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名將畢再遇 續寫岳家軍傳奇

作者:柳笛

齊軍萬名弓弩手早已埋伏於馬陵道兩側,只待魏軍到來。圖為五代十國 李贊華《獲鹿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694
【字號】    
   標籤: tags: , ,

岳侯冤逝,英才凋零,十萬岳家軍終成為歷史遺恨,南宋一朝再不復金戈勁旅的風采。所幸,在岳飛身後百餘年間,岳家軍後人相繼成長,他們繼承先人遺志,傳續精忠報國的精神,在青史中留下許多佳話。

其中一位大將,名叫畢再遇,字德卿,是岳家軍將士畢進之子。畢再遇的知名度或許不及岳飛及幾位父輩名將,但是他在宋金戰場上的故事同樣精采。在南宋軍備鬆弛、各路宋軍屢戰屢敗的險況下,畢再遇就像當年的岳家軍一樣,憑藉非凡的智謀和軍事才能,率軍連連告捷,威震敵國。

懷才不遇 六十年默默等待

不過在成名前,畢再遇生不逢時,度過長達數十年的籍籍無名的時光。他承父蔭入職侍衛軍馬司,成為天子身邊的一名禁軍。那時宋金分南北而治,多年無戰事,畢再遇無用武之地,一直是個下級軍官。唯一一次榮耀,或許就是被宋寧宗召見,得到戰袍、金錢等厚賞。

畢再遇箭術高超,獲得寧宗的青睞。(Fotolia)
畢再遇箭術高超,獲得寧宗的青睞。(Fotolia)

高高在上的皇帝,為何青睞一名小禁軍?原來,年紀輕輕的畢再遇,容貌魁偉,一表人才,而且武藝高強,以拳法與弓箭術聞名。特別是他的弓箭術,在正史中詳細記述:他正手可拉開二石七斗的弓,反手開弓一石八斗,徒步能射二石,騎馬可射二石五斗。當年的岳元帥,二十歲時能拉開三百宋斤的弓,相當於二石五斗的力氣。畢再遇果真不辱先人,完全繼承了父輩們的弓箭神技。

南宋武狀元華岳曾說過:「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有八,而弓為第一。」[1]宋人視弓箭術為軍隊最重要的技能,並以此來評定將士的級別。比如《楓窗小牘》記載,北宋訓練士兵時,弓箭術分為三等,九斗為第一,其次是八斗、七斗。[2]像岳飛、畢再遇的弓箭術,遠遠超過當時宋軍的水平。

無怪乎岳家軍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後來的畢再遇也能憑藉超群武藝得到皇帝器重。因為寧宗從他的身上,看到了岳家軍的遺風,以及未來抗金復國的希望!或許也正因為這次嘉獎,他幾十年來牢記先人之志,在寂寞的官場生涯中厲兵秣馬,等待與金人決戰的時刻。直到開禧二年(1602年),畢再遇年屆六十,他終於走上戰場。

宋寧宗像,國立故宮博物院藏。(Howard11/Wikimedia Commons)

時勢造英雄 北伐烽煙再起

繼岳飛北伐、隆興北伐之後,南宋朝廷開始籌劃第三次大規模北上抗金的戰事。但由於宋軍長期懈怠、畏敵如虎,這次倉促出兵,最終導致北伐黯然收場。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就曾憂心忡忡地作詞諷喻,並預見北伐結局:「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不過通過這次北伐,我們仍然能夠看出,岳飛帶給後世的深遠影響,驅逐金兵、收復山河始終是人心所向。特別在戰前,寧宗君臣做了兩件大快人心之事,第一是追封大英雄岳飛為鄂王,加諡號「忠武」;第二便是削去奸臣秦檜的王爵,改諡號「繆醜」,印證了「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的人間至理。

更讓人欣慰的是,年邁的畢再遇老當益壯,成為北伐戰爭中最耀眼的將星。開禧二年四月,宋廷兵分三路,不宣而戰。在東線作戰的畢再遇,奉殿前司副都指揮使郭倪之命,率領八十七位「敢死軍」,開啟泗州之戰。

泗州分東西二城,畢再遇計劃趁城中開放市場時,由敢死軍化妝成商旅混進城中,作為打仗時的內應。不料城中金兵提前知悉,立刻取消集市,並加強城門防禦。畢再遇見狀,又生一計:「敵人已經知道我們出兵的時間了。兵以奇取勝,應該早一天出兵,出其不意。」於是他用忠義激勵士氣,士卒飽餐一頓後,立即向泗州進發。

畢再遇淡泊功名,讓人想起「可以義責,不可以利驅」的大英雄岳飛。圖為杭州岳王廟岳飛像。(Peter Potrowl/Wikimedia Commons)

老將出山 立北伐首功

畢再遇沒有強攻,而是用了「聲東擊西」的計策:大軍在西城外列旗安營,擺出備戰的架勢迷惑金兵;深夜裡他親率一支精兵,偷襲東城守衛最薄弱的東南角。趁著夜色,畢再遇等人悄悄攀上城牆,如天降神兵一般出現在金兵面前。他們一鼓作氣,殺敵數百,金兵只得棄城而逃。畢再遇初上戰場,便取得北伐首功。

