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梅山──老照片懷舊情(二之二)

作者:黃金財

曬苦茶籽。(黃金財 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200
【字號】    
   標籤: tags: , , ,

續前文

(十)苦茶油

由於科技文明發展過於快速,所產生的後遺症也日趨浮現,人們急功近利的一股風潮大肆瀰漫在社會之中,對於現代人的健康及養生造成重大的危害,甚至造成各種慢性及重大疾病的傷害,加上近年來黑心油的食安風暴,令全國民眾人心惶惶,影響經濟極為深遠。因此強調天然無毒,有健康概念,返璞歸真的食品安全運動,就成了現代人追求的目標。目前在市井街坊口耳相傳,掀起食用油熱潮的苦茶油即是最顯著的例子。

要介紹苦茶油時,特專訪本會(梅山文教基金會)許良行顧問,他說,這要先從苦茶樹說起,苦茶樹雖然也可簡稱為「茶樹」,但卻不是製作茶葉的茶樹哦!苦茶樹生長在海拔一千公尺的深山裡,從生長到採收需要三百天以上的時間,是吸收日月精華最久的油料植物,因此苦茶油可說是油中極品,又有「油王」之稱。又說,由於苦茶油具有潤肝、清血、健胃整腸的功效,所以用苦茶油拌飯、拌麵吃,既開胃又可改善胃寒、胃潰瘍等等症狀。另外,有的人體質較溫熱,吃了偏燥的麻油,容易口乾舌燥,因此可以改吃苦茶油,而產婦在坐月子時,也可以用苦茶油取代麻油燉雞湯喝。

在梅山龍眼村栽種苦茶樹有三十年歷史的許良行顧問,每年年底前採收下來的果實,要先經過曝曬,再將果實內的種子取出後,才能榨油。苦茶樹的果實曬得越乾,榨出的苦茶油純度就越高,所以必須將果實曬到表面起皺紋,才能完全去除水分,只留油質。苦茶油傳統的榨油過程是先將苦茶樹的種子炒熱,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炒的火候太大,時間太久,那麼榨出的苦茶油會變得苦苦的,火候不夠的話,榨出來的油又不香純,所以火候的控制很重要呀!接著,將炒熟的種子放在大鍋上蒸熟,再利用稻草和濾油紙將種子包裹,做成圓塊狀的油餅,然後排列在油車中榨油。榨出的油經過沉澱、過濾後,呈黃褐色就可以裝瓶出售了。雖然利用這種傳統的榨法,所獲得的油量較少,卻是最優質的苦茶油呢!而許良行基於對油品品質的堅持,還有慢工出細活的執著,無怨無悔以良心事業為宗旨,以回饋梅山鄉親的愛護熱誠支持,這也是他畢生中最大的成就和驕傲。

曬苦茶籽。(黃金財 提供)

(十一)大灶

在早期農業社會時代,居住在梅山市區或偏僻山區交通不便的村民,每個家庭至少都有一口爐灶。爐灶構造像一座方形或長方形的小屋,利用水泥、磚塊、泥土等砌築而成。如今,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現代化廚房設備取代了傳統的爐灶,台灣的製灶業也日漸沒落了。三、四十年前,早期的大灶主要是二門鼎及一口生鍋的二連灶,即所謂的「廣東灶」,在灶的半腰要用「爐灶只」隔開,上層用柴火燒,下層為通風口,燒完的灰燼由爐灶只的隙縫掉落到通風口,灰燼直接由通風口清理,既省事又方便。另外,大灶升火是一門學問,會的一根火柴就搞定,不會的可能被熏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所以早期女孩子要學煮飯、炒菜,第一件事就是要學升火起灶。

以前要做一口灶,被視為家中一件大事,必須考量天氣、灶的方位,高度及尺寸等因素,並且翻農民曆,選擇一天大吉大利日或適合做灶的日子才能動工。完成試灶,要敬備牲禮、糕粿等供品祭拜灶神。早期灶是有灶神的,每年黃曆12月24日家中有灶的人家,須供上甜湯圓送灶神,祈求「灶王公」回到天庭,向玉帝稟報一年來的灶事時,多說好話,以保佑全家一年平安順利,闔家安康。

大灶的製作,據老師傅林文雄表示,首先將直徑0.5公分的鐵線,依灶的大小裁成凸字型,再以細鐵絲將凸字型鐵線繫牢,用模板將灶外型固定,開始灌水泥。灌水泥必須一面一面來,等到陰乾凝固後再翻面另灌一面,完成後用抹刀砌平砌直,最後鋪上磁磚即成。一口好灶外觀造型不是最主要因素,而是灶必須耐高溫、節省木材燃料、強火等,整日烘烤也不易發生裂痕,灶內「火路」暢通無礙呢!雖然大灶陪伴我們走過成長的歲月,但是無可諱言的,除了特殊的場合之外,使用的人口及機會已甚少。「灶中日月長」,它代表著是一種永不止息的文化表徵,透過那熊熊的火焰,不僅點燃了眾人的希望,也溫暖了不少人們的心胸。雖然新一代的新新人類,已不識其中滋味,但對於走過那些勤奮打拚歲月的中、老一輩而言,那是永遠都非常難忘的經驗呀!@#

大灶。(黃金財 提供)
拜灶神。(黃金財 提供)

──轉自梅山文教

(點閱戀戀梅山──老照片懷舊情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只有浸淫在藝術的創作與收藏、欣賞,才能靜觀萬物,悠遊天地,悅己娛人,參贊化育,開拓生命的無盡境界。
  • 因著繡花鞋,想起母親,想起高粱,想起大哥,想起家鄉點點滴滴,記憶長河深邃、無聲,似醇厚高粱流過喉嚨,一溜煙全都陳年往事了。
  • 日本時代會在一定的季節取特定的木料,這樣的取材法可以避免家具的蟲害,這些都是老司阜的智慧,可惜這些知識都慢慢消失了。
  • 乖乖鋪上貝殼沙,大大的魚缸,小小的魚兒。傻氣的名字,我傻傻地養,你傻傻地長。傻傻地禱告,拜託上帝讓你陪我更久一點,更久一點點。
  • 生長的地方不同,木紋也完全不同,別人可能覺得不起眼的舊木料,在李家父子眼中都是非常珍貴的。
  • 自然界生物間互相追逐食用,好像是一齣設計完好的劇本,雖然殘忍,卻因此保持某種平衡與和諧。
  • 就如人生裡的每一個階段各有其特色一般,藍鈴花的花開亦是如此。當小小花苞嶄露頭角時,是修長綠葉最為繁盛之際,隨著枝梗上的小花一朵一朵打開時,野地裡的野草也以一種比賽的速度,逕自發高。
  • 如何在「重複」與「不要重複」中學習平衡,該是另外的一種藝術與智慧。
  • 龜甲笠邊緣向外下垂的設計,使雨水能夠從左、右兩旁順勢流下,不會把身體弄溼,十分好用,難怪在早年龜甲笠成為農夫下田插秧除草的最佳農具呢!
  • 每年十二月下旬到第二年一月底之間,是梅山公園梅花怒放時節,滿山花海似雪,詩意一篇篇,人行其間,暗香浮動,山風徐拂,落英繽紛,彷彿瑞雪飄落,有如置身於人間仙境,「有花堪賞直須賞,莫待無花空賞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