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有三怕

陸真
font print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在《韓詩外傳.卷七》中,記敘了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值得認真閱讀並予參照。現譯述如下:

英明的君主都有三怕:一怕身居尊位而不知道自己的過失,二怕得意時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三怕聽到了至理金言而不能踐行。

憑甚麼知道聖明的君主,有此三怕呢?請看如下的事實:

越王勾踐與吳國作戰,大敗吳國,並兼併九夷。勾踐當時南面稱王稱霸,卻召來眾臣對他們說:「吳王夫差因為驕傲自滿,不檢點、不改正過失,而導致國破家亡。我要吸取吳國滅亡的教訓,現在宣布一條政令:『知道我的過失而不告訴我的人,他就是犯罪,應該被處死。』」--這就是身居尊位,而怕不知道自己過失的例子。

從前,晉文公重耳與楚國交戰,大勝楚軍。將士們得意胡為,放火焚燒楚軍的營壘,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都沒有熄滅,損毀的財物很多。晉文公重耳退朝之後,臉上帶著非常憂慮的神色。

侍從們問他:「我軍大勝楚軍,君王您為甚麼面帶憂色呢?」晉文公回答說:「勝利而不驕傲、不縱慾胡為,這樣才能獲得長遠的安寧。如今我軍得到勝利,便驕傲自滿,縱慾胡為,這樣便不能久安,我因此而憂慮。」--這就是勝利後、得意時而怕驕傲自滿的例子。

齊桓公得到管仲、隰朋兩位賢臣的輔佐,使他明辨是非,增進道義,為此深感慶幸。於是他選擇吉日良辰,祭拜祖先。齊桓公跪拜說:「是祖宗保佑我得到兩位賢臣的輔佐,使我耳聰目明。敬請祖宗繼續保佑,使我能依理而為,虛心接受他們的輔佐,絕不獨斷專橫。」--這就是聽到了天下的至理金言,而怕不能踐行的實例。

古人提倡謙虛謹慎,居安思危。宋代司馬光〈謹習疏〉中說:「陛下當戰戰慄慄,守而勿失。」

當然,上面提到的越王勾踐、齊桓公都沒有始終堅持下去,這也說明做到謙虛謹慎、居安思危還是很難的。

古人講的明主「三怕」的道理,其實都是人應該重視和參照的,誰想獲得上進、勝利、成功,都應該知道自己的過失,而迅速改正;都應該謙虛謹慎,不可得意忘形、胡作非為;都應該「聞至理金言而行之」,付諸行動,才能收到實效。不可把至理金言,束之高閣。所以這「三怕」,是人們都應該參照的金玉良言。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梅花詩的作者是北宋易學家邵雍,他字堯夫,謚號康節..............
  • 李白他的名號「青蓮居士」,還是自稱「謫仙」,都表示他的生命來源非同一般。他媽媽生他之時夢見太白金星..............
  • 中華大地被稱之為神州,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燧人、伏羲、神農三位神人的出現,神也將陶器製造傳給了人。陶瓷中蘊含著不同時代的文化,凝聚著歷史的真實;各個朝代中陶瓷器的造型、製作工藝以及裝飾,其工藝水準和藝術品味以及獨特的韻味和魅力,都無不體現出不同朝代之特點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
  • 製陶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手工業,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就有了「陶」字。
  • 秦代陶塑突顯生動、開朗、寫實的風格,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形象生動逼真,充分顯示出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藝。
  • 漢代時期的陶製品無論在質地、品種、工藝以及裝飾手法等諸方面都非常繁盛。
  • 三國、兩晉時期,江南陶瓷業發展迅速,相繼在蕭山、余姚一帶出現了越窯、甌窯、婺窯等著名窯址。
  • 唐代手工業產業的空前繁榮,這與當時朝廷對手工業發展的重視是分不開的,官府設置「將作監」、「少府監」等政府機構,對陶瓷、金工、漆器、染織等進行管理。
  •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瓷業大有進步,宋代陶瓷清麗高雅,色澤柔美自然,造型簡練,挺拔秀麗。
  • 元朝陶瓷業基本上承襲了前代舊制,但出現了青花、釉裡紅兩種極具特色和名貴的品種。自明朝開始,景德鎮已成為「天下窯器所聚」;「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的瓷都。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有較為詳細的描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