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的別稱雅趣】

手談標昔美 坐隱逸前良

路聖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63
【字號】    
   標籤: tags:

圍棋起源於中國,《博物志》中有「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的記載,以此推算,迄今為止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圍棋最早被稱為「弈」或「碁」,後來,有人根據黑白雙方總是互相攻擊、互相包圍的特點,稱「下棋」是「圍碁」。圍棋的別名很多,並都有其來歷。同時,圍棋對純潔人的性情也有很大作用,玄妙無窮。

稱其為「黑白」、「烏鷺」,是因為圍棋分黑、白兩色,黑子似烏鴉,白子如鷺鷥。張華在《博物志》中亦說:「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路史後記》中說堯娶妻富宜氏,生下兒子丹朱。丹朱行為不好,堯至汾水之濱,見二仙對坐翠檜,劃沙為道,以黑白行列如陣圖。

帝前問教丹朱之術,一仙曰:「丹朱善爭而愚,當投其所好,以閒其情。」指沙道石子:「此謂弈枰, 亦名圍棋,局方而靜,棋圓而動,以法天地,自立此戲,世無解者。」丹朱由堯處學了圍棋,果真有了長進。

唐元稹〈酬段丞與諸棋流見贈〉詩:「異日玄黃隊,今宵黑白棋。」北宋王安石〈棋〉詩:「戰罷兩奩收黑白。」宋詞家王之道有〈蝶戀花〉:「玉子紋楸頻較路。勝負等閒,休冶黃金注。黑白斑斑烏間鷺,明窗淨几誰知處。逼剝聲中人不語,見可知難,步武來還去,何日掛冠宮一畝,相從識取棋中趣。」

稱其為「方圓」,因為圍棋棋盤方形,棋子、棋盒為圓形。南朝梁武帝〈圍棋賦〉云:「圓奩象天,方局法地。」《新唐書.李泌傳》云:「方若棋局,圓若棋子。」

稱其為「坐隱」、「坐穩」,是因為弈棋時,兩人對坐,專心致志,諸事不聞不問,猶如隱居一般。《世說新語.巧藝第二十一》中說,東晉名士王坦之把弈者正襟危坐、運神凝思時喜怒不形於色的那副神態,比作是僧人參禪入定,故稱圍棋為「坐隱」。

稱其為「手談」,是因為下棋時,雙方默不作聲,僅靠一隻手的中指、食指,運籌棋子來鬥智、鬥勇。《世說新語.巧藝第二十一》中說,東晉高僧支道林與「東山宰相」謝安等人相交甚篤,他常在枰邊觀戰,見棋手交鋒時緘口不語,手起棋落,意蘊其中,「共藏多少意,不語兩相知」,遂稱圍棋為「手談」。

稱其為「爛柯」,是根據神話故事王質觀仙人對弈,一局未終,所執的斧頭柄已爛朽的事而起名。至今,「爛柯」一詞不僅在國內圍棋書刊上屢見不鮮,甚至在日本,也有高段棋手特意將爛柯兩字書於扇面,用此饋贈海內外弈友。

稱其為「河洛」,是因為圍棋盤上縱橫交叉的線條,猶如河網、 地圖一般,也有人稱它為「吳圖」。

稱其為「玉楸枰」,是因古代多用玉石做棋子,以楸木做棋盤,「枰」亦為棋盤之意。

稱其為「忘憂」,是因為兩人對弈時,思考集中,忘記了一切煩惱和憂愁。據《晉書.祖逖傳》載:東晉名將祖逖的兄長祖納嗜好下棋,他的好友王隱勸他說:「禹惜寸陰,不聞數棋。」祖納指棋而言:「我亦忘憂耳!」

