將合併前夕,安排中台灣鳥瞰全記錄的展出,將別具意義。

眼前這幅採360度攝影技巧取得的中彰投四縣市鉅照,作品從台中縣大雅鄉開始、接著是龍井、沙鹿、后里、火燄山、太平、大里、霧峰、大肚溪、玉山主峰、玉山北峰、南投、彰化、和美……,林藝斌指著遠處,還看到了雲林麥寮的煙囪和苗栗火燄山。


林藝斌花十年時間拍攝中彰投四縣市的360度影像。(攝影:黃玉燕/大紀元)

「這幅作品很適合在台中縣市即將合併前夕展出。若是能放大到40公尺,舉辦一場主題只有一張作品的特展,會很有意義」,他自我期許地說到。

20年前一頭栽進360度攝影世界的林藝斌,是新聞攝影界的勇者。多年來,不曾在台灣自然災害的重大事件中缺席。頂著一頭銀髮,林藝斌回憶921大地震前的20天,無意間留下了九份二山的影像,那時山頭盡冒著黑色濃煙;未料20天之後,大地震造成地層大幅滑動,林藝斌不願錯過這一刻,跋山涉水,衝破防線,第一時間奔赴災難現場,並以直昇機空拍記錄地表受災景象,幾個月累積超過8萬張的照片。

921造成大地滿目瘡痍,哀鴻遍野。林藝斌以360度環狀拍攝,彷彿引領觀眾回到災難現場,重新體驗當時人們心靈所承受的震懾與傷痛。一幅幅身歷其境的影像,在當時也引起日本地震專家的研究興趣,並大力邀約前往神戶展出。

林藝斌以卓越的攝影作品即將前往日本,但在當時並未獲得政府適時的金援,最後只能以30幅不加框作品前往,而林藝斌本人也僅能透過日方得知當時的盛況。林藝斌說,「看到人山人海的參觀人潮,和30幅未加框的作品在展場上,真讓我感傷。」

走過新聞攝影工作40年的歲月,林藝斌期待在大台中合併之際,耗資10年心血的作品,能在市民眼前亮麗登場。


(大紀元)


(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擁有近30年新聞攝影經歷的林藝斌,退休後致力360度攝影。6日起他將在台中市舉辦貴州安順山水風光攝影展,包括黃果樹瀑布等全景一覽無遺。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