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進入學習動力的良性循環

作者: 奧黛莉‧雅坤, 依莎貝爾‧拜優   譯者:梁若瑜
孩子對自己越有信心,就會越有動力。他越有動力,就越願意投入功課。他越投入,就越可能成功,進而對自己更有信心。這就是我們所謂成功的良性循環。(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407
【字號】    
   標籤: tags: , ,

 

我們經常聽到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動力。父母因為誤解,把這種缺乏動力的情形,解讀為「我兒子很懶惰」、「他最懶得動了」、「我女兒對什麼都沒興趣」。

我們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訴這些憂心的父母,沒有哪個孩子是懶孩子,只有在學校學習上缺乏動力並失去了天生好奇心的孩子。的確,就算是「懶孩子」也完全有能力花上好幾個鐘頭把自己的腳踏車拆拆裝裝、閱讀科幻小說,或嘗試拉密數字牌(Rummikub)的各種不同組合。

我們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學習動力並不會憑空出現。

我們發現:學習的動力,取決於好幾種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兩種,分別是讓自己高興,和讓大人高興。

讓自己高興。我用功時,這個科目本身就讓我感到快樂。假如沒辦法,就算是一個我所不喜歡的科目,好成績、完成功課的成就感、我付出努力所帶來的自豪,和我自身的進步,仍能讓我感到快樂。這份動力,與我對自己和對別人的信心密不可分。

插圖-108

孩子對自己越有信心,就會越有動力。他越有動力,就越願意投入功課。他越投入,就越可能成功,進而對自己更有信心。這就是我們所謂成功的良性循環。

我們沒見過哪個孩子,其實也沒見過哪個大人會洋洋得意地說自己很喜歡失敗或喜歡一事無成。但是,假如知道自己將會一再碰壁,確實很難繼續想要快樂且動力十足地用功。

讓大人高興。我們經常說,孩子最重要的動力來源之一,是想要讓大人高興。此處的大人,指的是父母、老師,和身邊親近的大人。

為什麼孩子想讓大人高興呢?孩子透過讓大人高興,尋求滿足和誇獎。簡單來說,孩子希望被認同和受重視。其實大人也在工作上尋求相同的東西。別忘了在整個童年時期,孩子對自身的價值感,乃是建立於周遭大人看待他的方式。

進入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讓大人高興往往是為了「耳根清靜」。我們經常遇到青少年明白個中道理,且深諳此道。於是便會聽到孩子這樣說:「反正,我弄懂了一件事,只要我成績好,我爸媽就不會一直煩我。他們會讓我出去玩,也會做讓我高興的事。」這樣本身也不是壞事,畢竟各取所需。

其實遇到一些非常封閉且喪失了一切動力的青少年時,我們也常常使用這種辦法,讓他們明白,只要他們願意在課業上稍微用點力氣,就會有很多好處。至少爸媽比較不會一直盯著他們。雖然這種方式,距離自發性的動力─ ─譬如好成績所帶來的快樂、完成作業的快樂,或用功的深刻意義及其對個人的最終意義─仍很遙遠,但最起碼,有些死掉的「馬達」又這樣活了起來。

─ ─摘自:《法式翻轉教養:拯救無數法國媽媽、孩子和老師的「全腦心智圖」學習法》野人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很多孩子很怕數理,原因不外是不了解數學概念,也就是因為「看不懂」數學題目內容,閱讀能力可以說是所有學習能力的基礎,在學好英文、數學、科學之前,最重要的一堂課是「學會閱讀」:讀懂內容,也能讀出自己的見解。
  • 教育不是說只能發生在學校的課堂裡,父母在幫助孩子學習的方面,起著最重要的作用。父母們與學校老師一起配合,可以使他們的孩子對學校的各方面感受良好,進而幫助孩子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 最新的一項研究稱,「強勢「父母的小孩在學校的成績更好些。研究中稱,父母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在學校的成績越好。
  • 專注和專心都是學習時所必須的,它們分別由大腦的兩個不同區域掌管,而且彼此互不相容,因此無法同時進行。此處的重點在於協助孩子依需求的不同,讓兩者間的切換變得更順暢容易。但首先,要釐清專注和專心兩者的差異。
  • 一群綿羊早草地上慢悠悠地邊走邊吃草,一隻狗居然悠閒自在地坐在一隻羊身上,享受著這世間不可多得的逍遙快活,讓人好生羨慕。
  • 先前說過,如果想進入學習的狀態,必須動用專注力。開學的時候,我必須要能夠把「玩伴」或心事先放到一旁,才有空間接收資訊。 千萬別誤會了!把腦袋清空,不代表什麼都不想......
  • 我們身為心理醫師,經常邀請我們的病人跳脫固定行程、改變自己的習慣,做出改變。那麼協助孩子進入學習狀態時,為什麼我們建議要排定固定行程呢?
  • 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來自父母的高壓、單調的學習程序、難以跟上同齡人的步伐、過度分心以及對取得學業成功感到絕望。如何確保孩子未來的學業成功呢?
  • 作為父母,你是否經常為如何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而苦惱?這並不奇怪,因為孩子們受到遊戲、社交軟件和許多其它各種形式的干擾,這些干擾的輪番轟炸,可能使他們無法學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