其它如 「略陣」、「圍獵」、「坐藩」等等也都是圍棋的別名。

圍棋別名饒有趣味。然而,令人拍案叫絕的,是明代才子解縉竟用以上的圍棋別名,寫成一首諷諫明成祖朱棣沉迷於圍棋、疏於朝政的七律〈觀弈棋〉:「雞鴨烏鷺玉楸枰,君臣黑白競輸贏。爛柯歲日刀兵見,方圓世界淚皆凝。河洛千條待整治,吳圖萬里須修容。何必手談國家事,忘憂坐隱到天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杭州雅扇」自古有名。尤其是南宋遷都臨安(即杭州)後,制扇工藝更為發達,形成了許多的著名商號,如「徐茂之」、「青茂」、「陳家」、「周家」等品牌。自南宋以後,杭州制扇業極為發達,與絲綢、茶葉齊名,被視為「杭產三絕」,也是杭州「五杭」(杭剪、杭線、杭煙、杭粉、杭扇)之一。
  • 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隋唐之後,羽扇與紈扇大量出現,而這時期的文人墨客喜愛把玩扇子,視其為「懷袖雅物」,一些詩人詞人,除了飲酒作詩,經常邊搖紈扇邊吟詩作賦。歷代文人墨客們還在扇面上題詩作畫,抒情言志,形成了獨特的「扇子文化」 誤點成蠅 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三國時,漢恆帝曾賜曹操一柄「九華扇」,十分名貴,其子曹子建特為此寫了一篇《九華扇賦》。 曹操便請楊修為他畫扇,不料楊修不小心將一滴墨掉到了扇上,他急中生智,將扇上的墨點畫成一隻欲飛的蒼蠅,曹操看後竟誤以為真,忙用手去拍打。從此,「誤點成蠅」的典故流傳至今。 唐伯虎巧畫扇面 唐伯虎很擅長畫扇面,他技藝超群,遠近聞名,有好事者不服氣,就故意出難題刁難。 一天,有人來請唐伯虎畫扇面,要求他在小小的扇畫上畫100只駱駝。唐伯虎什麼也沒說,點點頭就開始畫了起來。只見他先畫了一片沙漠,又在沙漠中間畫了一座孤峰兀立的大山。隨後在山的左側畫了一隻駱駝的後半身,它的前半身正被山壁擋住;在山的右側畫了一隻露出前半身的駱駝,正被主人牽著。畫完後,唐伯虎放下了筆。 來人一看就急了,說:「這可不夠一百隻啊!」唐伯虎立即又拿起筆來,在旁邊題了一首詩:「百隻駱駝繞山走,九十八隻在山後,尾駝露尾不見頭,頭駝露頭出山溝。」來人一看,啞口無言,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沒過幾天,又一個秀才模樣的人讓唐伯虎畫扇。他自己命了一個題,叫《花香》,但扇面上不要一瓣花。唐伯虎點點頭,就在扇面的右邊畫出幾片綠葉來,一群蜜蜂,一隻蝴蝶,正飛了過去。然後,唐伯虎在扇面上題了「花香」二字。秀才看了,讚歎不已。◇
  • 【大紀元2011年03月18日訊】簫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簫源自遠古時期的骨哨,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其音量較小,常用於獨奏、琴簫合奏或絲竹樂演奏。由最初的四孔發展為現在的六孔(前面五個按音孔,後面有一個吹音孔)。 在秦漢至唐,「簫」一詞主要用作指編管的排簫,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即直簫。 現代的簫可分為洞簫、南簫和琴簫。傳統洞簫沿用古制,五音6孔;琴簫為8孔,為改進後降低聲音,適宜與古琴合奏;南簫,由中國唐代尺八發展而來,與日本目前流行之現代尺八分別為唐尺八所不同的兩個支派,目前僅見於民間和傳統南音音樂。 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疊音等,但靈敏度遠不如笛,不宜演奏花舌等表現富有特性的技巧。但卻適合吹奏悠長、恬靜、抒情的曲調,表達幽靜,典雅的情感。
  • 古箏作爲中國傳統彈弦樂器,具有古老的歷史淵源和濃郁的民族特色,傳統箏曲古樸雅致。
  • 一張八仙桌,或四邊擺四張長凳、或兩側放兩把椅子,吃飯飲酒、喝茶待客,顯得穩定平和。
  • 塤(音同熏),是中國古代很重要的一種吹奏樂器,也是中國民族樂器中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塤一般是用陶土燒製而成。因此又叫「陶塤」。這種樂器除了陶土製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製成的。
  • 笙是中國古老的簧管樂器,在古代八音的樂器分類中(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笙屬於匏類。
  • 九州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對中國的泛稱,其來源於夏、商、周時代的地域區劃。
  • 徽州民居的白牆灰瓦,徽州祠堂的底蘊厚重,徽州牌坊的宏大精美,被稱為「徽州三絕」,已經成了今天徽州人的三大寶貴遺產。看了徽州牌坊的人都說:「徽州三絕,牌坊為最。」
  • 科舉制度萌芽於南北朝時期,創始於隋,又延續至元、明、清三代,前後經歷了一千三百年之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