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

音樂中的呼吸——樂句

文/沈亮寬
font print 人氣: 143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3月22日訊】許多人時常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只有聲樂、銅管或任何吹奏的樂器,因有換氣的需要,才需要呼吸,殊不知鋼琴、弦樂器或甚至打擊樂器都需要呼吸來幫助肌肉和心情的放鬆,並藉由呼吸來提升演奏及詮釋的技巧。手指技巧固然重要,但這些技巧都需要一條無形的扭帶將之串起而組成有生命的樂音,那就是呼吸。

●音樂也有標點符號

技術分析的要點就是在於呼吸,懂得適時的呼吸,亦即是能理解樂句,音樂才能動人又動聽。音樂也是有標點符號的,只要找到了樂句的位置而適時的呼吸,才能做到與技巧協調一致及音樂上的抑揚頓挫。
而什麼是樂句呢?樂句乃是樂曲段落較大的組成部分,也是曲式中的基本組織。我以大家都知道的《小星星》來做舉例。此曲的樂句總共有六小段,以歌詞唱出「一閃一閃亮晶晶」此乃第一段,「滿天都是小星星」為第二段,「高掛天空放光明」是第三段,「好像許多小眼睛」為第四段,而第五及第六段乃是第一、二段的重複。在演奏此曲時,當然需要一個中等的速度來貫穿整曲,而每個段落,如弦樂、管樂及打擊樂器得需稍微將手抬高,也就是英文中所謂的「Lift」,而木管及銅管樂器或聲樂也須適時張嘴呼吸來使樂句達到恰如其分的劃分。當曲子困難度變高時,樂句的長短也會不一,如果自身對曲子聽的或分析的不夠,樂句的劃分也會不清楚或甚至沒有,那演奏起來也就無法抓住其樂曲的神韻及精髓,音樂也會變得乏善可陳。

●展現音樂的喜怒哀樂

鋼琴大師魯賓斯坦聽了著名歌唱家魯比尼的演唱會後曾說過:「經過偉大歌唱大師魯比尼的演唱啟發,使我在演奏上形成了高尚而流暢分句法之概念。」蕭邦和李斯特也非常重視曲子中的樂句劃分,時常要求學生聆聽歌唱家的演唱,而不論過去或現今,鋼琴家們都十分注重樂句及呼吸的劃分。

音樂上的喜怒哀樂,皆由心所控制,所謂「心動而氣動,氣動而力生」,不斷的循環才造就出音樂的千變萬化。音樂上的感覺是個人的領悟,是言語難以描述的,但做為通向音樂深奧之處的技巧乃有跡可循。樂句與呼吸的技巧處理,需要更加用心注重。

想要音樂演奏出來更有美感、動人和細膩,音樂中的呼吸是必須的。能劃分好樂句,把握好呼吸的節奏,如此才能將音符背後的玄機、意義和美感顯現出來,將音樂觸及人們靈魂深處之抑揚頓挫和妙用展現出來,使得音樂更深刻更有律動感。

◆沈亮寬來自臺灣,Nyack college講師。專業長笛演奏,並有22年教學經驗。2007年取得皇后學院音樂教育文憑,2007取得紐約州教育證照,1998年紐約大學音樂演奏碩士。曾獲紐約器樂傑出成就獎、西方凱斯儲備大學甘迺迪音樂創意獎、臺灣長笛演奏成人組冠軍。