彼時,西城兩軍仍在對峙,畢再遇到達後便亮出戰旗,讓士兵們高喊:「大宋畢將軍在此,你們都是大宋遺民,可速來投降!」北方臣民祈盼王師已久,今日喜逢南宋戰將,城中的淮平知縣隨即順著繩子自城牆縋下,獻城請降。之後,泗州順利收復。

招撫使郭倪接到捷報後大喜,親自到前線犒賞三軍,並準備授予戰功第一的畢再遇刺史一職。畢再遇卻固辭不受:「國家河南有八十一州,現在攻下泗州就得一刺史,後面要用什麼賞賜呢?」這不禁讓人想起岳飛北伐前說過的「可以義責,不可以利驅」的慷慨名言。

畢再遇堅守靈壁城門,保護宋軍撤退。圖為西安城牆。(Fotolia)
畢再遇堅守靈壁城門,保護宋軍撤退。圖為西安城牆。(Fotolia)

血染征衣 護三軍安危

之後畢再遇轉戰徐州,行軍途中聽說宋軍在宿州失利,便督軍急馳,欲挽回戰局。但是其他各路將士們卻想著避戰保命,當畢再遇趕到靈壁縣時,遇到了準備班師的統制陳孝慶。他立刻苦心勸阻:「宿州之戰雖然失敗,但兵家勝負未定,怎能挫自家銳氣?」並表達決一死戰的信念,「我寧可死在靈壁北門外,也不死在南門外!」

根據作戰路線,金兵自靈壁北方攻來,因而畢再遇決心戰死在北門外,而不要在南門做一個被敵人斬殺的逃兵。這時郭倪也下達了撤兵命令,大軍也收拾行裝,先後撤退。在退兵大潮中,畢再遇逆流而上,堅守在靈壁。因為他知道,金兵一定會乘勝追擊,撤退的宋軍無心作戰,一定會再次慘敗。

果然五千金兵一路追至靈壁,畢再遇則派二十名「敢死軍」死守北城門,自己則率數百人殺入重重敵陣。泗州一戰,畢再遇名震敵營,這時金兵一見到他的軍旗,大喊著「畢將軍來了」不戰而逃。畢再遇則手舞雙刀,追擊金兵三十里,直殺得血染戰袍,天地失色。有個金將持雙鐧躍馬而上,阻住他的去路。畢再遇左手擋住他的兵器,右手揮刀砍其肋骨,金將落馬而死。

估摸著大軍走出二十多里,不會再有危險,畢再遇便下令火燒靈壁城。部將問其故,他回答說:「如果晚上燒城,火焰會照出我們的虛實;白天燒城,煙塵卻能擋住敵人的視線,不敢靠近我們,這樣大軍才能安全撤退。你們怎麼不知兵易進而難退的道理呢?」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古瑞珍/大紀元)

城頭借箭 再現諸葛奇謀

畢再遇的成名,源於從軍北伐。他不僅驍勇善戰,而且足智多謀,在戰爭中留下許多智謀故事。三國時代,第一軍師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歷來被人津津樂道,但是未被正史記載,總是歷史的一件憾事。但是一千年後的南宋,畢再遇再次重現了「借箭」傳奇,或許也是從諸葛亮事蹟中得到的靈感?

入冬後,金兵反撲,多處城池失守,楚州受困。畢再遇慧眼如炬,一言道破戰中玄機:「楚州城堅兵多,敵兵糧草已空,我所擔心的只有淮西。六合縣是重鎮,金兵一定會全力攻打。」於是率軍馳援六合。

不出所料,金兵在六合城外駐紮,嚴陣以待。畢再遇登上城頭,命將士偃旗息鼓,設伏兵於南土門、弓弩手於土城上。當金兵大舉攻城時,畢再遇命弓弩手萬箭齊發,大軍出城,擊鼓迎戰。金兵見宋軍士氣正盛,城牆上旌旗獵獵,很快潰退下來,但隨後又集結數萬兵馬繼續圍攻。

激戰中,宋軍弓箭射盡,危急中畢再遇決定險中求勝。他命軍士打開青色傘蓋在城牆上走動。金兵誤以為是統帥,紛紛彎弓搭箭,向城頭射出密集的箭雨,不一會城牆、城樓上密密麻麻到處是箭。畢再遇就這樣,「借」來二十多萬支箭。宋軍精神大振,就地取箭反擊,終於迫使金兵潰退。

但是,金兵繼續圍困六合,宋軍壓力重重。畢再遇從兩軍心理出發,召集城中樂人,在城門附近演奏管弦之聲,穩定軍心。而城外金兵則以為宋軍耽於行樂,也放鬆了警惕。畢再遇就派出小部分軍士不分晝夜地侵襲金營。金人不知宋軍底細,終日驚慌失措,只好徹底放棄攻城計劃。