(責任編輯:索妮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國不是所有的小學都設有音樂課,只有那些得到政府資助的學校才能開音樂課。除了一般性的音樂基礎課程外,一般到了四、五年級還會成立樂隊及弦樂團。
  • 您家是否有不愛練琴的小孩呢?要孩子自動自發練琴實在不容易,試問誰沒有懶惰之心呢?但大家都知道中國人的「不打不成器」如果拿捏不好,對孩子將來的人格發展勢必造成不好的影響,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都有其自主意識,有時的確是對家長耐心的考驗,想要不打罵都很難,但是孩子會以自已所能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解讀這個世界及一些行為,過程中,難免會因為自我主張及心理需求出現不同的發展情況,甚至會出現讓家長頭疼的行為與做法。瞭解背後的原因,並改變做法才能有效改善不愛練琴的行為。
  • 小芳是個8歲的小學生,一向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媽媽看小芳喜歡音樂,在小芳6歲時就請老師到家裏來教她鋼琴。學了二年之後,小芳開始覺得信心受挫,因為曲目開始出現一些難度,再加上她對琴譜的指法運用還無法得心應手,因此,小芳常常覺得很氣餒,甚至產生放棄的念頭。媽媽看到這種情形,便將小芳的鋼琴課暫停一段時間。恰在此時,小芳在學校三年級的音樂課中,接觸到老師介紹給小朋友的直笛,這是小芳第一次接觸除了鋼琴以外的樂器,因此,對直笛感到非常好奇,所以她對直笛的練習也格外認真,再加上直笛的指法比鋼琴容易一些,譜上的音符也較鋼琴來的少,從此,小芳開始喜歡上直笛,並要求媽媽讓她學直笛。
  • 張三、李四同時在音樂系畢業,然後各奔前程。張三創作了幾首曲子,得到了很大的迴響,從而名氣越來越大。李四很妒嫉同學的成就,認為自己的音樂造詣比他高,只是運氣不佳罷了......
  • 銅管樂器簡單來講可分為小喇叭或小號(trumpet)、法國號(French Horn)、伸縮號或長號(Trombone)、上低音號(Baritone)及低音號(Tuba)等樂隊中常見的樂器。
  • (大紀元記者李詹妮費城採訪報導)今年4月在荷蘭烏德勒支市舉辦的第9屆弗朗茨‧李斯特國際鋼琴大賽上,來自台灣的17歲華裔天才少女陳延瑜(Jenny Chen)以最小參賽年齡榮獲評委特別獎—「Incentive Prize」。
  • 為什麼有些孩子在舞臺上表演可以行雲流水、毫無懼色且有大將之風,而有些孩子則是緊緊張張、錯誤百出且丟三落四呢?想來事前準備應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事前有充分的準備及經常的演練,一般而言,緊張的情緒是可以控制的。
  • 教學二十餘載,經常遇到學生學樂器卻從不聽音樂,頂多聽聽自己正在練習的曲子,或只聽流行音樂,但其他相關的曲子或不同的樂器曲目及作曲家一概不碰,學古典樂卻幾乎不聽古典樂曲!
  • 想要在學習樂器時,把音樂的技巧、音樂性及背譜能良好地協調起來,掌握好樂理(即音樂理論)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過程中常遇到一些從別的老師手上轉過來的學生,程度頗高,但彈奏起樂器時,內涵不夠而且不太有表情及音樂性,充其量只能說是把音彈對而已。之後再詳問曲中的一些記號、術語、和弦及簡易的和聲進行及曲式等,才發現這些學生幾乎是一問三不知,無怪乎彈奏起樂器時,自信度不夠、不踏實,且不知所云也。其實樂理是學音樂的基本概念,它不僅能幫助學生瞭解曲子,還能做曲式分析,如此才能真正瞭解曲子本身的內容,而更精準地掌握演奏的精髓。
  • 想要在學習樂器時,把音樂的技巧、音樂性及背譜能良好地協調起來,掌握好樂理(即音樂理論)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過程中常遇到一些從別的老師手上轉過來的學生,程度頗高,但彈奏起樂器時,內涵不夠而且不太有表情及音樂性,充其量只能說是把音彈對而已。之後再詳問曲中的一些記號、術語、和弦及簡易的和聲進行及曲式等,才發現這些學生幾乎是一問三不知,無怪乎彈奏起樂器時,自信度不夠、不踏實,且不知所云也。其實樂理是學音樂的基本概念,它不僅能幫助學生瞭解曲子,還能做曲式分析,如此才能真正瞭解曲子本身的內容,而更精準地掌握演奏的精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