畢再遇用「懸羊擊鼓」的法子,讓宋軍全身而退。(Pixabay)

懸羊擊鼓 畢再遇奇策頻出

畢再遇的智謀不止於此,在史書中還記載了他兩次絕妙的退兵之計。有一次宋軍被金兵追擊,畢再遇提前把豆子混合香料煮熟,撒在地上,再迎戰敵軍。金兵追來,正值暮色降臨,人困馬飢之時,戰馬聞到豆香後,立刻駐足食豆,無論金兵怎樣鞭打都無濟於事。畢再遇的軍隊趁機反攻,金兵死傷不計其數。

還有一次,畢再遇和金兵主力對峙,寡不敵眾,便思索脫身之法。晚上,金兵聽到宋營鼓聲大作,以為是畢再遇強行鼓舞士氣,也不以為意。幾天後,金兵準備決戰,衝到宋營前卻傻了眼,大營裡除了軍旗飄揚,卻是空無一人;再檢查戰鼓,卻驚訝地發現每面鼓上都吊著一頭羊,羊蹄在鼓面上不住地踢打。

這就是畢再遇「懸羊擊鼓」的著名典故。撤退前,他捉來許多羊綁在鼓上面,羊掙扎時自然會敲擊鼓面,這樣就能迷惑敵軍,讓大軍全身而退。

開禧北伐雖然以失敗告終,卻是南宋開國以來有識之士雪恥復國的又一次努力,畢再遇也因為赫赫戰功成為一代名將,昭示著岳家軍精神在世間的傳承。而他的智慧與忠義,也隨著岳家軍的故事,一同被世人銘記。@*#

注釋:
[1]出自華岳《翠微北征錄》。
[2]無名氏《楓窗小牘》:「熙寧元年十月,詔頒河北諸軍教閱法,凡弓分三等:九斗為第一,八斗為第二,七斗為第三。」
參考資料:《宋史‧畢再遇傳》《續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五十七》。

責任編輯:張憲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撥開裊裊瀰漫的大霧,衝破拍岸卷雪的驚濤,但見江心月白,舳艫千里,絕代奇才諸葛亮馭二十輕舟,直趨曹營重地。任舟中人驚慌失措,舟外擂鼓喧天,諸葛亮則氣定神閒,舉杯小酌,靜待一場絕妙好戲。
  • 郾城大捷是南宋前所未有的輝煌戰績。縱是反對北伐的宋高宗,得到捷報後,也激動地下詔嘉獎岳家軍,創造是宋金交戰15年來百餘戰中,孤軍在平原大勝金人的奇蹟,統帥岳飛更是「忠義貫於神明,威惠孚於士卒」的神將。
  •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的神射手是誰嗎,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西漢的「飛將軍」李廣吧!他最為人稱道的箭術就是「射箭入石」的本領啦,不過還有一位驍勇善戰的將領,箭術遠在李廣之上,他就是堪稱北宋的第一神射手的何灌。
  • 二十歲束髮從軍,十九年間位至將相;一生經歷一百二十餘戰,未嘗一敗。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岳飛堪稱南宋戰場上叱吒風雲的最著名的統帥。他和他麾下的岳家軍,也成為中國戰爭史上的一段傳奇。
  • 任迪簡二話不說,一下把那壺醋當成酒全喝完了。原來,任迪簡擔心治軍嚴厲的李景略,會因這個失誤處死小兵,於是為小兵遮掩過錯,
  • 名列凌煙閣功臣的尉遲敬德武勇超凡,進出敵陣重圍,往返自如。他為何對秦王李世民忠心不貳?他是怎樣的明辨大是大非之人?面對皇上的賜婚,他如何表現對糟糠之妻不離不棄的恩義?
  • 4月19日起,由大紀元、新唐人聯合製作的九集歷史紀錄片《歷史英雄系列:兵仙韓信》,將在新唐人電視台的美東、休斯頓、美西、大陸、歐洲等頻道播出。《兵仙韓信》以秦朝末年,楚漢相爭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了韓信跌宕起伏而又輝煌的一生。以動畫和文物古蹟相結合的畫面,再現了韓信生平,以及他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 劉錡是南宋四大名將之一,外表出眾,而且是個奇才,見到他的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他的不凡,連皇帝見到他都讚賞有加,並提拔他的官職。他在面對強敵金兵的圍攻順昌之戰役中,以五千精兵擊退幾十萬大軍,表現奇才的方方面面真功夫。
  • 人問岳飛「天下何時太平」?岳飛答出了一千古名言:「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拭看銘感天地的忠臣——岳飛的精忠之行!
  • 他是身分卑微、默默無名的奴僕,也是沉毅多謀、戰功赫赫的大將,更是一人之下、世襲罔替的萬戶「國王」。在成吉思汗麾下的猛將中,他的起點最低,卻取得最高的功名與成就。他就是蒙古「四傑」之一的木華黎。
評論